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智慧撷趣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章节:动物智慧撷趣,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动物怎样搞“个人卫生”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也要搞“个人卫生”。动物的卫生习惯多种多样,打扫卫生的办法也各有特点。
为了保持身体的整洁,小鸟们经常用水洗澡,以去掉身上的污垢。天一亮,它们首先飞到有水的地方去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但对麻雀等野生鸟类来说,不一定都能找到可以洗澡的地方,没有水时,它们以沙代水,把沙子或沙土扬到身上,以去除掉身上的污垢和羽虱。
又如乌鸦、喜鹊等鸟儿则喜欢捕捉蚂蚁。鸟儿飞落到蚂蚁群中,张开翅膀下面的蓬松羽毛,不断地翻转着身子,将蚂蚁扫进羽毛之间。科学家们揭开了谜底:原来是鸟儿羽毛下的皮肤上,有好些寄生虫。蚂蚁身体里面含有蚁酸,蚁酸是消灭寄生虫的药物。聪明的鸟儿是在用蚂蚁充当驱虫剂了。
夏天,马喜欢头对尾站着,这样就可以用自己的尾巴,帮伙伴赶走头上的苍蝇。单匹的马,常在地上打滚,驱除虹蝇。
有的毛皮动物还会用抖动肌肉的办法,抖掉身上的脏土或赶走蚊虫。
大象喜欢洗澡,大象洗澡能刺激皮肤,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看它们洗澡那股高兴劲,连平时绷着脸的老象也是乐呵呵的。洗完澡后往身上扬土,然后把干了的泥土蹭掉,这样身上的寄生虫也就一齐掉下来了。
哺乳动物的牙齿,一般都很干净,它们是怎样刷牙的呢?原来好多动物的口腔里,长着许多小疣,起着牙齿的作用。有趣的是,母猴会用木片之类的东西给自己和公猴刷牙。一些科学家观察到,獾觉察到自己的子獾患皮肤病时,便会带着小獾每日到矿泉水中嬉戏,直至皮肤病痊愈。前苏联一位专家还发现狗獾心甘情愿地忍受成群结队的蚂蚁叮咬是利用蚁酸治疗风湿病,驱逐寄生虫。
松鼠的“粮仓”
松鼠体态优美、小巧玲珑,一直是人类喜爱的观赏动物。法国著名作家布封曾经这样描绘过松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粟。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村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
在森林里,松鼠翘着大尾巴在树上跑来跑去,十分灵巧,而且还能从这根树枝跳到那根树枝。当它们腾空跳跃时,从来不会失足落下来,这可是大尾巴帮助平衡的功劳。
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采集过冬的食物,然后再把这些食物藏到自己的仓库里。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能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霉烂变质。在长白山的密林里,一到秋天,就可以看见活泼的小松鼠拖着大尾巴,在树上跳来跳去,它们在忙着采集红松球果,准备过冬的粮食。别看它个头小,它把采集到的种子塞在颊囊里,一次能搬动七粒圆鼓鼓的红松种子!它们把采集到的种子埋在地下。到了冬天,大雪茫茫,要把“粮仓”都找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春暖花开,被松鼠遗忘的红松子发芽了,长成了一棵棵的小红松。
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吃完食物,就缩进洞里,把那条又长又蓬松的大尾严严实实地围在头上,整个身子缩成一个团,就像围成一条大毛围巾。
鸟的导航术
鸟类在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把它们分成留鸟和候鸟。留鸟终年留居在一个地区,或仅作短距离的迁移。候鸟则是因为季节不同而作长距离的迁徙,有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如燕子春来秋去,鸿雁秋去春来,年复一年地重复这一活动。
在现今世界上的9000多种鸟中,有4000多种是候鸟。目前所报导的迁徙距离最长的鸟是一种极燕鸥,它在北极营巢,而在南极越冬,每年来回飞行4万多公里,都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越冬地和营巢地。通过在鸟的脚上套一脚环,发现家燕、雨和其他多种候鸟,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时,不仅能够回到他们出生的地区,甚至可以准确地到自己的旧巢。候鸟准确的识途归家能力,实在令人惊讶!不但如此,有人还对一种紫崖燕进行了观察记录,发现它们几乎在每一年的同一季节的同一月、同一日、同时飞到某一地区,时间相当准确。
