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玄幻小说 >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

明十七帝疑案 (十二)朱棣治国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章节:明十七帝疑案 (十二)朱棣治国,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是:马上能够得天下,马上不能够治天下。什么叫马上得天下呢,就是夺取政权要靠武功;治理国家,不能够单纯地靠武功,要凭文治。也就是说,在一个政权建立以后,它需要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的转移。朱元璋是夺取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允勺魑第二位帝王,他应该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变。过去说这种转变叫做“文治”。但是,历史没有给他机遇,他本来想转变,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要转变,但是他被朱棣推翻了。朱棣上台以后,他仍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他得了天下以后,怎么样治理天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朱棣皇位的得来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建文帝朱允傻幕饰皇谴铀的祖父朱元璋那儿合法继承来的,政权属于平稳过渡。而朱棣的王位却是靠使用武力,从他的侄子朱允墒种卸峁来的,人心不稳。如果朱棣光是靠使用武力,靠残暴杀戮等手段,显然无法治理好整个国家。那么,朱棣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他会选择什么地方来作为突破口,从而开始进行从武功到文治的转变呢?

  
  大家知道,朱元璋的谥号是“高皇帝”。明成祖,也就是最早庙号叫“明太宗”的这位皇帝,他的谥号是什么呢?他的谥号叫做“文皇帝”。为什么是“文皇帝”呢?实际上,这里头就概括了明成祖他所处的时代特点,也就是从武功――夺取天下,到文治――治理天下的一个转折,所以明成祖既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一位君主,也是以文治来治国的一位著名帝王。  

  
  明成祖的文治可以说非常显赫,他的文治都做了哪些事情呢?第一件事情,就是文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大家知道,文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非常有代表性的、有特色的制度。  

  
  *  从隋唐以来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王朝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自隋唐以来,虽然朝代更替难以避免,但从政治稳定的角度上来说却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国家统一真正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能出现这样的一种格局,这与逐渐趋于完善的文官制度不无关系。

  
  朱元璋建国以后,大体上继承了元朝的制度,但是有所改变。我们曾经说过,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发动了一次所谓“胡惟庸之狱”,就此把明朝的制度做了一次大的改变,什么改变呢?就是中国实行了很长时间的丞相制度取消了。这个制度取消以后,由皇帝直接来统率六部。皇帝统率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公务繁忙,怎么办?朱元璋曾经设立四辅官,春、夏、秋、冬四辅官来帮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但是这四辅官并没有决策的功能,他不过是帮助皇帝处理一些日常公务、公文这样的一些功能。  

  
  朱允缮咸ㄒ院螅对于朱元璋的制度有所调整。怎么调整呢?他嫌文臣的地位太低,把文臣的地位从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所以在靖难之役当中,明成祖的谋士就发表一通檄文,说,祖宗不许立丞相,你们现在不是一个丞相,反倒有六个丞相了。为什么呢?六个部的尚书都登了二品了,都和丞相差不多,你们不是在败坏祖宗的制度吗?  

  
  朱允杀煌品了。那么朱棣面对着这样的制度,他采取什么措施呢?朱棣同样不能够直接面对六部来处理这么繁忙的工作,他怎么办?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当时叫做“备顾问”,帮他起草文书,处理皇帝交办的一些事情。这些殿阁大学士也没有办公的衙门,也没有下边的属员,就是在皇帝身边办事。不要小看这些级别也不高,也没有衙门,也没有属员的官员,他们就是后来内阁的雏形。所以,什么时候中国有了内阁呢?明成祖时期,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初步具有了规模。内阁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这个制度被明朝沿用了两百多年,清朝也继承下来了。当然清朝还有很多别的改变,因为满洲固有的一些传统,比如它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比如它后来要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军机处,等等,但是内阁制度在明朝永乐以后的两百多年,在清朝都继承下来。内阁制度的完善,是明成祖对中国政治制度向前推进的一个大的建树。  

  
  *  文官制度确实是完善起来了,但光有完善的制度,没有有才干的人来具体执行,还将会一事无成。朱棣重视文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接下来他就开始以进行人才的选拔了,那么朱棣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选拔?他有哪些具体的举措?他又是否真的能够做到才尽其用呢?

