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性火器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章节:射击性火器,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古代的射击性火器主要指管形火器,以明末清初为发展最盛时期,不仅火器种类繁多,而且形制也日趋复杂。
管形火器是宋朝人陈规首先发明的。陈规是密州(今山东诸城)人,精通军事技术,足智多谋,是个机警有方的军事家。1132年,金兵长驱南下。湖北德安府 (今安陆县)的军政官员慌忙外逃,城内留下的兵士和老百姓推举陈规主持守城事宜。正是在这次坚守德安的战役中,陈规创造了世界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名叫“火枪”。
火枪的最初形制很简单,过去一般的火枪是用竹筒或纸筒装上火药然后绑缚在长枪头近处,交锋时点燃火药引信,既可烧人又可刺人。这种原始火枪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一种冷兵器。而陈规发明的“火枪”与众不同,它是用粗而长的竹筒做枪管,里面装火药。临阵交锋时,点燃火线,火药燃放从枪管口喷射出火焰,以烧灼敌兵。这种火枪须两人抬放,陈规在德安守御战中,曾用长竹竿火枪20余条射击从桥上攻城的敌兵,这在当时可算是火力凶猛,敌兵难以冲破这道火墙。
宋人和金人使用的管形火器,主要是这类火枪,金人又称之为“飞火枪”。这种管形火器还只能喷射火焰,管内直接装填火药,射出去的火焰,杀伤作用小,烧灼范围有限,与装填弹丸的枪炮相比大为逊色。但在当时条件下,比过去利用外力投掷的火器又是一大进步。它有效地使用了火药迅速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使枪筒内压力骤然增加,把火焰喷射出去。
到1259年,寿春府 (今安徽寿县)创制了我国最早的,可发射“子窠”的突火枪。这种枪是在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也是用巨竹做枪管,管内填充火药和“子窠”,燃放时,喷射火焰的同时射出“子窠”,所谓“子窠”是用瓷片、碎铁子、石子之类的东西填充的弹窝,这便是后来管形火器发射弹丸的前身。那时的“突火枪”已经具备了射击性火器的三个基本要素――身管、火药和子弹。这比陈规使用的“火枪”又前进了一大步,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射击性火器。它的射程增大,响声如雷,远闻150余步。后来蒙古军也仿造突火枪的样式,制成竹火筒。在西征中,这种新式火器立下了赫赫战功。
竹、木制的火枪、火筒由于枪身脆弱,容易被火药烧毁或炸裂,而且射程短,威力小,不能耐久使用,所以到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正式出现了金属制的管形火器。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是1332年铸造的一尊铜火铳,现保存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内。这支铜火铳口径为10.6厘米,长37厘米,重约14公斤,铳身铸有铭文“绥远讨寇军”。这支铜火铳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一支铜火铳,它比欧洲最早的青铜枪还要早半个多世纪。目前欧洲人所发现的最早的一支枪是1861年在瑞典罗苏尔特发掘出来的一种用青铜铸造的小型瓶状筒枪,现保存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国立历史博物馆中。这支瓶形枪长只有30厘米,铸造于14世纪后半叶。
目前我国还保存着一支较早的金属火枪是1351年制造的铜铳。这支铜铳的口径为3厘米,长44厘米,重4.25公斤,铳身上有“射穿百孔,声振九天”的铭文,是当时步骑兵用于冲锋陷阵时的火器。这种火器份量较轻,形体短小,便于携带。1355年,朱元璋驻军和州 (今安徽和县)时,有一个焦玉的人献给朱元璋几十支火龙枪。朱元璋命大将军徐达试放,“火龙枪”发射起来“势若飞龙,洞透层革”,果然威力很大。朱元璋当时高兴地说:“此枪取天下如反掌,功成当封大将军。”于是留焦玉在军中监造火器。明初军中各种铜火铳,多是由焦玉研究试制的。