鸟类学家为了搞清鸟是靠什么方法来定向识途的,花费了许多年的时间,最早在研究家鸽的回归现象时,认为鸟类能够识别地表的一些山脉、海洋、森林、河流,返回它们的旧巢。但是,很多鸟是在夜间飞行的,地面上的一些景观并不起什么作用。另外有些种类的幼鸟,出生后当年就能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显然不熟悉地面的路线。后来有人提出了鸟类利用地球的磁场来进行导航,因为在信鸽的眼内有一定突起的磁骨,它能够像指南针一样感受地球的磁场,并且确定自己的位置。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科学家利用了先进的卫星、雷达和在鸟的身体上装置微型发报机等方法进行跟踪后,初步揭示了鸟类导航的秘密。证明候鸟在长距离飞行时,是靠太阳和星辰的方位而确定飞行方向的。在白天飞行时,鸟类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确定迁徙方向;在夜间进行迁徙活动时,则是以星星排列位置而进行空间定向飞行的。除此之外,由于太阳和星辰的位置,在昼夜之间也会产生位移,候鸟的体内还有一个精确的生物钟,它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调整太阳与迁徙方向的关系,确定正确的飞行方向,飞越千山万水,准确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说,候鸟是靠着一个精确的罗盘 (测量太阳位置)和钟表 (依时间调整方向)来导航的。鸟类生物钟现象我们其实并不陌生,每天清晨雄鸡高声啼鸣,麻雀动听的晨曲等都是它们的生物钟的表现。在澳大利亚的南部一个小岛上,一个指示牌上写着,企鹅每天登陆的时间为八时零五分。观光者耐心等待,每天在这个时间都可以看到企鹅登陆的精彩镜头,一些候鸟可以利用次声来定向识途,这些16周/秒的次声来源于海洋的巨浪和磁场的变化。人们无法听到,但是,鸟类对次声极为敏感。
不喝水的动物
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及维多利亚州,生活着一种珍奇的有袋类动物,叫树袋熊。它的身体只有獾大小,长得臃肿痴胖,有些像熊,故此得名,但树袋熊与熊的亲缘关系差得太远,它属于后兽亚纲有袋总目袋貂科的动物,熊则属于真兽亚纲食肉目的动物。
树袋熊的外表特别讨人喜欢,它生着一个胖胖的圆脸,黑黝黝的鼻子,水汪汪的眼睛,皮毛又软又厚,耳朵短小,长相十分滑稽,远看就像一团绒球。特别是喂养以后的树袋熊,总是希望人们抱着它,与它娱乐消遣。
虽然树袋熊的长相笨拙,却有一种惊人的爬树本领。它们能在相距几米远的树枝间跳跃自如,动作轻巧敏捷。原来,树袋熊的爪极其尖锐,相互对生,能够紧握住树干,不管风吹雨打,雷鸣电闪,它们都能在树上酣睡,从不会掉下来。
在欧洲人到达澳洲以前,当地的土著人称树袋熊为“考拉”,意思就是
“不喝水”的动物。原来,树袋熊的最特别的习性就是可以不喝水,它们经常呆在树上,不爱活动,饥饿时就以嫩绿新鲜的桉树和胶树的叶子为食,这两种树叶所含的水分较多,足以供应树袋熊身体所需的水分,所以它们可以不喝水,有的甚至终生滴水不进,仍然能够正常的生活与发育。树袋熊的这种生活本领是其他动物所不能比拟的。
如果你走进澳大利亚野生动物园,就会发现许多树袋熊抱卧在桉树枝上,它们的外表憨态可掬,性情温文尔雅。见人多带微笑,从不逃避,仍然懒洋洋的趴在树枝上,处于半昏睡状态。动物园的管理员每隔1小时,就允许人们从树上抱下“考拉”,与它们合影留念,或用嫩绿的桉树叶喂它们,动物园内顿时一片欢笑声。但是,性情温柔的考拉有时也会发脾气,当人们抱的时间过长或者它不高兴时,便会伤心地嚎啕大哭,声音与婴儿的啼哭很相似,表示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委屈,弄得人们非常尴尬,赶快把它放回树上,并向它表示歉意。
树袋熊所食用的桉树叶子营养极差,几乎不含糖和脂肪,蛋白质也是微乎其微,因此树袋熊的体内根本没有脂肪,常会出现营养不良。但是这种桉树叶中含有一些芳香类物质,散发出一种薄荷香味,加之树袋熊根本不喝水,使它们的身上发出异常的气味,它们的皮毛不会生寄生虫,总是显得干净美丽,因此特别为人们所喜爱,同时也给树袋熊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一些人为了获得珍贵的毛皮,曾大量捕杀树袋熊,几乎濒临绝灭。现在,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
