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略览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章节:船舶略览,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现代轮船的始祖
所谓车船,是一种带轮状推进器的船只。它以轮桨代替桨和橹作为推进工具,以脚踏轮桨取代划桨和摇橹。现国内外科技史家均一致公认,车船是近代轮船的始祖。
车船在8世纪时已经问世。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旧唐书・李皋传》,说李皋“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也有人认为南北朝时祖冲之所造的“千里船”,可以日行100多里,就是车船,但由于有关记载的文字过于简略,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船上构造,故难于确定。
车船自出现后就一直被作为军事用船,南宋时期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期先后建造了大批车船,船体大小不一,轮数有四车、六车、八车、九车、十数车、二三十车,最多者达九十车。大型车船一般长20~30丈,吃水深1丈左右,可以载600~700名士兵。最大的车船能载1000多人,长36丈,宽4丈1尺,高达7.2丈。大中型车船上置有重型武器拍竿,制如大桅,长10余丈,上置巨石,下作辘轳贯其颠,遇到敌船时,即用拍竿发射巨石,将敌船击碎,战斗力很强。同时车船行驶快捷,进退皆可,轮桨外有护板防护,故在水战中屡建奇功。其著名的战例有:
1130年,洞庭湖钟相发动了反对南宋王朝的起义,钟相牺牲后,杨么继任为总首领。在宋军与义军的战斗中,宋军的都料匠高宣曾造20至23车的大船,能载战士200~300人,使义军的小船无法抵挡。后来,车船连同制造者高宣被义军俘获,在二个月中高宣为义军建造大小车船10余艘,皆有二重或三重楼,轮数多者有22车、24车,大者可载千余人。于是义军愈益雄壮,
“浮舟湖中,以轮激水,其行如飞,旁置撞竿(即拍竿),官舟迎之辄碎”,屡挫宋军。至1135年,杨么义军才因叛徒出卖,为岳飞所败。在历史小说《说岳全传》第28到30回中,描述的岳飞与太湖起义军杨虎所进行的战斗,就是根据这段史实而编写的。
1161年,40万金兵在国主海陵王完颜亮亲自率领下抵达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岸),试图强渡长江,驻守采石的18000名宋军,在虞允文的带领下顽强抵抗。十一月初八日,完颜亮指挥几百艘战船强渡长江,为首的 70艘已抵达南岸,岸上宋军拼死抗击。这时,虞允文派遣车船猛烈冲击中流的金兵战船。由于金兵战船底阔如箱,行动不便,又不熟悉江中航道,大多动弹不了,故被宋军车船撞沉的达一半以上。经终日激战,宋军取得了采石第一战的胜利。第二天又打退金兵的反扑,终于保住了采石,逼使金兵退回扬州。虞允文估计金兵将会进攻京口(今江苏镇江),继续南犯,于是率领16000人援助京口。他命令士兵踏车船在大江中来回巡防,船在江中回转如飞,令金兵惊骇不已,始终无法渡过长江。不久,金兵内乱,完颜亮被杀,南渡计划宣告失败。
现代的轮船虽然已经没有“轮”了,但其所以称之为轮船,乃是因为它最初是有“轮”的。最著名的轮船制造者是美国工程师富尔顿,1807年他在纽约制造的用蒸汽机做动力的明轮船“克莱蒙脱”号,其外形就与中国古代的车船相似。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轮船和车船有没有渊源关系,但其出现比中国的车船晚了1000多年。
舫船与联环舟
连体船是中国历史上在造船工艺方面的重大发明。其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横向连接,一种是纵向连接,舫船与联环舟分别是这两种连接方式的代表。
横向连接的连体船在二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出现。当时有由多只船体连成的“造舟”,专供天子乘坐;有由4只船体连成的“维舟”,供诸侯乘坐;有由两只船体连成的“方舟”,供大夫一级的官员使用。“方”即为舫,是并两船为一船的专门称谓。由于由多只船体连成的船行动不便,因此,战国以后舫船成为主要的用船。
战国末期秦国国相张仪在劝说楚王不要与秦为敌时说,秦国西面据有巴蜀,大船积粟,自岷山浮江而下,至楚境3000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用不上10日就可到达楚国边关。
汉初郦食其在劝齐王田广归汉的时候,曾分析当时天下归汉的大势,说,在刘邦的号召下,“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上列两段史籍记载,可见在战国和汉代时,舫船是重要的运输船只。直到南北朝时,长江和湘江一带,仍呈现着“方船连轴”的繁盛景象。
