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文学理论 > 如何独立思考

第44章 沃伦夫妇捉鬼记

    《如何独立思考》章节:第44章 沃伦夫妇捉鬼记,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埃文·伯恩斯坦如是说

我们不能借助于另一个神秘现象,来解释当前的神秘现象。

——乔·尼克尔

人们普遍相信世界上存在超自然的力量,这也是人之常情。由于文化背景彼此有差异,生活地域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对超自然伟力的具体崇拜方式也各不一样。在新英格兰地区,人们认为鬼魂是真实的存在——至少“捉鬼”的人如假包换。可以想见,趁着我们都还年轻(那时我们都是宣扬科学怀疑论的积极分子),新英格兰科学怀疑论者协会组成了调查小组(成员包括我的两位兄弟以及好友佩里,当然还有我,后来换成了埃文),开始了人生第一次针对所谓“幽灵猎手”的真相调查。

既然接触到该地区的“捉鬼”行当,我们就不得不提艾德·沃伦和洛兰·沃伦(Lorraine  Warren)夫妇。两人同为新英格兰地区德高望重的“捉鬼”达人。无论什么样的鬼怪、幽灵和恶魔,还是被恶灵控制了的人、地方或事物,都逃不出他俩的手掌心(如今艾德已经去世了)。

两人最近一次受到万众瞩目是因为电影《招魂》及其续集的上映。电影依据沃伦夫妇最著名的两次“捉鬼”经历而改编,一次是佩隆一家的“鬼宅”,另一次是恩菲尔德灵异事件。

纵观艾德40年来的从业经历,他和洛兰号称经手了将近4  000个案子。依靠出版物和影视作品的大力宣传,夫妇俩成了举世闻名的人物。可偏偏事有凑巧,他们就住在康涅狄格州的门罗市,隔着两三个小镇就是我们的住处。

我们打算对“闹鬼”现象(广义而言,泛指一切灵异现象)好好研究一番。关于“闹鬼”确有其事的说法,我们也打算看看其根据何在。沃伦夫妇自称掌握了科学证据,用来证明鬼魂一说绝非戏言——我们首次开展调查就选定了这一话题,并希望用实验加以验证。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免有些心虚。沃伦夫妇名声显赫,在“捉鬼”这一行算得上个中翘楚,而我们呢,不过是几个刚刚入行的无名之辈。我们很清楚,要想同夫妇俩较量一番,我们必须谨慎行事,计划周密。

调查的结果是:沃伦夫妇的人品无可挑剔,请他们驱鬼的人也很有诚意,但是很可惜,他们根本拿不出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说得再明白一点,所谓的“证据”车载斗量,但没有一个能经得起严格的科学检验。一个都没有。大多数“证据”甚至连粗略的检验都通过不了。

与其他伪科学一样,那些专家也大言不惭地声称,“捉鬼”是一门合情合理的科学。沃伦夫妇把他们成立的机构命名为“新英格兰地区精神研究协会”(the  New  England  Society  for  Psychic  Research,简称NESPR),实际上,这是一家徒具虚名的“研究”机构,但是在网上依然可以找到它,洛兰也照样四处宣扬他们的“捉鬼故事”。协会的官网甚至不无骄傲地宣称:“让种种灵异现象接受主流科学界的严格拷问,使其不再隐匿于黑暗之中,这是我们的使命。”

但调查结果却显示,他们对怎么真正搞科学研究一无所知,或者说连最起码的“严谨”标准都做不到。协会成员根本不打算寻求真相(不管真相到底如何),只是一味企图证明他们之前一再宣称的理论——所谓灵异现象并不是幻觉。