我国古代兵器中枪、炮的区分不明确,起初也没有一定的制式和标准。从北宋到明代,对于抛石机、枪、炮和燃烧性火器,爆炸性火器,在概念上也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归类中有不少概念交叉情况。比如抛石机叫“h”,后来的炸弹、地雷、水雷也叫“炮”。金属管形火器出现后,口径大的叫炮、筒、铳;口径小的叫枪,有的也称筒或铳。明代兵书中说:“大者发用车,次及小者用架、用桩、用托,大利于守,小利于战。”由此看来,古人造枪是用于步兵、骑兵携带作战,要求短小轻便,造炮则用于守城攻坚,大型炮得用车载船运或修筑固定的炮台,威力大火势猛,足以攻克堡垒,抵御对方的攻击。这种大与小的区分,基本确定了后来的枪与炮的不同发展方向。
我国管形火器发展的特点是:火炮的身管由小到大,由
到长形爆炸弹。火枪的身管由短到长,口径由大到小,重量由重到轻,枪形由直枪把到曲枪把。枪和炮又都从没有瞄准具发展到有瞄准具。总之,到了19世纪中叶,枪和炮仍然停留在前装、滑膛、用火绳点火的阶段。为了便于兵器研究,兵器专家们将古代火器中口径大的,形体重的,步、骑兵不便持放的都归入炮类;将口径小,份量轻,步骑兵可以手持操纵的管形火器都归入枪类。
明代中叶以后,各种火枪种类日益繁多。从构造上,明代火枪可以区分为没有瞄准具的和有瞄准具的两类。没有瞄准具的火枪多半是15世纪以前创制的,它的特点是身管短,重量和口径较大,直把、前装、滑膛、用火绳点放;装有瞄准具的火枪是参照佛朗机的构造设计的,创始于明代正德年间,
“鸟枪”也是这个时期出现的。从形式上,明代火枪还可以分为单管枪和多管枪。单管枪的主要种类有:神铳、手把铜铳、神枪、击贼砭铳、飞天神火毒龙枪、神机万胜火龙刀、铁楱雷飞、大追风枪、造化循环炮、剑枪、铳棍万胜佛朗机、百出先锋等。多管枪的主要种类有:夹把铳、三眼枪、五眼枪、七星铳、子母非弹铳、直横铳、八斗铳、五雷神机、三捷神枪和导雷铳等。
在明代,应用最普遍的主要是单管枪,它是由单发管枪和多发单管枪两类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1.神枪
神枪是明朝永乐初年根据征安南 (今越南北部)时所获的安南神枪仿制的。它比明朝造的火枪身管长,射程也较远,既可以用来发射铅弹又能发射箭。枪内装入弹药后,垫上一块铁力木制成的“木送子”。“铁力木”是明代广东一带出产的一种坚硬的木材,重而有力,所以叫“铁力木”。在“木送子”上再装一支箭,发射出去,射程可达300步。与此相似的还有“击贼砭铳”,是用铁打造,身管长3尺,下装木柄长2尺,形制比单眼铳粗壮,药筒长,柄短,内部构造同神枪一样,射程也达300步。
2.飞天神火毒龙枪
飞天神火毒龙枪可用铜铸造,也有用铁打制的。枪管长1.5尺,中间装一枚铅弹,上端有一钗形锋刃,长2.5寸,刃上涂有毒药。枪管旁缚有两个毒火筒,内藏喷火毒剂。距敌远时,可发射铅弹;距离近时能喷射火焰毒烟;与敌人进行白刃格斗时又可以枪锋刺敌,一器三用。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带刺刀的枪。
明代兵书中提到的这类火器还有倒马火蛇神棍,荡天来寇阴阳铲等,从这些神妙的名称里可见这种火枪使用时,变幻多端,近乎魔术般地在战斗中施展神威。
3.剑枪
以上所述的单眼铳、神枪、飞天神火毒龙枪等都是没有瞄准具的单管枪。剑枪及以下介绍的单管枪都安装了瞄准具,并加长了枪管。剑枪身管长4.8尺,重8斤,枪管后尾装有9寸长的枪锋,木柄长2尺余,中段以后向下弯曲,枪管口有照星,枪管尾部有照门。照星和照门是当时枪的瞄准具。枪身中间留有火门。枪内装铅弹,每枚铅弹重3钱,每次发射,枪管内装火药三钱,平行发射时,射程可达200余步。剑枪也是一器三用的管形火器。敌远时,用来射击,敌近时作棍棒挥击,去掉木柄,倒转尾部的枪头又可作为长枪使用。
4.大追风枪
它的身管连枪尾共长4尺9寸,后5寸装入木柄内,柄长1尺9寸,柄尾向下弯曲,全重18斤。所用铅子每个重6钱5分,发射一枚,装火药6钱,平射可达200多步。每支枪由两名士兵操纵。射击时,将枪托放在铁制三脚架上,一人持枪瞄准,一人点火发射。
5.迅雷铳
迅雷铳是1598年赵士祯参照鸟铳而创制的。迅雷铳有5个枪管,各长2尺多,重10余斤。枪管安装在前后两个圆盘上,中央为长木柄,栖上设有发火装置的“机匣”,另外备有特制的小斧和一个半径为1尺6寸的圆牌,柄末端装枪头,各个枪管上都装有准星和照门。发射时将圆牌套在铳上,小斧倒插在地用来架枪,使机匣上的龙头对准一支枪管的火门,按一下龙头即发火,5支枪管依次轮转射击。如果5枪放完,来不及装填弹药时,即可去掉圆牌,倒转枪杆用长枪头刺杀已逼近的敌人。
这类装设有瞄准具的多管枪,加长了枪管,缩小了射击口径,其射速和射程都有明显提高。更为主要的是提高了命中率,射击机构更趋科学和精密。有的枪采用多管式轮转发射,有近似机关枪的作用,射击时可连续发火,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这类火枪已较接近于近代的步枪了。