在澳大利亚,人们把树袋熊作为友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亲朋好友之间常以玩具树袋熊作为礼品相互馈送,另外在圣诞卡、贺年片、生日卡上也时常看到树袋熊的图案。每逢节假日,经常能看到一些由人扮装的巨型“树袋熊”站在街头,向行人招手致意,并向人们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
夏夜的歌手
炎热的夏夜,人们坐在庭院乘凉时,常听到雄蟋蟀发出的鸣叫。它的声音清韵幽越,悦耳动听,真可称为大自然中的一组妙曲,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其乐无穷。
蟋蟀与其他鸣叫昆虫相比,发出的声音清脆宛转,富有颤音。它的鸣叫是由左右两翅摩擦发出的。在左翅的发音部分,有一透明的膜片,中央有许多锯齿状突起。右翅上有一条L型的发声镜,镜上约有150多个小齿。当蟋蟀鸣叫时,左右两翅同时振动,相互摩擦,就发出了幽扬和谐的声音。
蟋蟀鸣叫比较复杂,含义大不相同。当雄蟋蟀单独生活时,会发出“瞿瞿瞿”的叫声,显得缓慢悠长,意在招引雌蟋蟀到来。倘若找到了配偶,已经定了终身,雄虫则发出“的一铃”“的一铃”的一长一短叫声,好像在倾诉衷肠,显得柔情绵绵。若是两只雄虫相遇,叫声会异反常态,发出高亢急促的“瞿瞿瞿瞿”的鸣叫,此时它们都在示威,试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蟋蟀的鸣叫随季节的变化也有差异:早秋时节,雄虫刚刚变态成熟,叫声清脆优美。白露时节,蟋蟀求偶心切,叫声特别洪亮,显得苍劲有力。接近秋末,蟋蟀的叫声变得沙哑凄惨,表示它的生命就要终结了。更为有趣的是,蟋蟀的鸣叫与环境的气温直接相关,英国的一位昆虫学家曾做过这方面的细致研究。他准确的记录了蟋蟀在15秒钟内的鸣叫次数,然后加上40,就是当时的华氏气温。例如,如果蟋蟀在15秒钟鸣叫10次,再加上40等于50,当时的气温应为华氏50度。他反复多次测量后,发现结果相当准确。
鸟类的睡眠
鸟类睡眠虽早为人所知,但真正仔细观察研究则是近30来年的事。
鸵鸟产于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现生鸟。它们每夜大约睡7~8小时,并处于警戒状态。然而它们每晚总有几分钟的时间,两腿向右侧伸展,与身体成一个角度,头部与颈部柔软无力地搁在地上。此刻,连强烈的光亮和大声喧闹也不能惊醒它们,这就是“鸵鸟的深眠”。据测定,鸵鸟每晚平均深眠时间只有9分钟,这可能与它们常遭狮子等敌害袭击有关。在白天,总有一只鸵鸟交替张眼守卫,其他鸵鸟闭眼瞌睡。
美洲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它们的活动能力特别强,每秒钟的飞行速度可达50米,还能长距离飞行。可是蜂鸟的夜间昏睡犹如冬眠。一个多世纪以前,英国博物学家约翰・古尔德发现一只蜂鸟停息在栖木上,头部伸入肩膀的羽毛内,嘴巴放在胸前。他随手抓住它带回家里,放在桌子上,它睡得好像死去一样,仍未醒来。这种昏睡消耗能量极微,对蜂鸟恢复白天旺盛精力大有好处。
多数集群性鸟(如鹬类),在睡眠时把嘴巴或头插藏在翅膀之下,缩起一条腿,只用一条腿支撑着身体,看上去颇有点功夫。天鹅有时浮在水面,一只脚翻在背部,漂荡在水中睡觉,这是最惬意的一种睡眠方法,又可以安全防御野兽侵袭。猫头鹰爱在树杈中或树洞内睡觉,睡眠时下眼皮升起,或者只闭上第三瞬膜,甚至一眼开一眼闭。树栖鸟类睡眠时全身放松,它们的足有天生的锁扣机关,当蹲下时就自动使足握成拳形,不会跌落地面。但是它们的眼睛还是很少休息,常采用“眨眼”睡眠法,即合上眼睑几秒钟,又睁开眨两下,观察一下周围动静,保持一定的警觉。在鸟类睡眠中,有时也会出现类似人的“伸懒腰”动作,展翅伸腿拉拉韧带。
兽的睡眠
长颈鹿的睡眠非常滑稽,分浅睡与深睡两种:在浅睡时,虽然躯体横卧,但是通常都会将长脖子高高竖起,一部分脑仍在兴奋地警戒着,使人有“没有睡觉”之感;只有在深睡时,长颈鹿才会将头和颈也放在尾部躺着,不过时间极短,不会超过20分钟。这是由于狮子是长颈鹿的天敌,它们常常会突然袭击长颈鹿,所以长颈鹿才用“伸颈浅睡”与“短促深睡”相结合的绝招来提防狮子,达到既安全又能适当休息的目的。美国动物行为学家在非洲东南部考察长颈鹿时还发现:一只被跟踪的长颈鹿全身卧倒,在“呼呼”深睡。出乎意料的是,它突然高高站起,乱叫乱跳,显出一副极为惊恐的模样。这时周围的一切都很平静,它并没受到惊动。后来经过反复分析,才想到这只长颈鹿白天曾受到过狮子的袭击,不过总算死里逃生,因而推测它在夜间做起了这场恶梦。据文献记载,在动物世界里鸟类和较高等的兽类也会做梦,其余动物都不会做梦。
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支持沉重的躯体很费力,在夜间要两次躺下睡觉,午夜前一觉约3个小时,午夜后一觉约2小时,睡时采取侧卧,四肢伸直,打着沉重的鼾声。母象产仔后,虽然身体虚弱,但为了保护小象,差不多有半年不躺下睡觉,倦了用鼻子支着地或靠着树打一会儿盹。有时它快进入深睡时,其部分神经一放松,肌肉颤动一下,会突然惊醒过来,这和人乘车坐着打瞌睡很相似。