我们首先来到了沃伦夫妇那独一无二的博物馆,并以此作为调查的开端。博物馆位于夫妇俩住宅的地下室,号称是全康涅狄格州“鬼气”最重的地方。其实,博物馆的展品本身就能够说明那些“证据”是多么不靠谱——都是表面文章,没有实质内容。在参观过程中,艾德·沃伦告诫我们不要触摸大厅内的任何物品,否则很容易受到“蛊惑”。如果真的不小心沾到了什么(在那么狭小的空间内,要避开一切是几乎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如实地告诉他,他好在我们离开之前,对四周的气场来一番“净化”。博物馆主要陈列着与夫妇俩40年来“捉鬼”相关的各种物品,它们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包括图画、面具、雕像和许多书籍。

不过,艾德告诉我们,那个“破烂娃娃”(Raggedy  Ann)玩偶才是整个房间内最危险的物品,因为它至今仍被某种恶灵所控制着(2017年,它甚至成了一部电影的主角)。为了安全起见,他们用玻璃罩子把它给罩住了。他们还煞有介事地说,曾经有人不顾艾德的警告,对着玩偶嘲弄了一番,结果几个小时后就死于摩托车事故。鲍勃偏不信邪,于是他也对着娃娃冷嘲热讽,甚至还用手摸了一下罩子。结果呢?他还是活得好好的,只不过20年后,他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你看,后果也不过如此。

艾德喜欢把NESPR看成是一个搞“理论研究”的地方。据他所说,他的捉鬼经历与他本人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正如此前跟其他怀疑论者打交道一样,他向我们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否信仰上帝。如果你不信这个,你就无法理解他的研究成果。

洛兰自称是一个“通灵者”,能够看穿一切。她也认为,因为我们不是虔诚的教徒,这一点很糟。最有意思的是她曾经问我们:“你们这些小伙子都是怎么回事(指我们对灵力不够虔诚)?是科学把你们变成这样的吗?”

哈,是的!确实如此!

当时我们对“10英尺垃圾堆”现象可谓耳熟能详。如果有人对某些现象坚信不疑,你可以问问他是否拿得出证据。通常他们会给你展示一大堆极其不靠谱的物证(就像堆成10英尺高的垃圾)。他们坚持认为,除非你对每个证据都了如指掌,否则就别想推翻他们的结论。

我们也有自己的格言:垃圾堆得再高,也不会变成金子。我们可不想在一堆垃圾信息中耗费心力,因此通常会请他们提供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如果它看上去挺有道理,我们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我们不会仅仅因为证据看上去像模像样,就认为它一定能够还原真相。

我们反复要求夫妇俩提供所谓“闹鬼”的某些证据,但对方却闪烁其词,企图转移话题。艾德对此避而不谈,只是说希望给我们做个详细的讲解。艾德告诉我们,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是“通灵”的时刻,其中凌晨3点左右出现的恶灵最为凶险。为什么?因为这是对“三位一体”(the  Holy  Trinity)的嘲弄。接着,他又解释说“鬼魂”仅仅会发光,但是没有固定的样子,而“幻灵”却有鼻子有眼,能够看出一定的形状。拍摄到球状光斑的照片数不胜数,他们称其为“幽灵斑”,而照片上被拖长的斑块被称为“光柱”。艾德声称,既然人类有灵魂,那么同时就有邪恶的所谓非人类灵魂——它们产自非生命体,或者具有邪恶本质的物体。他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些秘诀:用小瓶子装满“蒙福之水”,并始终佩戴在身上,就可以驱邪避害。如果你和某个恶灵附体的人对上眼了,千万别主动把视线挪开,因为这证明你软弱可欺……这一行有特定的规矩和行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照片上的证明


我们确实接触到了一部分证据,但是……怎么说呢!感觉像是在一坨“10英尺高的粪堆”里艰难前行。沃伦夫妇能拿得出手的证据中,绝大多数都是照片。他们有几百张关于“鬼影”的照片,不是他们本人拍的,就是他们的搭档拍的。大量照片其实都只是在胶卷上显现出一些光斑而已(在数码相机诞生之前,人们都是用胶卷来记录影像的。现在的年轻人恐怕都没见过吧)。要让胶卷呈现出这样的人为光斑有十几种方式,但主要是以下三类:闪回、衍射和相机软绳。罕见的两次或多次曝光能够创造出更有趣的光学效果,但仍然是人为所致。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当那些照片被拍摄时,其实并没有人看到真正的“鬼魂”,这几乎无一例外。只有当胶卷冲洗完成后,鬼影、球状体和光柱才会显现出来。这充分说明,鬼影照片不过是人为的拍摄效果罢了。