比有瞄准具的火枪更进一步的是“鸟枪”。它是我国古代火器中最接近近代步枪的一种火器。1558年,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军民与倭寇战斗时,从掳获的倭寇手里得到鸟枪,那时又称“鸟嘴铳”或“鸟铳”。这种枪,铳身用熟铁打造,重约5~6斤,装有准星和照门,枪身长约3尺,嵌在木制的枪床
(枪托)之上,枪床长约5~7尺,后部有把手并向下弯曲以便把握。铳口长出枪2寸,铳管是用铁锻造的,烧红后,以四棱钢锥旋转钻透成管。铳尾部有火门,并加盖,枪床后部装有“龙头”和“规”(扳机),枪床内藏一根搠杖 (通条),重3两,用来推送火药和弹丸。每次装入黑色火药3钱,从枪前膛装入,铅子每一颗重3钱。另外,每铳备有火绳,长2丈,重3两。发射时,将火绳点燃后按入龙头,打开火门盖,左手握枪床,右手紧握枪尾,用右手食指向后拨规 (扣扳机),龙头落在火门上,即燃药发射。据宋应星说:鸟枪发射时,“一发而去,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这种鸟嘴铳,由于身管长,所以射出的子弹“势远有力”,侵彻力较强,命中精确度也高。加上铳管下面装有木床,发射时可以左手托住铳的前部,使铳身不易摇晃。另外,鸟嘴铳与以前各种火枪的最大区别是装设有“龙头”和“规”,“规”,就是现在所说的“扳机”,它是15世纪末由西欧人发明的,后来经荷兰人传入日本,16世纪中叶传到我国。“龙头”和“规”的使用,把点火和瞄准两个动作协调起来,大大提高了射击时枪身的稳定性。正如《武备志》所说:“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摇,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这一简易的射击机构可算是火枪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改进,使得鸟枪作为新一代的射击性火器,开创了步枪史上的又一纪元。
明代,自“鸟嘴铳”问世之后,不久便成为军队中必备的轻型射击火器,并旦对鸟枪的形制进一步改进,不断提高其射击性能。由此鸟枪的种类也日渐增多。出现了鲁密铳、掣雷铳、自生火铳;到了清代,鸟枪是军队装备的主要火器,所以制造数量极大,而且宫廷要臣们多用于自卫和狩猎,格外重视鸟枪的研制,这就使得鸟枪的种类大增。据 《清会典》和《皇朝礼器图式》记载,仅有图可查的就达49种之多,其中燧发枪 (用燧石磨擦发火)有3种,其余都是火绳发火的枪。主要的枪种有:御制自来火枪、御制神虎枪、大线枪、兵丁鸟枪等。史料中所记载的49种枪中,御用枪占16种,花枪、交枪共18种,线枪14种,兵丁鸟枪仅此一种是装备军队,用于作战的,其余绝大多数是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用于防卫或行围打猎所专配枪。诸多鸟枪中最重的要算“御制神虎枪”,全重12斤;最短最轻的是“三号自来火枪”,只有2斤12两重(古代16两为1斤),2尺4寸9分长;枪身最长的为“兵丁鸟枪”,全长6尺1寸。鸟枪中除了“线枪”以外,其他都装设有瞄准具、搠杖 (通条)和双叉。线枪周围呈八棱形,枪床只有身管的二分之一长,既没有搠杖也没有双叉。各种鸟枪虽然轻重不同,长短有差,但其形制和性能大同小异。
6.鲁密鸟铳
鲁密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小亚细亚地区。据《明史・鲁密传》记载,嘉靖三年(1524年),鲁密国派遣使者,进贡狮子和犀牛时,随同带来鲁密铳。到1598年兵器专家赵士祯根据鲁密铳的构造进行了改进,仿制成一种新型鸟枪――鲁密鸟铳。全枪重8斤,长5~7尺,装药4钱,铅子重3钱。“龙头”和“规”等部件都安装在铳床内,并在机规上设有弹簧。拨动机规,龙头即落入火门。火燃之后,手指松开,龙头便自动昂起。铳床尾部装有钢刃,敌人逼近时,还可以掉转枪头,来作斩马刀用。鲁密鸟铳射程远,威力大,在结构上优于日本式鸟枪。故《武备忘》评说:“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7.掣雷铳
掣雷铳是我国兵器家发明的第一支从后膛装填弹药的鸟枪。 16世纪,从欧洲传入我国较为先进的火器“西洋鸟铳”和“佛朗机”。1598年,我国著名的兵器专家赵士祯,根据以上两种枪的构造原理,创制了这种可以不断发射的鸟枪,取名“掣雷铳”。铳长约6尺,重5斤,每枪配有子铳5个,各长6寸,重约10两。另外子铳的前端像一圆形小嘴,后部有扁方笋,笋中有眼,可以用销钉将其与母铳相连。子铳内装火药2.5钱,铅弹每颗重2钱。铳的发火装置与鲁密铳相同,只是在“规”外加有护圈。子铳预先装填好,使用时,可轮流装入枪管发射,这便大大提高了射击速度。
8.自生火铳
