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血液循环的早期发现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章节:我国对血液循环的早期发现,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大多数人相信,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英国人威廉・哈维发现的,并相信是他在公元1628年发表他的发现时第一次用这种概念而引起世界的注意。然而,哈维甚至不是认识到这种概念的第一个欧洲人,而我国则早在哈维发现的前2000年就已发现了血液循环。
在欧洲,对血液循环的认识,先于哈维的有迈克尔・塞维特斯、里尔多・科隆波、安德烈・塞萨尔皮诺和奥达诺・布鲁诺。这些人都读过大马士革的一位阿拉伯人阿尔纳菲斯的作品中关于血液循环的概念,他本人则似乎是从我国得到这一概念的。他的作品曾译成拉丁文,但佚失了,而在公元1956年被一位学者重新发现,从而为欧洲确立了这一概念的来源。
在我国,有着无可争辩的、卷帙浩繁的文字记载,足以证明血液循环至迟也是公元前2世纪就已确立的学说。鉴于这种概念这时已发展成为完善而复杂的学说见于《黄帝内经》(相当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因此最初的概念一定出现于在此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有把握地说,血液循环的概念比西方接受它大约早2000年就已出现在中国。
我国古人设想人体内有两种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血液,由心脏输出,流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气”,一种微妙的、稀薄的能量形式,由肺脏输出,而在无形的“道”(经脉)中循环于周身。这种双流体循环概念对针刺疗法极为重要。
我国传统上把脉搏鉴别为28种不同的脉象,公认其发出于输送血液的心脏。对人体及其功能的整体观念就是血 (即“阴”)和“气”(即“阳”)的双循环理论。此二者相互关联。《黄帝内经》说:“血液的流动是由‘气’来维持的,而 ‘气’运动决定于血;因此,它们在循环流动时互相依存。”
《黄帝内经》又说:“人体脉管系统的功能是促进血与气的正常流通(循环),因此,人从食物取得的精华,可以滋养阴阳脏腑,维持肌肉和筋骨,润滑关节。”《黄帝内经》还说:“我们所说的脉管系统像是水坝和拥壁,形成隧道环路,这些隧道控制着血液经过的路径,这样,血液就不会外逃或从某处漏掉。”
我国先人为进行观察研究,从尸体取出血管将它们拉直测量全部长度,其结果约为49米。
每24小时,血液循环与“气”的循环在腕部再次“会合”,完成了50条血液循环的路程,使这两个循环恰好重合。因此可以计算出,血液每天要流经2469米的路程。在这时,就已大约呼吸13500次。这就是说,每一次呼吸,血液就流动15厘米。
心脏显然可以被想像为具有输送血液的功能。的确,古代的医生曾在他们的课堂上使用奇怪的风箱与竹管系统抽吸液体,向学生们演示心脏和血液循环是怎样进行的。
对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的计算表明,每循环一次约需28.8分钟。通过医学研究,我们知道,这比实际情况约慢60倍,真正所需的时间为30秒。威廉・哈维对这一点并没有作出结论,他推测这段时间可能为“半小时……一小时,或甚至一天”。
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医生威伦坦・里吉尼在他的《针刺尾数图》(公元1685年)中说:血液循环是中国医学总体的基本原则之一。他写道:“中国的医生……也许比欧洲医生早许多个世纪就已经以很大关注致力于钻研和讲授血液循环,无论是就个人而言,还是从集体来说。他们把他们整个医学的基础建立在这种循环的规律上,这些规律就像是设在特尔菲 (古希腊城市)的阿波罗神 (希腊太阳神)神殿。”
在同一年(即公元1685年),著名学者艾萨克・沃修斯写道,中国人知道血液循环已有4000年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300年前的欧洲,人们普遍认识到,中国人首先提出了血液循环的概念。但从那以后,欧洲人反而倒退到对此全然无知,以致完全忘却。
人体内的昼夜节律
