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术的发明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章节:印花术的发明,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最初,人们是靠手工用笔把图案画到织物上的。这样做是十分麻烦的,如果能直接把花纹图案配上颜色,一下子搬上衣服,那该多方便。
早在商周时代,我国的士大夫就盛行用印章。如写信、发布命令、公文来往都得盖上印章。到了战国时代,不知是谁受此启发,开始把图案刻到一种凸出来的木板上,然后蘸上染料往衣服或布料上“盖图章”。这也许就是最早的印花法吧!
到秦汉时期,人们感到有些花纹用凸版印不好看,又仿照印章的阴文,创造了凹板印花技术。但是,无论用凸板还是凹板印花,都得像刻图章那样,一刀一刀刻好图案,才能蘸上染料印花。这多麻烦啊。更不方便的是,花版不可能很大,一次只能印一小块花样,每次还得对准。所以,那时印花工艺既费工又费时。质量虽不好,但也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戴。长期以来,印花技术一直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到了近代古老的印花技术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历史的脚步在催促印染技术来一番革命。吸墨水滚筒的启示
18世纪初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纺织业也跟着兴盛起来。英国出品的各种布匹远销世界各地。但是纯手工操作的印花方法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纺织厂工程师贝尔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解决英国纺织业的头等难题。多次的失败使他无计可施。突然,一件偶然性的小事,竟使他茅塞顿开。
1886年的秋季,有一天贝尔陪老板到纺织同业公会去洽谈一笔生意。一清早,他们就坐马车来到公会。生意谈得很顺利,当即拍板签订了合同,在签字时,贝尔手里的鹅毛笔蘸墨水太多了,竟有一滴洒在了合同纸上。贝尔赶紧取来吸墨水滚筒滚了两下,把墨水吸干,然后顺手把滚筒放在一张白纸上。滚筒晃了两下,白纸上留下了清晰的黑墨水印。就在这一瞬间,贝尔发明的心弦被墨水滚筒拨动了。他突然一跃而起,高叫“有了!有了!”原来贝尔想,如果把图案刻在圆形金属滚筒上,让它蘸上染料,然后再在布上一圈圈地转,图案花纹不能接连不断地印在布料上了吗?
贝尔立即请来技师们,先制作一套木头模型进行试验。从试验中不断吸取经验,作出改进,最后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印花机器。这台机器用一个马达带动,主要部件是3个滚洞,一个刻有花纹,一个涂擦染料,还有一个负责传送布料。新机器开动了,印花布像瀑布般倾泻出来,一下子提高生产效率10多倍。西蒙和平版网印
贝尔的印花机解决了印花的速度问题,但是在质量上还比较差,许多科学家就在提高印花质量上动开了脑筋。
西蒙是英国印染厂的一个普通工程师,他在工作实践中,深感贝尔的印花机速度虽快,但印花的精美程度要比手工操作的镂板印花逊色。能否想个法子将两者优点结合起来,做到既快又好呢?看来问题的关键是花版材料。几个月过去了,西蒙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各种实验,都未能成功。他选用铁皮,铁皮雕刻困难,改用硬纸板,质地又太脆,易折易断……为了解决制版材料,真是伤透了西蒙的脑筋。他经常上街东游西逛,想找到一种适合作花版的材料。
一天,他逛到东方艺术品商店,发现一幅极其精美的中国丝绸,料子很薄,而所织的图案又极为优美。西蒙欣赏它时,突然来了灵感,能否让丝绸和纸板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全新的镂刻花版呢?可丝绸怎样和纸板结合呢?又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西蒙想出一个用桐油纸板和网状丝绸结合的办法。纸用桐油浸泡后牢度大幅度增加,把它贴在网状丝绸上面,纸板可以雕刻,丝绸则以柔克刚,增加花版的柔韧性。两者相辅相成,岂不妙哉!