自生火铳是1635年毕懋康发明的。它的构造和性能与上述鸟铳无多大差异,所不同的是自生火铳的发火装置得到改进。毕懋康将过去一直使用火绳的龙头,改制为安设火石,扣扳机时,龙头落下的同时与安设的燧石磨擦发火。这一改进,看起来十分容易,却是我国古代火器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在“自生火铳”问世以前,我国火器使用火绳点火法长达200多年。用火绳点火,在气候条件恶劣的作战环境中有诸多不便,比如遇到风雨交加的天气,火门内的火药不是被风吹散,就是被雨水淋湿而难以发火。毕懋康发明的燧石发火法,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所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可以使瞄准较为准确,并在各种环境气候条件下,随时都可发射。燧石发火的枪,最早发明于 17世纪初的瑞典。当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1640~1688年),只有极少数的贵族军官才用得起这种新式武器。到了18世纪初,俄国军队才开始使用这种燧发枪。而毕懋康发明的“自生火铳”是当时世界上较早出现的燧发枪之一,它的出现表明我国的兵器研制在当时还处于世界的前列。
明代鸟枪中还有一种专门适合北方地区使用的“轩辕铳”,它也是著名兵器专家赵士祯创制的。由于北方常刮大风,当士兵们端枪瞄准时,风已将火门里的火药吹去,使枪无法开火。对此,赵士祯在铳身上安装了一种能自动开闭的火门装置,并在上面加了防阴雨盖篷,这样风再也奈何不得它,所以很适合北方作战用。“九头鸟”是明代的一种大型鸟铳,重约20余斤,可装药1两2钱,装大弹1个,小弹 (约有铜钱大小)9个。枪管口径较粗,射出的火力也大。另外还有一种专供皇帝使用的鸟枪,称“御制火枪”,长约10尺,枪管细长,其射程较远,制做精良,是狩猎的优质火枪。
9.自来火枪
这是为清代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制作的御用火枪。有大小两种,都是用铸铁打造的。“自来火大枪”枪身全重5斤9两,长3尺3寸6分,枪口长出枪床少许,枪口四周为精美的莲花瓣形,可装火药8分,铁子弹每颗重6分5厘。枪管上设有照门和准星,枪管内藏搠杖,杖长出枪口1寸。枪床下装有木叉,以便支撑瞄准发射。发火装置为燧石转轮发火。扳机连接一个花轮,花轮上部有发火机构衔一块燧石,一经扣动扳机,花轮即刻转动,同时与燧石磨擦发火,其发火原理颇像现今用的火石打火机,这在当时是较为先进的发火装置。“自来火小枪”长2尺4寸9分,重2斤12两,枪身为乌拉松本所制。可装火药7分,铁子每颗重1钱,其余结构均与自来火大枪一致。
10,抬枪
抬枪是清代又一种重型鸟枪,长1丈左右,重30多斤。其结构与一般的兵丁鸟枪完全相同,但装药量、射程及杀伤威力远远大于兵丁鸟枪。发射时须两人操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准发射。这种抬枪在清朝中后期十分盛行。18世纪末,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苛政统治,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农民暴动连年不断,起义军常常流动在山陵地区与清军斗争。在这种环境下作战,农民起义军的大刀长矛、弓箭、土枪、地雷等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清军的新式重炮却寸步难行,不得不大量制造这种30多斤重,由两人抬放的中型抬枪。在19世纪中叶两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战争中,抬枪曾经是清军使用的主要火器之一,这种火器重量较轻,不必车载马驮即可携带,而且火力较强,所以一直延用到19世纪末的中法、中日战争以及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我国的战争中。
以上所述的各种鸟枪,在明清时代是装备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比如明朝戚继光统帅的军队中一个车营有官兵3109人,装备鸟枪512杆,约占装备兵器的1/6以上;一个马军营共计官兵2988人,装备鸟枪432杆;一个步军营共计官兵2699人,装备鸟枪1080杆;一个辎重营装备鸟枪640杆。清代时,政府规定各省绿营中的鸟枪兵占40%~50%,这个比例从雍正年间一直沿袭到19世纪中叶。由此可见,在明代清代的内外战争中,鸟枪在军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代的鸟枪和抬枪其形制基本沿袭明代,没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清代前期,一度政治较清明,战事渐少,使得军备废弛,世人安于盛平年景。