甚至到本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科学家提出人体内有“生物钟”时,还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设想。而在此以前,医学家和动物学家如果持这种观点,就要冒着名誉和职业受到影响的风险。而现在,全世界已有数百名,也许有数千名科学家在常规地从事此项研究工作。存在“生物钟”这一观点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生物种”是以“昼夜节律”来表现的(“昼夜节律”一词来自拉丁文,其含义是大约一整天)。身体的大多数内部节律 (其中很多与激素内分泌有关)与24小时“时钟”大致相似。颅内松果体腺被认为是人体主要的、实际的“生物钟”。在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已进行了这种的实验,即在试管中存活的鸡的松果体腺在不与体内其他部分联系的情况下,可完全独立地起到“生物钟”的作用达四天之久。
妇女的月经和排卵周期可能是身体内较长的内部节律中最明显的周期。但是在欧美科学家提出人体内存在 24小时节律还要冒着被看做是怪人的危险的2200年以前,我国已观察到了这种观点。
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古代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如下叙述:
“患有肝病的人,早晨兴致勃勃,思维敏捷;傍晚更显著,而半夜平静……患有心脏病的人,中午兴致勃勃,思维敏捷;半夜前后更显著,而早晨平静……患有脾病的人,日落兴致勃勃,思维敏捷;日出时精神更佳,而黄昏时平静……患有肺病的人,黄昏时兴致勃勃;中午时精神更佳,而半夜平静……患有肾病的人,半夜兴致勃勃,智力敏捷;春、夏、秋、冬四季的最后一个月全天精神旺盛,而日落前平静。”
现代医学实践也已证明,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疾病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也确实有明显的差别。例如,已发现在晚9点至午夜期间,帕金森氏病丧失能力(震颤性麻痹)的症状常常完全消失。哮喘的严重发作一般是在晚上,即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最少的时候。在晚上11点,当体内某些类固醇激素水平最低时,身体对组胺的敏感度最高。胆囊炎的症状总是在早晨几个小时最严重。到晚上,发烧的程度及体温均增高。此外,我们对疼痛的敏感性在白天和晚上的不同时间里也是不一样的。所有这些现象都是由体内昼夜节律所引起的。
针灸在我国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它实践了昼夜节律的思想。因而周代扁鹊著有 《子午经》(针灸手册)晋代皇甫谧撰有《针灸甲乙经》。书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一年中季节不同和一月中日期不同的周日循环,来选择针灸穴位的记忆口诀。周日循环就是指昼夜节律。据说这部著作大约在公元419年就已写成了,但也许可追溯到公元930年。
除昼夜节律以外,我国古代医生还注意到很多其他的循环周期。有些是可感觉的,有些是不易感觉的。今天,通过现代医学,我们知道十二指肠有139天的周期,何杰金氏病有21天的周期,等等。古代的医生看来已注意到其中一些周期,不过他们的周期学说大部分还是迷信的卜算学。这一切当中最正确的则是对于昼夜节律的存在的杰出的早期洞悉。而我们甚至到今天还不能充分解释或理解昼夜节律。
发现营养缺乏症
到公元19世纪末,西方医务人员才认识到,许多疾病,诸如脚气、坏血病和软骨病,都是营养缺乏症。也就是说,这些病是由于饮食中缺乏某些成分。在本世纪,我们已经证明,所缺乏的饮食成分就是维生素。
我国比西方早许多个世纪就已知道营养缺乏症。这种认识可以追溯到难以确定年代的古代,而且这种认识似乎是基于我国关于天然平衡观的一种必然观点,因而形成饮食平衡观。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宫廷营养师(饮膳太医)。但对营养缺乏症的明确认识的文字记载,乃始于大约公元200年的名医张机的著作中,书名是《金匾要略》。张机在书中对营养缺乏症作了生动的记述,并提出了饮食疗法。尽管他未具备维生素的知识,但他所推荐的食物却具有治疗所必需的丰富维生素。经过多年大量反复试验,他根据推理知道应该推荐哪些食物。
著名文学家韩愈在一篇文章中说,脚气病(因缺乏维生素B所造成)多
1见于长江以南,江南多于江北。公元20世纪对中国脚气病发病率的一项调查证实,情况确实是如此。1200年以前韩愈的发现在现代得到了证实。成人每天对维生素B的标准需要量为300~350国际单位。上述调查发现,江北人