  
  明成祖他的文治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完善科举制度,广泛招揽人才。  

  
  洪武以前,全国各地都建有了学校,就是学校在府、州、县,包括中央,都建立得很完备。朱元璋开国有一句话叫“首重农桑学校”,要发展农业,要重视教育,一个是经济,一个是精神。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事业,同样重视学校的办理。永乐四年三月初一,朱棣亲自来到孔庙进行祭祀。他在亲自撰写的碑文当中这么说:“朕惟帝王之兴,首举学校之政,以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他说,帝王要兴起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办好学校,崇尚道德,弘扬教化。古代不把能力的教育作为唯一的教育,它把道德的教育,教化,放在首位,然后是能力。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是“致天下之治”,就是达到天下的治理和太平要靠学校。他说,“孔子不可一日无”,不能一天没有孔子,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之道是至大,至高无上的、最大的道。  

  
  洪武年间实行科举,在很长时期内并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到了洪武十八年之后,明朝的科举制度才完善起来。朱棣重视科举,把科举制度制度化、完善化。从永乐年间开始,三年一次乡试、会试从未间断。为了延揽人才,朱棣认为,从举人当中选拔这些进士,远远数量不够,也有些举人没有考上进士怎么办呢?他们的机会很可惜,他就选了一些人继续在太学当中进行培养,有点类似咱们现在的复读生。但是这些复读的举人确实出了很多的人才,比如说当时有的一些大学士,就是从这些落第举人出身的。  

  
  还有,朱棣不拘一格用人才。我们曾经说过朱棣这个人很残暴,对于政治反对派的镇压是非常残忍的,但是,如果你忠于他,你为他办事情,他看中了,他也要倾心一任,就是他毫无保留地依靠你。因此在朱棣的朝廷里面,不仅有在靖难之役当中帮他夺取天下的人,还有以前建文帝朝廷当中归顺过来的人,这些人他都给予信任。有的人不经过科举他也能够重用。比如说内阁大学士杨士齐,就没有经过科举,最后杨士齐不仅做了大学士,而且担任了《太祖实录》的总裁官。就是官做得很大,明成祖给予很大的信任。  

  
  明成祖这个人对人才还有一个特点:用人不疑。所以在明成祖期间,有很多官员是久任,就是任职的时间很长。如果一个政权动荡,如果皇帝对下边的大臣不够信任,他会经常更换人。但是朱棣不这样,他看准了人,相信他,一直用他。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在朱棣的内阁当中,刚才谈杨士齐,他先后在位43年,经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在位43年作为内阁大学士;金幼孜,内阁大学士,在位30年;杨荣,在位37年,也是内阁大学士;杨普,在位22年。六卿,所谓六部尚书也都是久任:吏部尚书蹇义,在位34年;户部尚书夏严及,在位29年;礼部尚书胡酰在位32年。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明成祖他能够推诚待人,他能够识别人才,他一旦识别人才他就不怀疑,给他权利,让他做事情,这反映出他的一种胸襟和他的知人之明。所以通过这些个措施我们看出,明朝的文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就完善起来了。  

  
  *  如此看来,明成祖朱棣不仅有他残酷无情的一面,也有他非常值得称道的一面。经过他的手完善起来的文官制度,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甚至与同时期的西方官员选拔制度比较起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优点。也许,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是俗话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不妨来看一下,17世纪初的西方人当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官制度与中国文化的?