加上清朝统治者思想守旧,重骑射而轻火器,故对明末的一些先进火器,如“掣雷铳”、“迅雷铳”、“自生火铳”等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推广使用,结果渐渐成了鲜为了人知的历史遗物。康熙年间,有位兵士专家名叫戴梓,他曾发明了一种“连珠铳”,形状类似琵琶,火药和铅弹皆贮藏在铳脊处,安装机关可以开闭。铳有两机相连,扳动第一机时,火药弹丸自动落入枪管,同时第二机随之转动,磨擦燧石发火。这种“连珠铳”装填一次可连续发射28发铅弹,其性能类似近代的机关枪。这种武器在当时西方各国尚未出现,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了。同时期,戴梓还研制出“蟠肠鸟枪”和“冲天炮”,都堪称当时火器之精品。但这些重大的发明创造并未引起清朝统治者的重视,更没有得到利用和推广。而戴梓本人也因受人陷害,被贬职充军关外,遂使发明创制的兵器大多失传。在清王朝统治的近300年间,我国的火器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却在火器发展方面,飞快地崛起,不断吸收各家之长,大胆创新,研制出一代又一代新式火器,这就拉开了我国火器与西方火器的差距。当清政府高枕火绳枪,闭关自守,忙于盘剥百姓,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时候,西方国家新兴的资产阶级军队已经端起新式步枪,虎视眈眈地把爪牙伸向了昏昏欲睡的东方古国。
11.炮
在宋代以前,h专指抛石机,后来才把一部分射击火器,爆炸性火器都称为炮。自明代中叶以后,人们逐渐把那些口径大,份量重的射击性火器称为“将军”或“炮”,而将口径较小,份量较轻的火器称为“铳”或“枪”,从而逐渐出现了枪和炮的区分。所以“炮”真正成为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种含义,还是16世纪以后的事情。
火炮最早产生于元代,是由金属管形火器发展而来。在我国古代,蒙古族原先是个社会生产比较落后的民族,但他们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到宋朝末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在兵器制造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为发展实力,征服中原,进而统治中国,蒙古军队以勇猛剽悍的骑兵队冲入了内地。在兵器制造方面发展很快,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到了元代末年,火铳已经成为部队作战的重要武器。1395年,朱元璋部与张士诚部交战于绍兴,双方军队都使用了火铳。1366年,徐达率领军队攻打平江 (今江苏苏州)时,曾大量地使用火铳,到清朝乾隆年间,清军平定苗疆时,共毁除1000多个苗寨,缴获铳炮46500具,另外还有刀矛弓弩标甲148000件。可见,不仅内地军队兵器繁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大量拥有铳炮。
1769年,清军进兵云南边境时,满汉精锐兵士五六万名,骡马6万多匹,携带武器多种多样,而且许多是当时的名牌兵器。《清史演义》中这样记述:凡京城之神机火器,河南之火箭,四川之九节铜炮,湖南之铁鹿子,以及在滇 (云南)制造的军装药械,莫不齐备。清朝咸丰年间,在南京金陵校场出土了几百尊大大小小的铁铳,其中有两尊是元末铸造的,一尊上刻“周三年造,重五百斤”八个字;另一尊炮身刻有“周四年六月日造重三百五十斤”13个字。“周”是张士诚的国号,张士诚是元末江浙一带农民起义首领,后来成为割据势力的头目,1353年攻占高邮、泰州等地,第二年称“诚王”,国号“周”,改元天v,“周三年”即1356年,“周四年”即1357年。这两尊大炮是我国制造较早的重型武器。
明代在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火器的创造和生产有了较全面的发展,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从简单的火铳发展到鸟枪和大炮,并大胆吸取和引进了西方国家的先进兵器制造技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从而将我国古代火器发展推向颠峰。