舫船在必要时还可以分解成单体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分解舶。西晋末期,顾荣被朝廷拜为侍中之职,从苏州起程赴任,到徐州时遇到战乱,便弃车乘舫船回返。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他把舫船拆开,使用单船,日夜航行五六百里,终得避开战乱,安全返回家中。
由于大中型船舶的发展,舫船在南北朝以后就逐渐被淘汰了。舫的含义也起了变化,成了有雕饰彩绘的游船之代称。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历史上被否定的事物,它的作用又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中获得了新的生命。现代出现的双体船就是这样,并已被应用于客货运输、海洋勘探等方面。
联环舟为纵向连接的连体船,是明代水军的一种特殊用船。船长15米左右,“外视之若一舟,分则为二舟”。前半截占全长的 ,后半截占 。
前截后部钉有两个大铁环,后截前部装有两个铁钩。把铁钩钩住铁环,两舟成一舟;让钩脱离铁环,一舟又分为两舟。水战时,前截装易燃易爆的火药,后截载划桨的兵士,利用顺风或顺流冲击敌船。前截前端钉有带倒须的大钉数枚,撞上敌船后可与敌船钉连,使敌船难于解脱,而自身则因撞击的作用,环钩自解。然后兵士点燃火药炸毁或焚烧敌船,并划后截船返回本营。联环舟的使用在历史上被称为“水战之奇策”。现美国河运中应用的分解舶,明确说明是学自中国,其构造和原理与联环舟一致。
桨轮船问世在中国
一位早期的欧洲发明人曾有过关于制造桨轮船的设想,但没有制造出来。有一份不知作者姓名的手稿,题目是《抗战》。人们认为这份手稿是公元4世纪末的。文中建议设计一只六个桨轮的船,用三头牛作为动力,牛不停地绕圈子拉着桨轮转动,就像磨坊里磨粉一样。人们认为以前未必有这种船,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就桨轮船而言,最先有这个想法的似乎是欧洲人。但最先制造出桨轮船的人是中国人,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因此,在欧洲这个想法没有产生什么结果,而在我国却导致了几千只桨轮船的产生。
桨轮船最早是在公元418年的一份我国水军行动的报告中记载的。这次行动是南朝刘宋的一位水军将领王镇恶指挥的。在公元670年编的史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王镇恶的军队所乘之船都是有篷掩护的猛冲式小战船,水手都隐藏在船内。羌人看见那些船只沿渭河前进,但看不见一个驾船人。由于北方人从未看见过这种船,所以他们每个人都非常惊恐,都称之为神功。”
公元494年至公元497年,祖冲之制造了一只改进的船,被称为“千里船”,在南京的新亭江试用,它不用风力,一天能行很远。它代表了精心设计的桨轮船。
梁朝的一位水军将领徐世谱,在公元552年同侯景作战时使用了桨轮船,他们称之为“水轮船”。在另一次同上述反抗者的作战中,水军将领王僧辨的舰队里有一种船行驶甚快。“双龙夹舰”故“行甚迅疾”(“双龙”应是“双轮”之误)。公元573年,在黎阳的围攻战中,另一位水军将领黄法氍 (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军事工程师),制造并使用的一些“步舰”显然是用脚踩来操作的桨轮船。
在公元782年至公元785年之间,唐曹王李皋任杭州知府时,进一步改进了桨轮船,史书记载:
“李皋常热衷于制作真正的机器,造战船,使船侧装两个轮子,以踏车使其转动。这种船像风一样运动,掀起波浪如同挂有风帆。建造方法简易而有效,所以船也就坚固耐用。”
书中还提到,船比冲锋的马跑得更快。
在中世纪的宋朝,桨轮式战船确实已问世,它们通常是无舵的,但动作机动,一会儿用用这个桨轮,一会儿用用那个桨轮,使船具有惊人的灵活性。有六个桨轮,或许一边三个,另一边两个等等。轮船能够突然冲进或迅速退出敌人的船队,给敌人严重打击。他们的一些船只在船头有撞杆装备。
据《宋令要稿》记载,公元1168年,水军将领史正志制造了一只 100吨的战船,由一个有12个叶片组成的桨轮来驱动。这意味着一些桨轮船是艉明轮船。像人们常描述的那样,船有奇数的桨轮,那就是一个桨轮在船尾,其他桨轮在船的两边对称地成对组成。然而,即使浆轮在船的左右侧互相对应,它们完全可以单个独立工作。因此可以让一个桨轮停着,让对应的另一个桨轮转动,这很像方向盘的作用。
我国有一本书中载有关于从公元 1130年开始的一些水军桨轮船制造情况的报告:
“高宣原是黄河水军卫队和都水监白波车运司木工头领。他献上一件桨轮船说明书,他宣称这种船可以克敌制胜……他在数日内就制作出了一只八轮船的样船。令人踏船轮于江流上下,证明此船往返均快速而易于操作。船两边有护船轮,因此外面看不见船轮。只见船行如龙,观者认为它是神奇之物。
“后来逐渐增加轮数和体积,以至建造起二十至二十三轮的大轮船,可运载的人数达二百到三百人之多。敌人的小船,都抵挡不住这种船的进攻。”
这时桨轮船都叫做“轮船”。在这之前,有几个世纪中,桨轮船的名称很混乱,人们给船定了各种各样好听的名称,后来才统一了。“轮船”的技术改进很快。不久程昌富制造了约91米长的“轮船”,能载700~800人。
起义者 (杨么)劫走一些“轮船”,并捉走工程师高宣。于是便开始了军备赛。有一段时间,起义者制造的“轮船”比南宋制造的“轮船”更大更好。两个月内,起义者已拥有10多艘多层的“轮船”。这些船比朝廷的船制造得更坚固,更好用。
