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如何独立思考》章节: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每当有人问我们该如何与亲人或朋友有效沟通的具体建议时,我们的回答都是“这得看情况”。首先,这得看你的目的。这一点似乎不言自明,但是它很重要,要搞清楚你想从交谈中得到什么结果。你的话究竟是说给谁听的?你这么说是在试图让他人改变主意,还是改变行动?其次,要搞清楚为达成以上目的,你愿意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和某人聊天,你可能永远不会与他见面,也不会发展出真实的人际关系,因此可以只言简意赅地表明观点,然后忙你自己的事情去。但如果聊天的对象是你的妻子或丈夫,那就完全不同了。你会愿意花上好多年的时间慢慢“改造”他/她的观点。也就是说,你得非常有耐心才行,别指望对方能突然间豁然开朗。
所以该怎么做呢?
1.就像我们在节目中常说的那样——先播种再说。抛给对方一个问题或观点,请他自行思考或者仔细研究。别急着问答案,也别指望对方当时就告诉你他的想法。让他先在头脑里自行消化,挑战自己原来的观念,这样会比较没有压力。
2.不要把交流弄成较劲和对抗。讨论越是对人不对事,人们就越不愿意松口。最好是双方共同来探索研究。别一上来就对着干,而是应该先抛出问题,并告诉对方哪些地方你不太懂,然后再和他一起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才有助益。
3.寻求双方的共同点。我们在关于“逻辑谬误”和如何辩论的章节中提到过这一点:只要是观点,就一定有前提和逻辑。假如你和对方意见相左,你们头脑中预设的前提一定是不一样的。否则,你们当中至少有一个人的逻辑推论有问题。第一步先找到双方的共同点,第二步再搞清楚什么地方意见不一致,看看能否共同努力以弥合这些分歧。你的结论可能是双方的主观意见或价值判断存在差异,至少你会知道你们存在差异的地方。
不要为事实争吵,要找到解决之道。双方需要提前就一点达成一致,那就是你们只需要查找出任何有争议的细节,然后试着找到双方都信任的信息来源。
4.不要迎头痛击,而应该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培养对方的批判思维。不要急于扭转某个你最关切的信念,这样反而会事倍功半。相反,你得找一个你本身就赞同的话题。我经常会与我的一位好友发生争执。有一次,他看了一部关于罗斯威尔事件的纪录片,才明白为何人们把坠毁的东西想象成飞碟纯属无稽之谈。我们俩在这个话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这才非常顺利地让他接受并学会了批判性思维。我们没有围绕该话题互相指责,而是一起探讨什么证据才能被采信,那些谣言是怎么流传的,人们又是如何自欺欺人并对那些谎话深信不疑的。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对某些事情有点怀疑精神,找到这个种子。
与其劝诫他们不要轻信某个说法,或者令其接受大家普遍认可的科学解释,还不如花点时间传授他们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如此一来,他们最终可能会对自己原来的观点产生怀疑。
5.注意你的说话方式。令人惊讶的是,在科学怀疑论者的群体中,“待人友善”这个简单的建议竟引发了如此多的争议。自称“糟糕的天文学家”的菲尔·普莱曾在一次“惊奇大会”(The Amazing Meeting)上发表了题为“别当讨厌鬼”的讲话。结果出乎意料,他的讲话引来了人们的口诛笔伐——他们认为普莱才是当之无愧的讨厌鬼。
产生这一争议是有原因的。在社交媒体上有一种被称为“喷子”的人——他们来这里不是正儿八经解决问题的,而是故意揪住别人不放,不停地吹毛求疵。这样他们就能把人气走,不再参与正常的讨论,或者索性闭口不言。仅仅是因为坦率指出了某个事实错误,或者认为某个观点犯了逻辑上的谬误,人们就经常指责我刻薄。如果不注意说话方式,就会让讨论偏离原来真正的议题,或者只因为不赞同某个观点,就大声喝止别人发言。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竭力为自己辩护,他们认为任何说话方式都不应该被禁止,这是他们的权利。他们有权直截了当地炮轰别人,也有权尽情嘲弄别人。他们认为,讨论某些话题时就应该听上去铿锵有力。在和江湖骗子打交道(或者谈到他们)时,我就会遇到这种情况。他们(或者他们的拥趸)要求得到尊重,并有意识地“喷”那些持反对立场的人。不过,他们(或者他们的主张)能否就此赢得尊敬,恐怕始终是个问题。
6.搞清楚对方的“认知故事”。我们不只对事实有特定的认知,我们还建立起基于认知的故事,它包括世界如何运转,如何理解那些难以理解和令人困惑的信息,他人的动机是什么以及过去都发生过什么。如果你希望对方改变看法,简单粗暴地指出对方的错误,并不能让他们放弃自己的认知故事。这样做只会让对方感到受伤,让他没有安全感。你应该换一种更有解释效力、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认知故事来替代他们之前的故事。
换句话说,你需要用批判性思维来帮助他们理解那些事实与观点究竟在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在上面那个罗斯威尔事件的案例中,我朋友头脑中的故事是,当时的确坠落了一架外星飞碟,但是美国政府却掩盖了相关的物证。我的目标是让他用科学怀疑论者讲故事的方式来代替阴谋论的故事框架,他需要去质疑那些传说、自我欺骗、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以及阴谋论故事兜售者的自我吹嘘。
讲了这么多,我想你会希望与家人和朋友保持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你完全可以做到在不冒犯他们的情况下,把你要说的都说出来。有时候不用消极的表达方式唱反调很难——因为这本质上就等于在说某人是错的。但这并非不可能,只要你能多为别人考虑。
无论你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上面这招对我们来说屡试不爽。比方说,我们经常会收到部分听众带有冒犯或侮辱性质的电子邮件,只因为他们不同意我们说的某句话。也有人是因为单纯嫌弃埃文的嗓音,或者觉得杰伊的某个笑话很无聊。对此,我们会尽量用一种专业而礼貌的方式回复他们(在回邮件的时候)。这么做的效果之好令人惊讶:听众们的不满很快就消失了。当初气势汹汹的人也不再和我们较劲了,甚至会为之前过分的语气向我们致歉。你甚至不必骂对方幼稚——只要让自己的言行像个成年人,其差距便不言自明。
最后,如果我觉得某人“孺子可教”,循循善诱应该是唯一有望成功的方式。不过这也要看具体情况。有时候言辞犀利些也是必要的,这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虽然要改变一个人没有固定的方式,也绝非一时之功,但是好在“禀性难移”并非绝对“不能移”。心理学家可以给我们一颗定心丸——只要你肯花时间对观点和事实进行深入解析,人们还是能够改变想法的,而且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也会更深一层。坚持对你身边的人灌输理性批判思维,从长远来看必将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