河马虽属陆地兽,但它却生活在沼泽地区,过水陆两栖生活。它们在阴天睡得很少,天晴时就显得懒洋洋,喜欢把头搁在浅滩上,半身淹在水中,半身曝晒在阳光下,一睡就是大半天,直晒得背脊通红开裂。这时,人可以坐在它的背上,甚至用鞭子抽它几下也不醒,照样打出响亮的鼾声。
丝食蚁兽体毛柔软,金黄色。它在树枝上睡眠时蜷体如球,远望过去活像一个大金团子。大多数猴子都以树为家,找一个可靠处安然睡觉。猴子睡觉时也保持警惕,一旦有敌害来犯,它们就打呵欠或眨眼,不知情者常常认为这是一种瞌睡的表现,其实它们是在威胁来犯者。
生活在亚南极的象海豹,不仅是最大的豹,也是整个鳍脚类动物中首屈一指的巨兽。它们在海中主要是捕食,但有时也会花上十几分钟时间在水里打一个瞌睡。它们正式睡眠是在海岸边的泥泞洼地处,分小群挤在一堆,头部竖起而彼此靠拢睡觉,形似一个活的金字塔。韦德尔海豹生活在南极海岸周围,冬天的南极海域被厚厚的冰块覆盖,它们只好睡在冰下。为了呼吸,它们以冰裂缝或以牙齿凿洞作为呼吸洞,身体垂直悬在水中,鼻尖露出冰面进行呼吸,同时也睡着了。
蚂蚁社会
蚂蚁是群居性昆虫,在它们社会中等级分明,分工细致,而且凡是原始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活动,在蚂蚁王国中都存在。这些神秘的行为引起昆虫学家的极大兴趣,众多的学者都在探索蚂蚁王国的内幕。
在蚂蚁社会中,有雌蚁和雄蚁,雌蚁有翅或残缺,数量极少,专门产卵,生活也靠工蚁饲养。工蚁各行其责。雄蚁有翅,不参加任何劳动,专行生殖,生活全靠工蚁喂养。工蚁无翅,数量极多,其中颚齿较大的为兵蚁,专行保卫工作,颚齿小的工蚁担任全部劳动,任劳任怨,从不失职。
蚂蚁的行为与其他动物不同,以种植粮食,培养苗圃来说,并不是人类的专利,蚂蚁早就具有这种劳动。在美洲有一种农蚁,它们像人类一样种植粮食,它们先把蚁巢附近的杂草除去,再种上一种禾本科植物,等作物成熟以后,摘取其果实运回洞中,作为越冬的口粮,而且年复一年,秋收冬藏,好似有经验的“农民”。巴西还有一种摘叶蚁,它们成差别地从树上摘下树叶,运回巢穴。起初人们以为它们是以树叶为食,后经昆虫学家的仔细研究,才发现这些蚂蚁是将树叶咬碎,制成菌床,在蚁巢中培育出一种真菌,供给它们食用。更加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蚂蚁还懂得保留菌种,每当迁入新居时,工蚁都会叼住五块孢子囊,送到新的菌床上。其操作过程好似微生物学专家。
蚂蚁的食性广泛,有时为了改善单调的食谱,除狩猎外,还可以饲养放牧,以便改善营养结构。蚂蚁酷爱甜食,能够产蜜的昆虫常是它们的座上客,尤其是蚜虫贵宾,最受欢迎。蚜虫的尾部可以产生“蜜露”,每当蚂蚁遇到蚜虫,就用触角轻触蚜虫肚皮,顿时放出一滴蜜露,蚂蚁如获至宝,尽情享用。为了能长期食用这种佳肴,蚂蚁对蚜虫关怀倍至。它们把蚜虫搬来搬去,使它们产出更多的蜜露,若是冬季到来,蚂蚁则把蚜虫卵运到巢中越冬,待来年春天时,再运回到树上。这与人类饲养家畜,放牧奶牛的行为极为相像。当然,蚂蚁的“家畜”不仅一种,介壳虫,白蜡虫和小灰蝶幼虫都是它们的养殖对象。
蚂蚁在集体劳动时,组织严密,配合默契,分工合理。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马斯顿博士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只死蚱蜢分成三段,第二段是第一段重量的2倍,第三段又是第二段的2倍。他把三段蚱蜢分别放在蚁穴的不同地方。当蚂蚁发现了这些食物后,分别返回洞中告之同伴来搬运食物。大约40分钟以后,各部分蚂蚁都来到了现场,马斯顿分别记录了每一块蚱蜢上的蚂蚁数,三段分别有28、44、89只蚂蚁,很明显,报信的工蚁对每段食物的重量和体积进行了估算,搬运食物的蚂蚁数与每段食物的重量成正比。蚂蚁能有如此精确的计算能力,可见它们本领的高明了。
“建筑师”河狸
几年前,德国纽伦堡的市政当局,准备花2万马克在森林边缘的一条小河上修座水坝,但是当地的公众群起反对,此事也就拖延下来,人们万万没想到,一天早晨森林的管理员跑到市政府厅报告说:“河坝已经建成,筑坝大师就是河狸,它们的劳动不要任何报酬。”此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河狸被称为动物王国中的“土木建筑师”是当之无愧的,在它们的一生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修宅筑坝。所筑堤坝的长度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在美国,有些河狸建的堤坝长达700米,高约4米,人不仅能在坝上行走,还可以在上面骑马,可见堤坝之牢固。
河狸是老鼠的近亲,属于啮类动物。它的体型较大,长约60~80厘米,腰围与体长差不多,故此看上去显得肥胖浑圆,讨人喜欢。河狸的前足有强大的锐爪,后足的五趾间有鸭子一样的蹼,是河狸游泳的工具。河狸的尾巴特殊,扁平无毛却布满了鳞片,是游泳时的加速器和方向舵。河狸的皮毛致密,棕褐色发光,有油质不沾水,故此招来横祸,无辜被人捕杀,取其珍贵的皮毛,使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