“闪回”是指相机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反射回镜头,从而在胶卷上留下一块过度曝光的模糊区域。那上面会有稀稀拉拉的光点,但往往看不清楚。人们很容易辨别哪些照片使用了闪光灯,因为闪光灯会造成非常明显的阴影,而且前景物体会因此显得十分明亮。沃伦夫妇的网站曾一度宣称,拍摄时使用闪光灯能够更好地捕捉到“鬼影”,而且“闪光灯越亮,鬼影就越清晰”。网站还建议人们尽量拍摄前景物体(因为它可以把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反射回去),哪怕他们自己都承认,这种说法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尤其是他们宣称,能拍到这样的照片其实是“通灵”后的结果。尽管如此,网站既不肯讨论,也不愿承认照片上的光斑很可能是使用闪光灯后人为造成的效果。

所谓“幽灵斑”是指照片上出现球状光团,而不是稀疏的光斑。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光线围绕某个点产生的衍射现象。相机镜头只要稍有冷凝现象,就会大量制造出这样的效果。只要拍摄条件合适,任何离散光源都能让照片出现光球。

现在人们拿手机就能拍照。在此之前,所有的相机都会配上一根带子,或者软绳。灵异现象调查者乔·尼克尔甚至发明了一个词,叫作“相机软绳效应”。“拍立得”们的软绳(或带子)很容易垂下来挡住镜头。在拍摄时,人们往往很难注意到这个问题:镜头其实并不完整,而是被软绳分隔成狭长的缝隙。通过反射闪光灯发出的光,即使是黑色的软绳拍出来也会像是白色光斑或条纹。我们尝试着复制这一效果,结果一次就成功了——拍出来的“鬼影”照片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当然,要重现“软绳效应”,你甚至不必真的找一条绳子。只要随便找个什么东西遮住镜头就行,哪怕用手指也没问题。

如今是数码摄影时代,人为干涉成像的办法就更多了。有人曾经请我们鉴定一张奇特的照片,那上面有好几道诡异的彩色条纹。如果没有这些条纹,整张照片就是一幅主题清晰的静物摄影,没什么特别的。对着照片研究一番后(诸如曝光时间之类的所有技术参数都会保存在图像文件里,这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势),我们发现这是因为相机刚好调到了“微光模式”。在该模式下,相机会首先开启闪光灯,但快门关闭会略微延迟一到两秒,这样可以对昏暗的拍摄环境起到曝光作用。

在沃伦夫妇的网站或者别的“捉鬼”大师那里,你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照片,它们展示的都是人为造就的拍摄效果。面对这些照片,他们唯一的解释就是拍到了“鬼魂”,却对任何其他可能的解释一概加以否认。他们永远不会从客观条件上找原因,也不敢对此有任何质疑……连起码的学术讨论也没有。他们有的只是简单粗暴,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对外宣称,照片上的光点就是超自然现象存在的明证。



视频证据


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沃伦夫妇还给我们看了一段视频。他们最广为流传的一段录像,是艾德在康涅狄格州伊斯顿市的联合公墓拍到的白衣女鬼。不过,我们只能在他们的家里观看视频。我们要求拿到一份视频拷贝带回去研究,但是艾德拒绝了。在真相调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吃到这种“闭门羹”。从录像上看,墓碑后确实有个明显的白色人影正缓缓移动。不过可以看出,摄影机与画面中的人影保持了非常“恰当”的距离,清晰度也正“合适”:刚好能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形,但是要想辨认清楚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却又缺乏足够的细节——这与拍摄UFO、大脚怪和尼斯湖水怪的手法十分类似。艾德本人并未采取严格的科学方法,没有对录像的真伪加以分析,也不允许其他人这么做。艾德一直坚持认为他从事的是科学研究,但他却喜欢把各种所谓的证据都捏在手里,而不是让它们接受公开的严格检测。