不久,平版网印机诞生了。它既轻便、又灵活,用来印被单、印花布,又快又好。这种1901年诞生的印花机直到本世纪60年代,还在印染厂为人类效力。斯托克厂的改进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进入了本世纪60年代,离西蒙发明平版网印机足足有55个年头了。这时,印染工艺又有了新的发明。
1962年春天,荷兰一家名叫斯托克的工厂会议室里正在举行董事会,会议的议题是如何提高产量,摆脱工厂的经济困境。
会议一开始,董事长兼总经理就点了总工程师的名:“托尼先生,请您说说如何增加产量,让工厂摆脱经济困境吧。”托尼思考了一会儿后说:“办法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增加印花机,另一个是革新印染技术,改造印花机,使它运转得更快。”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最后董事长作结论说:“增加印花机,得增加工人,还得增加投资,这是本厂目前无法做到的。唯一可行的是改造印花机,希望通过新技术来提高产量。这个任务就交给托尼先生完成吧。”
董事会一散,托尼就马不停蹄来到实验室召开会议讨论。工程师斯诺认为:平版网印机用了50多年了,机速每分种只有10米。改用辊筒,160千克的辊筒太笨重,换花样十分不便,而且印花质量不好。出路只有革新目前使用的平板网印机。
话是这么说,但究竟怎样革新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8个月过去了,一点没进展。董事长十分恼火,竟下令限在3个月内想出革新措施,否则要唯托尼是问。
托尼没办法,只好来到生产第一线听取工人们的意见,一个工人提出:
“我看这并不难,把印花网板装在辊筒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这真是“苦思无良策,兼听有灼见”。
受此启发,托尼马上召开技术会议,工程师们决定把平版印花机和辊筒印花机结合在一起,做成金属圆网印花机。新机器不仅在质量上胜过平版网印机,而且提高速度几十倍。古为今用――转移印花的发明
您玩过印花纸那玩意儿吗?
它是一个有趣的玩意,印花纸上早已画好虫兽花草等图案。你只要花几角钱,到店里买几张印花纸,用水把它润湿,再复盖到白纸上,轻轻地按压一下,小心地把印花纸揭开,那栩栩如生的花纹图纹那转移到白纸上去了。
印花纸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发明。想不到这个简单的玩意儿,到了现代会引发一项印花新技术――转移印花的面世。
故事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法国马休勒尔公司的技术研究室。
马休勒尔公司是当今法国的一家大公司,主要经营纺织品。公司下属好几家工厂和研究室,印染厂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印染厂印花技术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用哪种印花技术,都必须先把染料溶解在如水、苯等溶剂中,因此,印花时染料会随着溶剂渗出来,这样印出的花纹就有模糊的感觉。如果花纹很细,那简单就无法印染。这个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解决。
有一天,马休勒尔公司一位不知名的技术员在巴黎街头闲逛。经过华人聚居区街头时,看到华侨孩子在玩印花纸。这玩意儿是如此巧妙,一下子给了这个技术人员启迪:是不是也能照此办理,将花纹转移到布料上呢?
不过这么做还存在染料在溶剂中的扩散的问题。应该发明一种染色牢固,又不随溶剂扩散的新染料才好。
整个公司研究室立即动员起来,公司也作也承诺:谁能解决上述问题,将获得10万法郎的高额奖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奖金刺激下,人人动足脑筋。很快有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提出一条建议:不要用水、苯等溶剂来溶解染料,而改用一种特制的胶水,问题岂不迎刃而解了吗?
不久,一种树脂型胶水问世了。把各种染料跟它拌和起来,按设计图案先印在纸上,然后把布垫在图案纸下面,用压烫机一烫,印花纸上的花纹图案就转移到布等织物上了。这个方法使用方便,效率又高,而且能印出特别精细的花样。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转移印花技术可以在家庭里使用。只要家庭主妇购来现成的转移图案纸,压在白布上,用家用电熨斗一烫,就可方便地印出各种花样来了。
转移印花技术,真是一项古为今用的发明。中国人的两大发明――扎染和蜡染
在印染技术上,中国人有两项独特的技艺是别国所没有的,那就是扎染和蜡染印花。
扎染印花的发明约在东汉时期。据说:有个县官下乡去办事,无意中发现一个人穿着一件有奇特花纹的衣服,非织非印。这引起了县官的好奇心,于是他问老百姓,这种奇特的花布是哪里来的?