河狸以植物为食,树枝、树根、树干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每到秋天,河狸开始贮存冬季的食物,这时它专啃粗大的树木,其伐木速度之快,令人不敢相信。一根碗口粗的树木,只需5分钟就能啃断,平均每秒钟从口中吐出3次碎屑,好似一台伐木的油锯。河狸贮备食物也比较特殊,将越冬的“口粮”树枝藏在水下,然后用一些石头压在上面,以免食物浮上水面漂走。
河狸的筑坝是一种自卫行为,它们为使自己巢穴的洞口在水下1米深的地方,以防河水枯干时,洞口暴露在外。因此,河狸需在洞口的上侧建立拦河坝以封住洞口,一旦狐狸,浣熊类的动物寻觅河狸时只好望水兴叹了。河狸的筑坝工作相当巧妙,首先是伐木。它可以控制大树的倒向,使树木总是倒向岸边的水中,从不例外。如果树木离水较远,河狸还会在地面上挖一条数厘米深的“运河”,借水流将树干运到工地。当树木在水中堆好以后,河狸用灵巧的前爪将泥土或石块高高举起,用后肢“踩水”往堆好的树枝处填充,如此往复数日,一条拦水堤坝便筑成了。这时的河狸可以进入安全的洞内休息,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了。
动物的自我保健
为了生存,动物们还懂得进行自我保健。
前苏联一些科学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几只奔鹿在吞食泥土。后来经过动物试验,证明这种粘土含有沸石,奔鹿食用它后,可以清除机体内的有害物质,净化内脏,促进自身的生长发育。于是,这家研究所便利用沸石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一种既可促使牲畜家禽生长,又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颗粒体。波兰动物学家列昂・库尼卢克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每逢中午,牡鹿便去树林中咀嚼一种高等菌类――蕈,经检验这种蕈具有健胃的药效,能帮助它们消化食物。
在马达加斯加,一些狐猴受伤后,立即用牙齿磨碎一种叫“满地爬”的藤本植物的茎叶,并敷盖在患处,倘若雌狐猴身上有伤口,雄狐猴还会争先恐后地为它施医。
希腊克里特岛上的山羊,被猎人的毒箭射中后,就四处寻找一种称作白鲜的药草,它只要将这种“灵丹妙药”。吃下去,利箭自会从肌肉中弹跳出来,箭毒也自然消失。
澳大利亚一位动物学家在一次野外考察中用猎枪打伤了一头野羊,野羊没命地往一座山洞奔去,然后将流血不止的腿部紧紧贴在湿漉漉的岩洞壁上。这位动物学家对此困惑不解,于是收集了一小瓶岩液回家化验,证实这种呈酸性的岩液居然有消毒镇痛的功效。
在所罗门群岛上的伐木工人遇到创伤事故,习惯用草丛中的蛛网作为药物,缠绕伤口。据说,这种应急疗法是野兔“传授”的。因为栖身于所罗门群岛上的野兔,一旦遭受外伤,便以蛛丝止血镇痛。经研究证实,粘性蛛网可以镇痛和止血。
西伯利亚某地区的猎手们曾不止一次发现,在一个咸水湖畔,受伤的狼机灵地在自己伤口上泼上盐水消毒。
在南美洲浓密的丛林中,一位美国鸟类学家目睹了一个奇迹:一只羽毛艳丽、大腿骨折的公雉跛着腿,跳蹦到了一条小河边,然后用尖嘴叼起河滩上被河水浸软了的白色粘土,往腿部的伤处敷去。接着发生的事更令人不可思议:这只鸟儿蹦进草丛,叼起一根根柔软又结实的草茎,将粘土牢牢捆住。更有趣的是一些科学家发现,山鹬给另一只受伤的伙伴上夹板。这种夹板用粘泥和树皮或茎做成。另外,山鹑还会给自己折断的爪上“石膏绷带”,即在它的爪上面敷贴一层稠浓的粘土。
一些科学家曾有幸仔细观察了一场两只蚂蚁间的激战:一只蚂蚁向对方猛攻袭击,另一只实行自卫防御。最后这场战斗以好斗者迅即离去,被袭击者一条腿折断而告终。原来这不是一场格斗,而是蚂蚁在给自己受伤的伙伴做断肢切除手术。
有些动物还会向异类求医问药。如狒狒若疾病缠身,就会毫不犹豫地请山羊带路觅药。少数动物甚至向人类求援。前苏联某城市的码头工人有一次发现一只小海象从海上向码头游来,它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仿佛是为了引起岸上人们的注意。小海象游近后,腹部朝天,露出触目的伤口,人们便将它打捞上岸,给它打针服药,并将伤口缝合后重新放入水中。
动物自疗
1988年1~2月份,在甲型肝炎大肆侵虐上海的时候,一群飞鸟竟鬼使神差地把上海植物园草药园的中草药――大青叶一啄而尽,而平时这些鸟儿对略含苦味的大青叶从不问津。这是不是鸟儿治疗“甲肝”的行为呢?
有人曾看见这样一件趣事:一条蝮蛇的头部被另一条蛇咬伤。起初出了一点血,不一会头部就肿了起来,连嘴都肿得合不拢。于是,它就拼命喝水,2小时后,头部的肿胀就渐渐地消失了。人们在抢救毒蛇咬伤的病人时,不是也常常这样给患者大量输液,以便加快排出毒液吗?