火炮具有轻型武器无法抵挡的强大威力,在战斗中往往能有效地击溃敌人大部队的正面直攻,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还能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敌军的城防堡垒、桥梁、路障等军事设施,为部队前进扫清障碍。同时,在海防守卫战中,能远距离击毁敌船。我们所熟悉的大炮,多是从反映战争题材的影片、画册中看到的。那烈火硝烟的沙场上,数门大炮齐射,炮弹呼啸着飞越天空,爆炸声震撼天地,所有目标顿变废墟。鉴于火炮的威力,自它问世以来,倍受兵家赏识。我国古代的火炮常常冠以“神威”、“威远”、
“无敌”、“百胜”等令人听之顿生敬畏之心的头衔。由此炮兵的建设更显重要,在我国明代专设“神机营”,封各型火炮为“将军”,有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等,还有铜将军,夺门将军等。不仅我国军事家如此看重火炮,世界各国军队也都非常注重炮兵的发展,斯大林曾赞誉炮兵为“战争之神”。我国古代每年春秋,军中都要派官员祭奠神炮,以表示推崇。
我国明代装备军队的火炮达百余种,用于水战、陆战、海防等。明代中叶以前的各种火炮没有瞄准具。这些火炮身管短,炮的口径和弹药均无标准,装填发射速度慢,射程也较近,命中率偏低,威力有限,而且发射时后座力极大,一般要后座二三十步远,有时还会左右横蹦,甚至翻转倒地,往往伤及炮手。还由于炮身笨重,行军移动时,须车载骡驮,极不方便。15世纪创制了专用炮车,把大型火炮固定在炮车上,临敌射击,省去了搬运的不便。这种炮车有两轮、三轮和四轮的,但火炮发射时,炮车仍要后座一丈远。后来又用铁锚来固定炮车,或将车轮埋入土中,小一点的火炮就直接用铁橛钉在地上,这样可以控制后座力,同时又可使命中较为准确。15世纪末到 16世纪初,兵器家们又发明了炮架。火炮安装在这种炮架上,可以上下左右旋转,变换各个方向射击。这些改进,使得火炮可以运用自如,机动性加强;可随时变换射击方位,扩大了射杀幅度。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加火炮的发射速度,还发明了“两头铜铳”和“百子连珠炮”。为了增强炮身的抗裂性能,在炮身外增加了铁箍。下面先择要介绍没有瞄准装具的各类火炮的形制及性能。
12.虎蹲炮
这是明代中叶的一种将军炮,创制于明朝嘉靖年间,那时在我国东南山区,倭患猖獗,当地军民利用多种形式与倭寇战斗。但由于水田里沟渠纵横,地形复杂,原来使用的武器显现出很多缺陷,有的毒虎炮体轻易跳;佛朗机体重形笨,装运困难,举步维艰;鸟铳火力弱,难以抵挡倭寇的结队冲锋。于是兵器家们创制了这种虎蹲炮,它像一只蹲卧的老虎,有着粗壮的炮身,首尾2尺长,周身加了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36斤。看起来虎虎势势,煞是威风。发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发射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威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特别适用于防险守隘,轰击倭寇密集的作战队形,有效地阻遏其疯狂的攻势。所以,在以后的抗倭战争中,戚继光的军队里,每500人装备3门虎蹲炮,专门用来扼守路口和要塞。
13.轰天霹雳猛火炮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攻城的火炮。火炮由坚木制成的原炮架支撑,炮首高昂,炮尾用铁索固定于地面。炮弹用生铁熔铸,内装1升、2升或3升火药,依爆炸力大小依次称作飞火、神火、烈火。这种炮弹,破坏力、杀伤力都很强。攻城战斗中足以炸毁城门,破坏城墙等。
我同的火炮装有瞄准具是从明代中叶,佛朗机输入之后开始的。火炮装设瞄准具以后,大大提高了射击的准确度。这些火炮普遍延长了身管,从而增加了火炮的射程;还采用了多子炮,可以连续射击,加大了火炮的射速,有效地防上了火炮炸裂。通过这一系列的技术改进,火炮的威力大增。
“佛朗机”,是当时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以及其他东方民族泛指欧洲人所用的名称。中国人称葡萄牙人为“佛朗机”,这是从东南亚的伊斯兰教徒口中传来的。1497~1498年,葡萄牙殖民者瓦斯科・达・伽马乘船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的马拉巴尔海岸以后,目睹富庶的东方宝地,激起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垂涎。为了更多地掠夺东方的财富,扩张他们的势力,从那时起,葡萄牙的海盗商人不避远洋之险,经常率舰队东来。进而于1505年占领了印度的西南海岸。1509年又到了马六甲。1517年,葡萄牙殖民者的八艘海盗船驶到广东东莞县境。