老百姓告诉县官说,在不远处的一个镇上,住着一位叫小娟的姑娘,她跟父亲开了一爿染布店,只有她知道怎样造出这样的奇特的布,别人是不知道的。县官便立即派人找来小娟姑娘,询问她是怎样将绢绸花纹弄得如此怪异的。
因为是“青天大老爷”查问,小娟姑娘不敢再隐瞒了,只好告诉他自己发明新印染方法的经过。
有一天在染绢绸时,一不小心将一块还捆住的绸子掉到了染缸里。小娟生怕父亲责骂,便赶紧捞了起来,拿进自己房内慢慢地解开查看,扎得紧的地方,没有染到颜色,未扎的地方染上了颜色。让人感兴趣的是,颜色的深浅随扎紧的程度而变化。聪明的小娟姑娘受此启发,在征得父亲同意后,经过试验,竟发明了一种奇特的扎染印花法。用扎染法染出的绸布花样变幻莫测,深受人们欢迎。
小娟姑娘发明的扎染印花技术大体上是这样的:按一定花纹的要求,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绳索,将织物按需要或松或紧、或多或少捆扎起来,然后浸泡到染缸里,经过一段时间,一块新颖奇特的花绸布就脱颖而出了。
县官听说以后,很赞赏小娟姑娘的聪明能干,并立即让她印染一些绸料,进贡给皇帝。皇帝一见大喜,便把这个县官连升三级,而小娟家的印染铺,便成了皇家的专用店铺了。
以后,扎染技术得到逐步改进和革新,成了中国印染技术上的一大发明。
蜡染的发明也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也是发生在汉代。在河南省少林寺附近的嵩山脚下有个小镇,镇上住着一位50开外的老人,开个小染坊谋生。老人有16岁的小女儿,名叫巧珍。
巧珍姑娘人如其名,心灵手巧,可惜读不起书,只好跟父亲写字画花。她画的花活灵活现,深得邻里们喜欢,因此常常有人请她画枕套花样、鞋面花样等。巧珍姑娘心地善良,对来求她画花样的人,总是有求必应。
有一天晚上,小染坊生意繁忙,父女俩只好点起蜡烛开夜工。巧珍把一匹匹布解开,有条不紊地丢进染缸……父女俩正干得甚欢时,突然一阵风吹倒了蜡烛,巧珍赶紧去关上门和窗,再点起蜡烛干活。
第二天,巧珍发现一匹昨晚染的布上有几个明显的白点,白点上依稀还有烛油痕迹。这不是要赔给人家了吗?她的父亲心里一急,顺手便给女儿一个耳光,怪她做事不小心。巧珍感到十分委屈,又感到可惜,她便没法补救。
白点是哪里来的?原来昨晚蜡烛吹倒后,几滴烛油洒在了布上,使这里不能浸上染液而造成的。于是巧珍想,把沾有烛油的布放在沸水里煮一下,由于烛油熔点低,不就能随水漂去,再用染料一染,不就补救上了吗?
沿此思路,巧珍得到了蜡染技术发明的飞跃。她想,有烛蜡的地方不能染上染料,那我干脆用笔蘸蜡液在布上画花、画小鸟……然后再染色,等染过后再用水煮脱蜡,这花和小鸟之类的图案不就油然而生了吗?