  
  我举一例子,现在,特别是近百年来,我们中国落后于西方了,一些人的头脑里头总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个时期,西方人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这是在什么时候呢?这是在明朝时候。  

  
  1621年,英国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忧郁症的解剖》,书里头有三十多处提到中国,特别是赞扬中国人的勤劳、彬彬有礼,赞扬中国良好的政府和考核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作者说:“他们从哲学家和博士当中挑选官员,他们政治上的显贵是从德行上的显贵中提拔上来的,显贵来自事业上的成就,而不是出身的高尚。”科举制度在近百年来,或者是在更长的时期内,遭到了很多的抨击、批判,因为它里头有很多弊病,比如说《儒林外史》当中就批判它,比如说像小说《聊斋志异》当中批评科举制度。它有弊病,但是它有最优秀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平等地选拔人才。  

  
  中国有一句老话,什么话啊?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要你分数够了,你明天就可以跟别人一样,平起平坐。当然,这受教育的机会可能是不平等的,可能他们家很穷,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家很有钱,可能是天天可以受教育,但是在考试的上面是平等的。这和西方的完全从世族、家庭、血统、出身来选拔官员相比较,是绝对优秀的。中国人爱读书,喜欢竞争,读书就能够有前途,这是从什么时候奠定的?是中国科举制度留下的。所以我们在批评科举制度的时候,我们也要认识科举制度当中它所包有的优秀的文化。  

  
  当然西方对于中国的崇拜还包括各种各样,用中国的瓷器,喜欢中国的园林,用中国的家具,几乎中国的一切都是好的,有这么一个时期。所以,我们中国人不能够妄自菲薄。但是中国的最让西方人看重的是中国的文官制度,中国的这个文官制度和中国儒学的人文精神实际上推动了西方启蒙运动,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前期,很多的情况下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我们的传统文化处于这样一种领先地位,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感到愉快的事。其实,不管西方人怎样看待我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确实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方面,值得我们自己好好总结,我们不能狂妄自大,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当年明成祖朱棣雄心勃勃,下令编纂的一部书,都会让500多年后的我们觉得气势不凡,并且还会让我们为之牵肠挂肚。当时编纂的这部书,仅在人力方面就动用了3000多人,那么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值得朱棣如此兴师动众?

  
  由于朱棣的提倡,所以一时国内都有一种很注重文化的风气。在朱棣的身边也经常聚集着一批文人、书法家、画家,能写诗,能作赋,包括朱棣出征打蒙古,他的身边大学士都跟随着,走到一个地方,吟诗作赋,题写功绩。  

  
  永乐年间的文治还有一件非常值得称道的,就是《永乐大典》的编纂。朱棣这个人,说好听的,叫心胸大、气魄大,说不好听的呢,叫做好大喜功。他编书也贪大,他要编成一部全世界最大的书,他要把全天下所有的书都收罗进来编成一部书,这部书就是后来的《永乐大典》。他对他手下的人说,老百姓的家庭如果有了钱还要买书收藏,国家为什么不能够把天下的书都收罗起来呢?于是永乐元年,他即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他就命侍读学士解缙,也是一个著名的文人,来搜罗天下所有图书,编成一部大书。这部书大到什么程度呢?自从有文字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无厌浩繁。”不怕大,越大越好。第二年,这个书就编成了。这个书,朱棣给它命了一个名字,叫做《文献大成》。朱棣看着这个书,心里很高兴,但是他发现还有很多的书不完备,于是又命令曾经帮助他出谋划策打天下的这位和尚叫做姚广孝的人,再领衔编纂一部大书。这个书什么时候完成?一直到了永乐五年完成,这个书就是后来被称作《永乐大典》的这样一部大书。  

  
  *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一部大型类书,全书一共22937卷,装订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它把各种书收集到一起,按照朱元璋洪武年间颁布的一部韵书《洪武正韵》来根据不同的内容分为不同的类。全书辑录上自先秦、下至明初的8000余种古书资料,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代文化遗产。

  
  《永乐大典》编纂,一共动用了3000多人,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是一个盛事。这个盛事是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很多的书、失传的著作,通过《永乐大典》得到了保存。到了清朝以后,一些失传的书没有了,从哪儿去找?《永乐大典》里头。一直到解放以后,我们有些书失传了,还从《永乐大典》当中又集出了一些书。我们在说《永乐大典》的价值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提到一句,《永乐大典》所收的书,一个是它的量大,再一个,它是原原本本一字不加删改都收了进来。所以,《永乐大典》它的可贵之处,就是它保护了原始的中国传统文献。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永乐大典》的价值确实非同寻常。那么,500多年过去了,当时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永乐大典》,后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它的命运又究竟怎样?