当时的两广总督陈金对他们以礼相待,并让这些远方来的不速之客住进专门招待外宾使节的怀远驿。那时我国东南沿海的渔民经常遭到“海盗”的杀戮和抢劫,罹患深重。因此广东金事、署海道事顾应祥,正忙于镇压海盗“雷震”等。葡萄牙殖民者通过通事(翻译)献给顾应祥一个火铳并火药方,顾应祥曾在教场上试放过。那铳身是用铁铸造,长 5~6尺,炮管细长,炮身腹部浑圆粗壮,腹中有长孔,可安装弹药。另有五个贮满火药的子铳,轮流从长孔中装入腹内,可连续发射,铳外又用木包铁箍以防炸裂。葡萄牙人的海船上都装备这种火器。船舷两边各安置四五个,人躲在船舱内用炮铳射击。他船接近时,只要中弹,立时穿透船板,水进船沉。所以葡萄牙殖民者凭此利器,横行霸海,所向无敌。中国从他们手中获得的这支铳,是最早的一支佛朗机铳,只是那时人们只称它“铳”。
后来,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势力日渐扩张,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活动十分频繁,不仅掠夺财物而且掠买人口,无恶不作,使当地人民无法生活。1521年,明政府要求他们离境被拒绝,于是不得不采取武力驱逐,双方发生了冲突。当时,葡萄牙的海盗船上的两名中国水手,一个叫杨三,一个戴明,多年住在国外,随船奔波四方,熟悉葡萄牙人造船、铸铳以及制火药的方法。当时广东海道副使汪f,秘密派人到葡萄牙船上假装卖酒、私下与杨三等人通话,晓以大义,劝他们为祖国效力,为父老乡亲争气,并给予重赏。趁黑夜用小船接迎他们上岸,令照样制造铜铳和火药。1521年,杨三、戴明等人在广东仿制葡萄牙火铳,是中国正式铸造佛朗机的开始。首批仿制的佛朗机铳装备了海船,汪f率明军水兵用它击退了葡萄牙海盗船,以其人之道还治了其人之身。这次作战共缴获葡萄牙人大小火铳20余支,无以命名,便因其人称而得名“佛朗机”。据明史记载,这些缴获的佛朗机铳,是用铜铸造的,长五六尺,大铳重1000斤,小铳也达150斤,巨腹长劲,腹部有长孔,可以安装子铳5枚,贮药置于腹内,发射时,火力迅猛,射程足有百余丈,最适合水战、海战。这种新式火炮,比明朝原有的火炮先进一步,其特点是装填弹药便利,发射速度相对加快,并安装了瞄准具,使得弹着点比较准确。1529年,根据汪f的建议,按照佛朗机的样式,铸造铳炮300门,命名为“大将军”,分配到各边防要镇,守卫海防。从这个时期起,中国开始大规模地铸造佛朗机铳炮。当时制造的佛朗机有大、中、小样佛朗机,百子佛朗机,万胜佛朗机等。
14.威远炮
这种炮是明代兵器家根据大将军炮改装而成的。大将军炮原用铁箍缠身,重达370多斤,运动十分不便。改制后的炮身去掉铁箍,并将装药部位增厚,前加准星,后设照门,取名“威远炮”。这种炮竖起来像巨大的花瓶,分1号、2号两型。2号炮身长2尺8寸,底至火门高5寸,火门至腹部高3寸2分,炮口径2寸2分,全重120斤。火门上有活盖,以防阴雨。1000步处可瞄准发射。每次装药8两,重3斤6两的大铅子1枚;装小铅子时,可装100枚,每枚重6钱。发射时,将炮口垫高1寸,据说大铅子可远射10里,小铅子也可达4~5里,子弹散布面约40多步。1号炮重200斤,口径大小和炮身长度比2号炮略有增加。这种炮用车装载,每门炮配炮手3人,发射时,炮口垫高5~6寸,射程比2号炮还远。
16世纪末,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新的资产阶级国家――荷兰。荷兰诞生后不久便开始参与了殖民战争,与西班牙、葡萄牙争夺海外霸权。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曾几次进攻澳门,劫掠葡萄牙殖民者的船只。1604年,荷兰船只与明朝军队相遇,荷军以强大的攻势击败了明军,人们在此战中都被荷军猛烈的炮火所震惊。后来,在与荷兰殖民者的接触中,明朝人得到了这种巨炮。据记载这种炮“长二丈余,重者达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因为当时中国人称荷兰人为“红毛夷”或“红夷”,所以也移名于大炮身上,称“红夷大炮”。到清朝时,满清统治者忌讳“夷”字,故改称“红衣大炮”。