她先剪一小块白布做试验,果然灵光,栩栩如生的图样在布上分外好看。她马上把想法讲给父亲听,又把试做的布样给父亲看,她父亲一看连声叫好。就这样,中国的蜡染工艺就破天荒地诞生了。
蜡染在今天大致是这样的:用蜂蜡配上少量矿蜡,加热熔成蜡油,然后用特制的蜡刀做笔,蘸上蜡液在白布上画出种种图案,接着用靛蓝染色,再煮沸除蜡,这就成了蓝底白色独具特色的蜡染布料。还可以先在白布上涂上一层蜡,然后将画在纸上的图案贴在蜡上,用小刀依样刻出花纹,然后沉入染缸染色。这样,花纹又是一种风格。
后来,蜡染技术从中原传到西南地区。由于它特别适宜麻布的印染,因此几代后,地处西南的贵州成了我国蜡染中心。贵州黄果树的蜡染工艺品至今仍深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
扎染印花和蜡染印花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两大发明,在世界印染发明史上占有光荣的一页。前面讲的这两个故事虽是传说,但说明这两项发明都和古代劳动妇女紧密相关。这是女性的骄傲。服装家族
古装一览
无论东方或西方,原始时代人的服装都是极其简单的。最初纯粹是为了防冻、防晒等生理基本需要。冬天用兽皮,夏天用树叶,缀合在一起披在身上,就算是服装了。缝制也十分粗糙。
原始社会解体后,随着布和丝绸的发明,服装也才真正发明出来。而我国劳动人民在服装发明上,可称得上是先驱者。
据说黄帝在统一黄河两岸的各部落后,曾规定服装要实行上衣下裳的制度。上半身的称衣,一律是黑色的,下面的称裳,一律是黄色的。黑色上衣代表天,黄色下裳象征地。这就是如今人们称服装为衣裳的典故。
其实我国古代服装不只是上衣和下裳的这么两种。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又出现了裘、袍、裼、、襦、裙、T、F、 、帽等等服装。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服装上的发明。
袍是冬天穿的长遥?冉峡泶螅?谄搪颐蓿?烧衷谝话阋路?饷妫??坑么??俊K?瞧矫癜傩盏挠???啊?
裘是毛皮制成御寒的高级服装。
裼是套在裘外面的罩衣。古人在行礼、会见宾客时不能穿毛茸茸的裘,而必须罩上裼,以示敬意。裼的颜色通常与裘的颜色匹配,即采用皮毛相似的颜色。
是天子和最高级官吏的礼服,上面绣有若干条卷曲形的龙。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礼服,所以在民间也叫龙袍。
襦和裙是妇女的服装,襦为短上衣,裙即为下裳。在古时,男女服装没有严格区别,男人也穿襦裙。到了唐床以后,襦裙才成为妇女的专用服装。
F是套裤,没有裤裆,冬天穿在有裆的裤子T外面挡风御寒。
gT相当于今天的短裤叉,一般是劳动人民穿的,所以又叫犊鼻T。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服装上的发明,它本着实用、美观、方便等原则,设计制作而成。中国不愧为一大文明古国。
西服的来历
西服顾名思义,是西方人穿的服装,它是有别于东方人民的服装。它是怎么发明的呢?
大家知道,古代西方人的服装也和东方人一样,是一种比较粗糙简陋的长袍。
至于今天风行世界的西服,据说是法国一个叫菲利普的贵族从渔民和马车夫那里学来的。
有一年秋天,天高气爽,碧蓝的天空中飘荡着几朵白云,满山的红叶像红地毯那样与湛蓝与天空比美相映。这天,年轻的子爵菲利普和好友们结伴而行,踏上了秋游的路途。
他们从巴黎出发,沿塞纳河逆流而上,再在卢瓦尔河里顺流而下,品尝了南特葡萄酒后来到了奎纳绎尔。想不到的是,这里竟成为西服的发祥地了。
奎纳泽尔是座海滨城市,这里居住着大批出海捕鱼的渔民。由于风光秀丽,这里还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前来度假,旅游业特别兴旺。来这里的人最醉心的一项娱乐是随渔民出海钓鱼。菲利普一行也乐于此道,来奎纳泽尔不久,他们便请渔夫驾船出港,到海上钓鱼取乐去了。
鱼一旦上钓,要将钓竿往后一拉,这里的鱼都挺大,菲利普感到自己穿紧领多扣子的贵族服装很不方便,有时拉力过猛,甚至把扣子也挣脱了。可他看到渔民却行动自如,于是,他仔细观察渔民穿的衣服,发现他们的衣服是敞领、少扣子的。这种样式的衣服,在进行海上捕鱼作业时十分便利。就是说,敞领对用力的人是十分舒服的,也便于大口地喘气;扣子少更便于用力,在劳动强度大的作业中,可以不扣,即使扣了也很容易解开。