  
  《永乐大典》的命运很坎坷,很复杂。大家知道,明朝是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永乐大典》编成以后,就把这个书运到北京来收藏。但是《永乐大典》曾经遭过一次大的厄难,什么难呢?嘉靖年间,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里头着了一场大火,三大殿全烧了,很快就要殃及到收藏《永乐大典》的书库。嘉靖皇帝非常着急,要求官员们马上动员人力抢救,一天夜里头下三四道诏书。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情有独钟,后来他就想到,这么一部大书,如果万一着了火,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没有了怎么办?应该抄录一部。但是这个工程实在是太大了。虽然大,到了他晚年这次大火发生以后,他还是决心抄了一部。一直抄了好几年,到他死后的隆庆元年,这个书才抄录完,这个抄录完的书分两个地方存放。  

  
  大家知道,现在在世界上《永乐大典》没有多少了,大部分都毁了,而且毁的就是嘉靖皇帝抄的这部。嘉靖皇帝他所看到的那个正本,哪儿去了呢?下落不明。到清朝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嘉靖时期誊录的这份《永乐大典》的副本就已经缺了2422卷,1000多册就没有了。到了嘉庆、道光年间,都是清朝,修《大清一统志》的时候,又有100多本的《永乐大典》被参加编写书籍的这些官员偷走了。偷书怎么偷啊?《永乐大典》很大啊,这个本子,如果从皇宫里头拿出那么一个大本子,带着包袱,那看门的宦官、把守的这些官员都会发现。后来他们了解到怎么往出偷?早晨进宫的时候,夹个大包袱,里头也挺大,装的是自己穿的袍子、棉袄什么的,出来的时候这个袍子就穿到身上了,再把这包袱皮包上这书。早晨起来我夹着包袱进来,晚上我又夹着包袱出去。这样,《永乐大典》很多带出了宫外,有的卖给古董商,有的流失到外国。到了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永乐大典》又作为“战利品”被抢走了很多。大家知道后来在解放以后,法国、德国他们曾经把流传在外边的《永乐大典》又基本归还给中国了,有过这样的事情。就是说,最后一次浩劫,是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到了光绪年间,也就是光绪元年(1875年)清理《永乐大典》的时候,《永乐大典》还剩多少呢?一共还剩了5000余册。到了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永乐大典》还剩了800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个《永乐大典》又散失一次,《永乐大典》就所剩无几。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在宫里头存的《永乐大典》就剩下64册。就是清朝一朝,把永乐留下来的这个文化盛典给败了,这个家给败了。《永乐大典》现在经过各方面的收罗和从全世界各地的征集,现在在我们国家图书馆还有一些收藏。在北京白石桥的咱们的国家图书馆,现在有《永乐大典》多少册呢?有221册。  

  
  这里头有一个谜,刚才我们说的,就是这些流失也好,损毁也好,都是嘉靖年间所抄录的副本,那个正本哪儿去了?正本没有,什么人都没提到正本在哪。包括明朝末年有一位宦官叫刘若愚,写了一本书叫《酌中志》,他谈到内府藏书的时候,也没说看见过《永乐大典》。正本哪儿去了?有人认为,是明朝末年李自成进京,一把火把它烧了。但是李自成进京时间很短,而且没有烧过皇宫,是不是他烧的没有确切证据。所以有的人把这件事提前,往前怀疑,为什么到了嘉靖皇帝死以后,这部书也就失踪了呢?所以有人就认为,这部书是被嘉靖皇帝带进坟墓了,嘉靖皇帝对这个《永乐大典》情有独钟,他说我要找一个可靠的地方把它保存起来。哪儿最可靠?带到坟里头。十三陵里头,嘉靖坟墓里头可能有一部《永乐大典》,这是一些学者的推测。有没有呢?这是一个谜。  

  
  通过以上这些历史事实,我们可以体会到,为什么当明成祖死以后,他的继任者、他的那些大臣们给他上的谥号叫作“文”,“文皇帝”。也就是说,他确实在文治上有非常多的建树,他实现了从武力开国,到文化、文教治国的一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