夫妇俩的一位研究搭档倒是向我们提供了一段他们保存的视频,可以看到一个男人在镜头前离奇“挥发”了,消失不见了。这段视频是用一台预先架设好的摄影机拍摄的,拍摄地点是在某个餐厅,时间是半夜。在对灵异现象展开调查时,夫妇俩偶尔拍到了这个画面——一个年轻男子走了进来,挠了挠头,然后“嗖”的一下就不见了。这太不可思议了!紧接着,从他身后的窗户上,我们可以看到一道幽灵般的亮光一闪而过。

我们很高兴能拿到这一段录像,并旋即从专业角度对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录像的某一段似乎被人擦除过。有好几种录像编辑手段都可以达到擦除目的,但拍摄者选择了其中最简单的一种。也许是有意为之,也许是碰巧,总之他拍到了屋内年轻人的全身影像后,就暂时停止了拍摄。几秒钟后,那个人离开了摄像机镜头,这时机器又开动了。

我们曾经做过类似的观察实验。关于那个人“消失”后几秒钟出现的神秘光点,其实可以有不下100种解释。这和光的特性有关。但是,我个人相信之所以出现光点,是因为刚好有一辆汽车开过,车灯的光恰好映射在餐厅的窗户上。当光点逐渐消失后,仔细看屏幕的右侧,你就会发现那是疾驶而过的汽车前灯。


你看,我们手上只有这么一段“证据”,结果还没有说服力。当然它很可能只是拍摄时出了点问题。任何人只要粗略分析一下这段录像,就不难得出上述结论。但是,在他们搞神秘现象调查的小团体中,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这么做。有人连第一步都懒得迈出去,就干脆宣布录像上的诡异光点“无法解释”。此外,录像中的人们其实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那天发生了什么。直到第二天这段视频被公开后,他们才恍然大悟(人为的痕迹是不是很明显?)——甚至连突然从画面中消失的那位年轻人也不例外。在未经任何验证的情况下,艾德声称看过录像的专家“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家伙确实消失了”。这对艾德本人的声誉其实是很大的伤害。

为了眼见为实,我们不断要求沃伦夫妇提供更多他们保管的实质性证据,但他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搪塞,什么“录影带已经洗掉了”“被拍摄者希望不要公开”“那时我们刚好关了摄影机”之类的。他们研究灵异现象整整40年,可真正拿得出手的证明却少之又少。



目击者的证词


夫妇二人还有许多道听途说来的“证据”。与它们的数量相比,刚才说的那些物证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夫妇俩都是讲鬼故事的行家,因此他们的巡回讲演也相当受欢迎。但是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光靠说故事是无法让表面现象变成事实真相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沃伦夫妇可以说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态:他们很容易被精彩的故事所打动,却不知道其实人的记忆和感知很不靠谱。感知和记忆往往会犯错,这一点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事实上,“完全可靠”的证人是不存在的。

还有一点,许多人目睹所谓的神秘事物(有可能是鬼魂,也可能是外星人),或者跟它有过交流,都发生在卧室里,时间基本上是在深夜、后半夜或者凌晨时分——时间和地点都和睡眠有关。或者说得再准确点,和“临睡状态”有关。杰克·斯米尔的遭遇就很有代表性。沃伦夫妇亲自参与调查了这个案件,并让受害者讲述了他的奇特经历:凌晨时分,他突然醒过来,感觉全身动弹不得,总感觉房间里有什么人,他感到极度的恐慌,最后居然被一个幽魂给“污辱”了。

所有这些现象,你都可以在第6章《临睡幻觉》中找到解释。

我们告诉艾德,这有可能是一种“临睡幻觉”。他对这一解释显得颇有兴趣,但还是对自己的结论很有信心:“受害者说他感到胸口有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那个东西’要拼命钻到他身体里面。你对此又怎么解释呢?”我们不得不坦诚相告,所谓胸口受压,包括喘不上气等现象,都是“临睡幻觉”的典型症状。