有些被打伤的猫、狗,爱用舌头舔抚自己的伤口,时隔数天,本来血肉模糊的伤口,经它们不断地舔抚,竟会不药而愈。
动物学家还发现:生氏在热带丛林中的猿猴,如果感到自己有点不舒服,周身打冷战,就会去咀嚼金鸡纳树的树皮,病很快就痊愈了。獾发现自己的孩子得了皮肤病后,就带它们到温泉中去洗澡。猩猩的牙齿发炎疼痛不止时,就会用爪挖一些烂泥糊在脸颊上,然后再用两爪紧紧按住。有一种野鸡叫做吐绶鸡,当小鸡被雨淋湿而感冒时,母鸡就强迫小鸡去吃安息香的树叶,吃了这种树叶之后,小鸡的病就渐渐地好转。春天,美洲的黑熊从冬眠中刚醒过来,身体总是不舒服,精神萎靡不振。这时它便去寻找一些具有轻微致泻的果实吃,很快就会恢复健康。
至今,对动物“自疗”现象,还没有一种恰当的解释。
海豚义救抹香鲸
鲸类集体自杀是个谜,但这个谜还未解开,另一个谜又等着人类去探寻了。
1983年9月的一天,在新西兰北岛的托克芬海滩,80条大大小小的抹香鲸随着潮水冲上海岸。
正当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群海豚,这些海豚显然是到海边寻找食物的。它们发现了困在浅水中的抹香鲸,好像领悟到抹香鲸的处境,就迅速地向抹香鲸游去。只见几十头海豚游到抹香鲸中间,在它们的身边穿行着,用身子轻轻地触碰抹香鲸,好像在安慰它们,经过这样一番活动后,海豚们便领着抹香鲸,朝深海方向游去。令人惊奇的是,抹香鲸竟十分顺从地跟随海豚,慢慢地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这些巨大的海洋动物终于得救了!岸上的人们目睹这动人的情景,不住地欢呼起来。
海豚和抹香鲸同属鲸目,一种鲸目动物在大海中求助另一种鲸自动物,这在动物世界是罕见的事例。
海豚为什么要救抹香鲸?它们是怎么知道抹香鲸处境困难需要帮助的?海豚为什么要给巨鲸领航?它们又是怎么知道巨鲸在通过浅海区时会搁浅?再就是为什么抹香鲸等体躯巨大的鲸类会在海滩上或浅水区迷失方向,而海豚就不会迷失方向呢?这一系列的谜,还无人能作出确切的解释。
动物也嗜酒
酒这东西,大概对各种生物都有诱惑力。
动物中喝酒的“瘾君子”就大有“人”在。苏格兰一家酒店老板饲养的一只猫,平时以酒做为主要饮料。这只猫喝完酒后,既不耍酒疯,也不去睡觉,而是精神抖擞地捉老鼠。据酒店老板说,它已捉鼠2.1万多只,可能创下了世界纪录。
蚂蚁中有一种褐蚂蚁,嗜酒如命。它们把隐翅虫养在蚁穴里,并待如上宾。因为隐翅虫肚子两侧的第一节上,有一种黄色的绒毛,绒毛下有皮脂腺和脂肪体。褐蚂蚁只要拨一下它那绒毛,隐翅虫便会分泌出一种化学成分与乙醇很相似的芳香液体。褐蚂蚁喝到这种专供“酒”,会感到麻醉、舒服。如果褐蚂蚁遭遇到劫巢之灾,它必定首先保护隐翅虫的幼虫,却不顾自己的子孙。
有位名叫艾伦・约翰逊的人,把4公斤半劣酒和酒精倒在草地上,竟吸引了数百只鸟来。它们把酒糟里的麦、土豆及葡萄吞吃了许多,而且醉得昏昏欲睡,满地乱躺,甚至挂在晾衣绳上。主人为防野猫来抓吃,把醉鸟集中关在笼内,等它们醒后再放走。
蝴蝶中也有“酒鬼”。当成熟的果子落到地面上,它会慢慢发酵产生酒味。那些好洒的蝴蝶便远道寻味而来。因此,捕蝶人就带了浸过酒的布条,将它们挂在树枝上,引得树林里的蝴蝶翩翩飞来,聚集在酒布上过瘾,捕蝶人就有了一个大丰收。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亚齐地区和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春耕之前,农民们都要给即将下水田的水牛喝酒,因为喝了酒的水牛耕作起来劲头十足,而且特别听从使唤。
凡是到过约旦河西岸约旦山谷的旅游者,都会对爱喝啤酒的骆驼“迈克尔”留下深刻印象。“迈克尔”5岁,据主人介绍,它从2岁开始喝上了啤酒,整天喝得嘴边堆满了白色的啤酒泡沫。此外,它还有个坏习惯,即只喝外国名牌啤酒。
大象也爱喝酒,时常到居民家偷酒喝。靠近孟加拉地区一个印度军队的储酒库被一群野象发现了,好几桶酒被喝得精光,野象醉了便大发酒疯,狂跳胡闹了一阵儿,临走还把一个装有12瓶甜酒的箱子带进密林里。有一年圣诞节的晚上,大约有20头野象闻到啤酒的香味,突然闯进印度亚萨姆邦的一个村子,大肆抢喝啤酒,结果演出一场人象啤酒争夺战,后来村民们采用火攻,才将这些“酒徒”赶走。
人们还发现,山羊、绵羊、猴子、鹦鹉、蜜蜂、老鼠等动物也都有嗜酒的习性,它们非常喜欢吃一些发酵的果子或吃一些具有麻醉性的草。
动物取暖
寒冷的冬天,自然界里的动物都有自己取暖的办法。
偎依取暖 猴子冻得难受时,它们便立刻偎依在一起,让小猴在中间,老猴在外边,互相替换,靠身子取暖。
碰撞取暖 在冬日里,几只兔子在一起,横着身子互相碰撞,身体很快便暖和了。
摩擦取暖 在常年积雪的北极,海水结成冰后,生活在海水中的海象纷纷跑出水面,成千上万地堆成“小山丘”,依靠互相摩擦来取暖。
滚动取暖 阿尔卑斯山东部有一种白鼠,身体比猫还大,天冷时它们身体蜷成一团,一齐从山顶滚下,然后再跑上山去,再滚下山,直到身体暖和为止。
奔跑取暖 老虎感到身子冷了,便在森林里奔跑不休,而且注意力十分集中;即使身边跑来了兔子,它也不看一眼,直跑到身上暖烘烘才停止。
糊泥取暖 澳洲大戈壁的犀牛感到寒冷时,便把整个身体陷进泥沼,让稀泥浆沾满全身,然后离开泥沼,让太阳晒干,再跳下泥沼,如此几次,身上的泥足有一寸厚,就有了御寒取暖的“衣服”。