菲利普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对于穿着打扮,倒有些才能。他从渔夫衣服那里得到了启发,回到巴黎后,马上找来一班裁缝共同研究,力图设计出一种既方便生活而又美观的服装来。
不久,一种时新的服装问世了。它与渔夫的服装相似,敞领,少扣,但又比渔夫的衣服挺括,既便于用力,又能保持传统服装的庄重。新服装很快传遍了巴黎和整个法国,以后又流行到整个西方世界。它的样式与今天的西装基本上相似。西服探源
菲利普及其助手发明了西服,但西服后来还进行了好几次较大的改进。
大家知道,现在的西服后襟往往是开叉的,这是一个名叫约翰的英国马车夫发明的。
约翰是伦敦一家贵族的马车夫。他性格开朗,常喜欢开点玩笑,大家都很喜欢他。
当时,贵族们为了炫耀他们的门庭,表示贵族的派头,马车夫都得有一定的打扮,衣服是纯羊毛呢料缝制的西装,烫得笔挺,袖口还要缀上几道金丝边。更有趣的是,当时马车夫的西装都是前襟短,后襟长大约40厘米的,而且赶马车时要挺直腰板,两眼正视前方,表现出一种威严来。
从当马车夫的第一天起,约翰就讨厌马车夫的西装。这倒不是什么别的原因,而是后襟长的西服,在上马下马时感到十分不方便,出门一次就得洗烫一次,为此常常在到家时遇到老婆的唠叨。
有一次,约翰在动手洗衣服时偶然想起,如果设法改进一下衣服式样,上下马时,也许会好一些。于是,他根据马背这种“特殊地形”,想到若能让后襟分开,那不就能不再坐绉西装了吗?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说干就干,约翰立即把妻子叫到跟前,让她把自己衣服的后襟剪开,形成一叉。改好后穿上一试,果然合适。
当时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骑马时后襟分开在马背两侧,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因此不久,西服后襟开叉就成为常例,不开叉反倒是不合规范的了。
这是西装后襟的改进。
再说说西装袖口的纽扣的来历。
200多年前,在今天的德国土地上有过一个普鲁士王国,普鲁士王国出了一位名叫腓德烈二世的国王。他野心勃勃,接位不久就兵锋四指,入侵西里西亚,征服弗里西亚,瓜分了波兰……
腓德烈二世的赫赫战功靠的是他那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他十分注意军队的平时训练,这支部队严整的军容风纪闻名欧洲。为此,这位国王常常津津乐道自己是个军事“天才”。
有一天,腓德烈二世在打了一次大胜仗后,下令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式。
在金色阳光的沐浴下,普鲁士的士兵们穿着呢制军服,皮鞋擦得锃亮,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个个精神抖擞地挺着胸脯。接受皇帝陛下的检阅。
在大臣们陪同下,腓德烈二世走过了一排又一排队伍。士兵们“皇帝万岁”的欢呼声让他心满意足,他高兴地点头招手。
忽然,他在一个士兵面前停了下来,让他把袖子伸出来。他发现士兵的袖子口上很脏,油迹闪闪,简直是“光可鉴人”。他又检查了几个士兵,发现情况也差不多。于是,他十分生气地训斥他们,责问士兵们为什么如此不注意卫生,影响军威?
一个军官连忙向前报告:“皇帝陛下,士兵们很辛苦,他们要行军,要打仗,就必然要出汗。额角流下的汗会挡住视线,这时往往来不及取手帕,只好用衣袖去擦汗。所以,请陛下原谅他们。”
腓德烈二世听了报告觉得很有道理,便捺住火气。回到皇宫,他沉思着,士兵用袖子擦汗固然很有道理,便捺住火气。回到皇宫,他沉思着,士兵用袖子擦汗固然情有可原,但普鲁士军队是全世界最勇敢善战的军队,也应该是最讲文明卫生的军队,要想个办法不让士兵用袖子擦汗。
经过一番研究,他想出一个防止士兵用袖子擦汗的好办法:在军服袖子口上缝上几颗金属纽扣,这样如果再用袖子擦汗就会划破脸,至少也会很难受的。
皇帝一声令下,普鲁士士兵军装的袖子口很快都钉上了金属纽扣,袖口再也不脏了。这个办法很快在欧洲各国军队服装中推广开了。
后来,老百姓看到军人袖口有扣子,显得美观大方,便纷纷仿效。因此,西装的袖口也开始钉上一排扣子了。
经过两次改革,西装的样式更加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