艾德只是说了声“哦”。

许多针对闹鬼房屋的勘察都是在后半夜进行的。调查人员常常为此整宿不睡觉,因此会出现睡眠严重不足。在缺觉的状态下,我们的大脑更易产生幻觉。许多与鬼魂接触的所谓经历,其实都来自这样的幻觉。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想象。不同的人拥有的想象能力也各不相同。和普通人相比,有一类人群比较特殊,他们特别容易陷入胡思乱想。他们本能地愿意相信自己的想象,而且发现跟自己有相同想法的人还远不止一个。因此,喜欢做“白日梦”的人就会臆想出各种遭遇超自然神明的经历。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有理由相信,像NESPR这样的组织对这类人群是很有吸引力的。正因为像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所以这种组织大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选拔”需要的人。每年参加一次讲座的人大概有几百个或者上千个,而其中又有几十个人会尽量每周都参加。能够长期坚持听讲座的人会被邀请参与灵异现象的调查工作。在这些人当中,有少数人会被认为有“灵性”,也就是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我们并不指望人人都了解“临睡幻觉”以及缺乏睡眠的后果,也不指望他们对人类想象力的奇诡莫测深有体会。但是,对自称正在对以上现象进行重点科学研究的某人来说,我们倒真心希望他懂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尽管他指责批评自己的人思想保守,但是他自己却不假思索地拒绝为已有证据寻求别的解释,也根本不打算为了反驳其他解释而做任何调查。NESPR(以及“捉鬼”行业的全体成员)心目中的“研究”,只不过是被动地记录下那些传闻,以及汇总那些“超常”的解释。



经验教训


作为怀疑论者,我们早年对沃伦夫妇的探访可谓收获良多。我们学到的第一课是,那些号称能展示超自然神迹或证明伪科学理论的人,其实根本没什么特别。此后无数次的调查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让沃伦夫妇给唬住。他们根本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看上去像是一言九鼎的权威人士。实际上,这对老夫老妻对科学一窍不通,只是拼命靠讲鬼故事自抬身价罢了。

其次,这件事让我们明白,哪怕其细节再活灵活现,整个说法也不见得靠谱。这样的思维谬误不仅屡见不鲜,而且依然层出不穷。尽管随着电视真人秀的流行有过短暂回潮,但总的来说,幽灵属于过气的话题。你看过这类“捉鬼”节目吗?如果一个10岁小孩到朋友家过夜,偶尔遇到些说不清的现象,他又能拿出什么证据呢?这种捉鬼节目的真实性不过如此。

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那些号称能和鬼神对话的人、寻访大脚怪的猎人、UFO的粉丝、濒死体验的追随者、到处诋毁疫苗的人,或者那位鼓吹“时间四方论”(time  cube)的家伙。它们犯的错误都是一样的,只是细节不同而已。

这些奇谈怪论的流行程度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但是有些历史悠久的“经典”总是不断重出江湖。

好在我们早有准备。


“破烂娃娃”是美国作家约翰尼·格鲁埃尔在其绘图本中创造的一个布娃娃的形象,有着红色纱线做的头发,鼻子是三角形的。它推出后广受欢迎,成为儿童玩具的经典形象。——译者注

美国著名悬疑恐怖片《安娜贝尔》的续集《安娜贝尔2:诞生》中引用了“破烂娃娃”的经典形象。

“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的基本原则之一,主张圣父、圣子和圣灵是同一本体、属性各不相同的位格。——译者注

“蒙福之水”是指,在基督教的施洗环节,神父会用洁净的水点在信徒的额头,作为天父赐福的象征。——译者注

此处应是指发明“时间四方论”的前电气工程师吉恩·雷。他提出了一套离奇的时空理论,认为实际上宇宙创造了四维时空,每天其实都包括4天。他的理论无疑也属于唯心主义的伪科学范畴。——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