在斗争的高峰时期,起义者的船队控制着几百艘这种“轮船”。应该强调的一点是,这些船是不适合海上行动的。所有水上战斗都在内河和湖泊里进行。在元朝时期,由于水军的活动更多是在海洋不在内河,因此桨轮船的用途大大削弱。但在公元12世纪,宋朝同起义者作战的高潮时,桨轮船的制造确实发展到了最高峰。
朝廷的军队反过来模仿起义者的桨轮船,而且制造的船更大,有110米长,12米宽,桅杆22米高。从记载看,“轮船”上的人员最多曾达200人。后来桨轮船的数量和重要性都下降了,不过在现代以前,它们还一直发挥着作用,只到现代才销声匿迹。公元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我国在抗英战斗中还使用了这种船只。英国人当时相信,这些船是因为中国人看到英国海军的桨轮船而很快仿制出来的,殊不知我国到那时使用这种船的历史已达 16个世纪了。公元1929年,桨轮船还一直在广州附近的珠江上来回运送乘客,不过现在一艘也没有留下来。
端午节赛龙舟
提起龙舟,大家一定会想到端午节的“赛龙船”。
人们传说赛龙舟起源于纪念我国古代诗人屈原的活动。公元前278年,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当地居民怕水中的龙吞噬他的尸体,就把船装饰成龙状,在江面上敲锣打鼓,驱赶水中的龙。后来,每年的端午节就演变成了赛龙舟活动。
其实,赛龙舟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存在,只是没有制度化,而且龙舟一开始也不是为参加划船比赛而创制的,它的前身是一种比较狭长的木板船。船体细长,稳定性能较差,在风高浪急时易被冲翻。当时人们不懂这个道理,天真地认为船遇风浪沉没是因为水中有“龙”在兴风作浪,若在船上画上龙纹或者把船建造得和龙相似,水中的龙就以为是自己的同类,就不会兴风作浪,翻船吃人了。正因如此,早期的龙舟诞生了。
龙舟并没有给人们的水上生产带来安全,但龙舟美观的外表却令人们着迷,后来,龙舟甚至被帝王们看中,成了他们享乐的工具,于是,龙舟越造越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隋炀帝在公元605年8月从洛阳出游杨州时乘坐的龙舟高达45尺,分4层,长200尺,分为各种房间100多个,全部用金玉装饰。上重下轻的大龙舟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船底部加了压载铸铁块的船,充分说明我们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压载法造船的国家。
郑和下西洋
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1405~1433年)近30年的时间内,在我国古代航海史上出现了一个高峰,郑和率领着一支由二三万人和二三百艘海船组成的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其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次数之频繁,所到国家之多,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郑和是凭借着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七下西洋的,郑和船队的二三百艘海船是明初我国造船技术的集中体现。当时,人们把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称为“大宝船”“ ”这个字大家或许没有见过,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字典中也没有这个字,后来,据传说,“ ”是西洋诸国对郑和船队船大、规模大、载宝多的赞誉,大 宝船也由此得名。
在郑和首次下西洋前两年,人们开始在南京龙江造船厂和江苏太仓浏河等地建造大宝船。据史料记载,造船工匠是从江西、福建、湖广、浙江等地汇集来的造船名师,所造出的宝船,大船约长44丈4尺 (约150米),宽18丈(约60米)。
从上述船长、宽数据可以看出,郑和大宝船的长、宽比例是比较小的,就是说,郑和宝船与当时的其他船舶和现代船舶相比较,是很宽的。宽的船体对航行速度不利,为什么用于远洋的郑和宝船却如此之宽呢?原来,当时船舶均由木材建造,作为远洋航行的船只,就需要随带大量的人员和食品以及应付各种需要的财物,也就是说需要大的载重量和众多的舱室,而要增大载重量和舱室,就需要增加船长和船宽。船长了,抗击海水冲击的能力就会降低,而郑和船队远洋又常常会遇上狂风恶浪,因而航行速度在远洋航行中相比较却显得次要。于是,郑和宝船就造得较为宽阔了。
郑和宝船是帆船,据史料介绍,每艘宝船有9道桅,12面帆。据《中国舰船史》一书作者、海军工程学院唐志拨教授分析,郑和宝船甲板以下有四至五层舱室,水线以下有两层半舱室,水线以上有两层或两层半舱室,吃水4.4米,排水量为0.5~1万吨。这在当时,已经是极为罕见、无与伦比了。
郑和船队的大宝船是永远值得中国人民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