狡猾的狐狸
我们习惯上把狐叫做狐狸 (其实狐和狸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狐狸尖嘴大耳,长身短腿,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全身棕红色,耳背黑色,尾尖白色。它有点像狼,但比狼小,长约70厘米,重六七千克。尾巴基部有个小孔,能发出刺鼻的臭气。
狐狸生性多疑,森林里来了陌生人,它就跟踪观察。人们在捕猎时,设置陷阱,让野兽自己落网。狐在远处看到了,就跟踪猎人,尾随到每个陷阱处,并留下特殊的记号,提醒同伴:当心,这儿树叶下有危险。狐狸被活捉后,会装死,趁人不注意时逃走。
狐狸有时在森林的空地上转着圈子玩,或在荒野中装疯卖傻,两只狐在假打架,附近的小动物赶去看热闹,冷不防狐狸冲过去,轻而易举抓到了猎物。
狐狸遇到猎犬追捕,凭着它那狡猾的手段,往往能化险为夷。狐狸的肛门附近,可以发出狐臊臭。如果猎狗跟踪,它会将臊臭抹在其他动物身上,掩护自己逃跑。狐狸会趟水,使猎狗无法追寻。狐狸还会把猎犬引上薄冰,让它掉进河里,自己却溜走了。
狐狸的嗅觉和听觉极好,十分机灵,不仅能够避开人们挖的陷阱,而且还知道捕兽工具的厉害,它会先松开夹子,再吃钩子上的肉。
狐狸是一种益处多,害处少的动物,毛皮很珍贵,它的主要食物是老鼠,在食物不够时,它也偶尔跑到村子里去偷吃鸡鸭,因此农民们都恨它。
鸟的智能
说某人的脑子如同“鸡脑子”,大概是说那人不聪明。鸟类的脑子确实很小,大脑皮质极少,一般认为鸟的头脑是愚蠢的,哺乳类的脑皮质发达,其智力就高。其实试验证明,鸟的智力与狗的相仿。
试验的方法是准确完成一次动作就奖励一点食物。例如给鸽子看一系列的照片,训练它从有人像的图片上叨钥匙,完成的正确,则给食物奖励。以后再拿另一组图片给它看,其中有单个人像,还有多个人的合影,并且有一些非人像的,鸽子能准确的从有人像图片处叨到钥匙。显然它学会了去啄可以找到食物的图像。
训练乌鸦去识别不同的图形,把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排成一排,其中只有一个图形有食物奖励,经过训练乌鸦能准确地找到这一图形,如果移动图形,或将原有的排列秩序打乱,乌鸦照样能准确地啄食。
熟能生巧的松鼠
反复的练习会对学习的过程起什么作用?德国的一位研究者,特别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在天然环境中养大松鼠,但不给它们任何硬壳果,让它们没有碎裂硬壳果的练习机会,用这样的方法,去判断有经验的松鼠咬开榛子时那种干净利索的方法,是否属于“一种天生的本性”,他很快就发现松鼠虽然凭借天然本能就会识别转动和碎裂硬壳果,但要经过“反复尝试”这一过程,方能有效地操作自如。
一只从未见过榛子的成熟松鼠首次去咬破这种硬果,它就会不停地咬,最后虽然咬开了榛子,但在壳上留下了不少齿痕;第二次,就有进步了,咬破后的果壳比第一次好看些,但所花的时间仍然很长;通过再次练习后,进步更大,它先咬榛壳末端较软部分,从它和较硬部分连接处下嘴,把整片咬掉,最好的办法虽未发现,但已在望了;最后松鼠终于发现榛壳本来有天然的沟纹,深咬沟纹可毫不费力地咬开榛子。
这一实验证明了打开硬壳果是松鼠的天生欲望,抱着硬壳果去咬正是它的本能,但将这些行为综合起来,组成碎裂某种硬壳果所需的缜密配合的行动,则是需反复尝试学得的技巧。
那么碎裂硬壳果这种行为,和松鼠储藏硬壳果的行为相比较,后者便是纯粹的天生本性了。研究人员认为,假如储藏的行为也要反复尝试学得的话,换言之,储藏与否要靠经验教训才会懂得,那么松鼠就过不了第一个冬天。而松鼠当作食物的硬壳果种类很多,不能都用同一方法去弄碎,而要一一区别对待,尝试便会很有效。
母狮训子
动物的许多行为看上去似乎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而有些则是完全得自后天的学习,但大多数的行为总是先天和后天两者精巧的混合形成的。为了揭开事情的真象,许多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在大自然中从事长时间的辛勤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奇的研究成果。
就说狮子的捕食行为吧,刚刚成长的幼狮就像松鼠学习碎裂榛子那样,要把一头有角的大动物――比如一只棕斑大野牛――制服并加以吞食,照样得经过练习的过程。
幼狮在能跟随母狮到处走动时,就开始注意母狮的猎食活动。它们长到10个月大,就已经学会了狮子特有的那些潜行、处于下风以及从侧面出击等等猎食技巧了,而且也经过了不少次的实习。但这时真正的捕杀猎物的工作仍由母狮来担任。照这样再过上一年多,两岁大的狮子便要自行出猎了。这时雌狮会熟练地潜行接近袭击对象,到相距约3米时便一跃而出。它先对准大野牛的头部,拼命去抓住大野牛的口鼻部位,就像牧童抓住牛犊般去抓紧它,并用一只前爪挡住野牛的双角。但是,雌狮虽拼命抓紧野牛,却因没有足够的重量和技巧来扳倒它,这时它的弟兄们会上前协助对大野牛进行侧面的攻击,不断地乱咬乱推。这只被惊吓过度的大野牛,可能根本不做任何挣扎。有了这样的经验,小狮于们下次遇上类似的情况就会有进步。
有趣的是,在狩猎时,雄狮从来不主动帮忙,只是等待妻儿捕到了食物后放开肚子大吃一顿。一般情况下,猎食的苦差事都留给雌狮去干。