1平均每天的摄入量为450~690国际单位,而江南人平均每天的摄入量为250~322国际单位。这是因为南方人多食米,并经加工洗净,所以没有米糠了,因而也就没有维生素B了;而北方人多食面和小米,因而能摄取大量的
1这种维生素。
有关饮食的营养缺乏和营养缺乏症方面的最著名的作者是勿思慧,他在公元1314年至公元1330年间任饮膳太医。他撰写了《饮膳正要》一书,此书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经典著作,是那时以前的著作的汇编。以前的许多著作都失传了。在该书中,勿思慧列述了营养缺乏症脚气的两种类型 (即今日所称“湿脚气”和“干脚气”),他提出的疗法主要是吃含维生素B及许多其
1他类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最早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最初在我国称为“消渴”,其含意是“解除口渴”。这一病名取得非常合适,因为糖尿病有一不正常的口渴症状,并且排泄大量的尿液。在公元前2世纪时,糖尿病就被详细地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篇》中。书中指出:
“此人必定有大量进食甜的美食和多脂肪食物的习惯……所以得到了糖尿病。”
这表明,甚至从那个时期起,我们的祖先便提出了该病的令人惊奇的确切诊断。
我们不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糖尿病人的尿中有过量的糖。但是,在公元7世纪时,医生甄权(死于公元643年)在他所著的《古今录验方》一书中已提到。该书已失传,但其主要的段落在公元752年被王焘引用在他的《外台秘要》一书中,引文如下:
“《古今录验方》说,糖尿病有三种形式:一是常感口渴而饮水多,小便频繁,尿中不含脂肪,像麦片,尝之味甜。这是糖尿病 (消渴病)。二是吃得甚多,而不甚渴……三是虽渴但不能多饮水;下肢肿(浮肿),但脚消瘦,阳萎,小便频繁。”
上述的第一种类型是普通的糖尿病;而第二种类型是以患者吃大量食物为特征的糖尿病;至于最后一种类型,可能仅仅是指过度肥胖的患者的糖尿病,因为肥胖症是糖尿病的一种复杂因素。观察腿部情况是了解循环功能低下的糖尿病人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手段。若糖尿病十分严重或患者穿的鞋太紧并喜欢用暖水壶暖脚,就会生疖子、发炎等并发症,以至严重到发展为坏疽。
同样是在公元7世纪,李暄写了一本关于糖尿病的专著《医说》,解释糖尿病人尿甜的原因。他写道:
“这种病是由于肾与尿道虚弱造成的。尿味常甜。许多医生往往不知其症状……农民的谷类食物含有甜味……制作甜食的方法……很快就转换为甜味……咸味易于排泄。但由于受到控制的肾与尿道系统虚弱,就不能摄取营养要素,因此一切都变成尿排出。所以尿有甜味,而且不能获得其正常颜色。”
公元7世纪的另一位医学家孙思邈,大约在公元655年写了一部《千金方》,书中记载了有关糖尿病的内容:
“要戒除三点: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和面食。若能遵守这种摄生法,不服药也能疾病痊愈。”
这样,在公元7世纪,我国古代医生已经发表了他们对糖尿病尿甜现象的观察情况;致力于对此进行解释,并且提出控制糖尿病的饮食摄生法,避免饮酒和食淀粉的食物。这与现代的方法相差不远。
到公元1189年,张杲医生在《医学》中也记录了注意糖尿病人皮肤的重要性和患者皮肤轻微受损的危害性:
“糖尿病患者是否治愈,要注意患上大疖和痈;若痈疽发生于骨节间,后果不堪设想。我亲眼见到我的朋友邵任道患糖尿病多年,死于痈疽。”
还应该提及的是,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著名人物所患糖尿病的许多病例显然是由于金属中毒所引起的。这是服用人们所知的一些长生不老药的另一种危害,因为药中含有大量的铅、水银甚至砒霜。
糖尿病人的尿发甜也为印度人所知,不过不像我国那样有确切年代的文字记载。糠尿病人的尿发甜这种现象大约于公元 1660年才被欧洲的托马斯・威利斯所发现,而这一发现于公元1679年才发表。公元1776年马修・多布森辨别出使尿变甜的成分就是糖,但是直至公元1815年,这种糖才被认定是葡萄糖。尽管我国从未把糖尿病与胰腺联系起来,或者没有任何胰岛素方面的知识,但与西方相比,我国认识并力图控制糖尿病却要比欧洲早 1000多年(胰岛素于公元1921年才在西方首先被分离出来)。“所有那些尿中有甜味但没有脂肪薄片的人均是糖尿病患者”,在公元7世纪,中国人达到这样的认识是一个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