明朝万历末年,我国东北边境局势日趋紧张,为了对付满军的攻势,天启、崇祯年间,大科学家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提议引进外国先进火炮,为我所用。明朝政府先后两次从澳门进日“红夷大炮”,并聘请意大利人、葡萄牙人教练中国士兵操炮之法。进而于1622年(明天启二年),开始仿制“红夷大炮”,封其为“大将军”。当时的两广总督王尊德,监造大中型西洋火炮500具,向朝廷进贡了175具。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的12门明末西洋火炮中,有5门是当年王尊德所进,重量达1300~2000斤,至今依然完好。这便是仿制红夷大炮,用来充实明军武备的历史见证。当明朝军队与后金军作战时,有效地发挥了这些进口和仿制的红夷大炮的威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1626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率大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明军守将袁崇焕将 12门红夷大炮,一字排列城头。只见后金兵用坚厚的盾牌护住头颅,尾随在牌车后面,跃过城壕,云集于城脚下,架起云梯,攀援而上。袁崇焕急命军士坠下大石,夹杂着火器,将云梯摧毁。敌方盾牌兵又在城下用利器凿穴。袁崇焕命令开大炮,只见大炮轰然一响,弹飞空中,烟雾蔽天,血肉遍地,牌车粉碎。明军以这种摧枯拉朽之势,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后金兵的进攻,努尔哈赤也身负重伤,很快身亡。明军在宁远守城战中,以不到2万人的兵力,击垮了后金军精兵五六万人的强大攻势,取得了明军与后金军作战的首次大捷。
第二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又率大军围攻锦州,再攻宁远,均被明军的红夷大炮击退,后金兵死伤惨重。这是明军自“宁远大捷之后,取得的又一次胜利――宁锦大捷”。从此,“红夷大炮”名声大噪,天启皇帝接连下旨,要求“如法多制,以资防御”。于是朝野上下无不闻风而动,掀起了仿造红夷大炮的热潮。
在明朝晚期,军工部门仿制红夷大炮的过程中,一些西方传教士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他们翻译西方书籍,介绍了西方先进的造炮技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日耳曼人汤若望。崇祯皇帝对他倍加赏识,曾专门在皇城内择地设置炮场,供汤若望研制大炮用,并且派人跟班学习技术。汤若望先造出20门巨炮,能一次发射40磅重的炮弹。这种炮被运到郊外试放,威力惊人,试验非常成功。此后,又造出500门小炮,便于随军携带,使用方便灵活。1643年,由汤若望口授,焦哉理写成《火攻挈要》一书,分上下两卷,并附有《火攻秘要》一卷。此书对火炮的冶炼、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的配制,炮弹的制造等均有详尽的阐述,另附40幅图。这部书是明末有关西洋火炮技术的最权威性著作,一直到晚清仍被奉为“圭臬”,即火炮的“准则”或“法度”。
15.红夷大炮
这种炮是一种前装滑膛炮,当时在欧洲各国军队中十分盛行。炮身是用铜铁熔铸为一个整个,膛壁前部薄,渐次向后增厚,尾部装尾珠。炮身中部有炮耳,可架于炮车、炮架或固定在炮台上,炮耳炮身用活轴连接,射击时,炮身可变换角度仰射或俯射。火门孔设在炮身尾部。红夷大炮与明代原有火炮相比,冶铸精细,设计比例更为科学,做工细致,可谓精坚耐用,并且射程较远。红夷大炮使用的火药,加工较细,事先按定量用布袋装好,这样装填时既迅速又用量准确。放炮时,先将药袋填入炮膛底,用药撞压紧,上面再装填弹头。炮弹多是实心球形弹,用石、铅、铁等材料制成。用于攻坚战时,可装体重个大的独弹;用于消灭敌集团人马时,可装个小量多的霰弹,即先在火药上填入一些碎铁,用破布塞紧,顶上再填一枚独弹封口,另外红夷大炮还配备有一些特制的链弹(又称“蝴蝶弹”)、响弹、凿弹等,分别用于不同的作战目的。红夷大炮一般配有两轮木架炮车,有两道车墙,尾墙较长,便于安装炮身,并起固定作用,机动性较强。
红夷大炮还配备了较先进的测量弹着点距离的仪器――铳规,另有望远镜等辅助工具。铳规多是铜制的,根据勾股弦定理设计,股长1尺,勾长1.5寸,宽4分,厚1分,勾股间连一弧形规,规分12度,中垂权线。发射炮弹前,将规的股端插入炮口,看权线所指的角度,来调整炮身的俯仰角度,预测弹着点的远近。通常有竖射、仰射、平射、侧射几个基本角度,而以仰射
(6度,即今45度)射程最远。所以我们所见到的普通大炮一般都是炮筒仰成45度角的姿势。在当时,弹道学尚未问世,也未发明出更精密的测距仪,发射炮弹全凭炮手的实践经验来判断方位,望远镜用来延伸视线,辅助炮手远距离观察敌阵,确定射击目标。但这种仪器当时在我国还是稀罕物,不能大量装备炮兵。关于红夷大炮的射程,据汤若望《火攻挚要》一书记述,用头号大铳,可将9斤重的弹头发射16里远。但当时火炮有效射程没有这么远。据史料记载,宁远之役中,后金兵距城五里处扎营,城上以红夷大炮击之,杀伤数十人,后金兵被迫向后移营。据此看来,有效射程可在数里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