白熊如何猎取食物
白熊生活在北极地区,因此又称为北极熊。白熊生活的地方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山和雪原,植物贪乏,动物极少,白熊却能在那里往来自如并繁衍后代,这与它们高超的狩猎本领和极强的耐寒能力密切相关。
白熊的体型很大,长2米多,重约80O公斤,巨大的身体有利于保温。白熊的头较小,颈长而灵活,掌特别宽大,适于潜水和游泳。在它的掌下生有许多细毛,在冰上行走时很少打滑。白熊的皮毛是它的高级御寒棉衣,它的细毛是一些中空的小管,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毛皮,其他辐射不会散失,使它的皮毛保温性极好。
狩猎是白熊谋生的主要途径,它主要以海豹,幼海象为食。白熊的水性极好,可称为是游泳能手,时速可达10公里,但它的游泳能力与海豹相比差的太远,所以白熊在捕食时常常采取“智取”的方式;有时静悄悄地等候在冰窟窿旁,静心等待海豹出现,一旦海豹露头,白熊挥起巨掌,把海豹提住吞食,有时海豹正在浮冰上进行日光浴,白熊会蹑手蹑脚地靠近它们,突然猛扑过去,擒住惊魂未定的海豹。如果海豹躺在四周是水的浮冰上,白熊更有妙计,它可在水中潜泳或藏在浮冰的后面,悄悄移动到海豹的身后,随之发动突然袭击。这些方法常使海豹防不胜防,无处可逃。
白熊的体色与环境十分协调,是极好的隐蔽色,利于潜近和猎取食物。白熊的胃口很大,一次可以吞下50~70公斤的脂肪和肉,好似一个临时仓库,饱食一顿后可以数天不吃东西。因为在北极地区的海豹分布不均,白熊时常捕不到猎物,只能靠胃中的储备来维持生活。
每逢夏季,北极地区的浮冰开始断裂,白熊也随浮冰漂游各地,各奔东西了。有的到格陵兰,有的到达加拿大海岸。在途中若是遇到狩猎机会,它们会离开浮冰捕捉猎物,当它们到达北极附近水域的海岸时,常在沙滩上建筑洞穴,以躲避烈日的暴晒,这时它们很少狩猎,静养生息,好像黑熊在冬眠。
冬季到来时,巨大的的冰块逐渐形成了,白熊又爬上了巨大浮冰,向北极逐渐移动,并且随时注视着未封冻的水域,寻找海豹的踪迹,继续它们的狩猎生活。
爱憎分明的象
象是现在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体重可达6吨左右,而且力大无比,连凶猛的狮、豹等食肉猛兽,见了它都要退避三舍。
象最显著的特征是蟒蛇般粗的鼻子,长约2~3米。象的皮肤很厚,可达4厘米左右,皮肤上毛稀少,汗腺很发达,但是它的皮下脂肪很少,因此象最怕寒冷,它们只分布在热带的森林中,象的一对门齿特别发达,而且终生不断生长加长,这就是名贵的象牙。
象的鼻子是它的万能工具,既是呼吸器官和嗅觉器官,还可以用来摄食、饮水、搬运物品和攻击其他动物,象鼻子可以轻松地卷起几百公斤物体,相当于30个人的力气。象的食量很大,而且从不挑食,每天要吃三四百斤的食物才能填饱肚子。象的嗅觉敏锐,常竖起鼻子在空中摆动,这时可以嗅出三四百米以外的气味,并能准确地辨别出敌友。要么望风而逃,要么决一死战。
森林中的野象主要以声音相互联络。它们常常发出不同的轰隆的吼声来传递不同的信息。过去一直不了解象的吼声来自它身体的何处,现在科学家们经研究才证实吼声是由于胃肠的振动而产生的。
早期人们在研究象的生活习性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在野象出没的深林里从未见到过象的尸体,那么死去的象都在哪里呢?1970年一位动物学家在研究非洲象的分布时,意外地发现了重要的线索,原来象与人类一样有埋葬同类死者的文明行为。目击者看到在离密林几十米以外的一个草地上,在一头为首的雄象带领下,几十头象围着一头死去的雌象,用长长的鼻子卷起石块、枯草等物体,向死去的象身上投去。一会就将死象掩埋了,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土墩。然后象群用脚踩踏土墩,土墩被踩成一座坚固的“象墓”。最后,雄象发出一声吼叫,群象围着土墩,慢慢地行走,就像人们在追悼会上与死者遗体告别一样,一直到日落西山,群象才在为首的雄象带领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土墩,返回密林深处,消失在夜幕中。
大象是群体生活的动物,而且具有互助精神,一旦群体中某成员负伤,或受侵害时,其他成员就会出来保护,或寻机报复。在森林中,野象一般不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受到人类的伤害才会有复仇性反击,前不久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发生了野象践踏田园,捣毁农舍,攻击村民的事情,其缘由就是一些偷猎者,见利忘义,杀死大象获取象牙而怒犯了大象。象是爱憎分明的动物,如果人们对它表示亲善,它常常主动表示亲热,一旦人们过于挑逗或侵犯了它的利益时,它们会进行凶狠的报复。
聪明好奇的狒狒
在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叙利亚等国的热带草原和荒漠上,生活着一种大型的灵长类动物狒狒。狒狒喜欢在开阔的草原和荒漠的地面上活动,故又称其为“地面猴”。
狒狒的头部与狗相像,尖尖的鼻子,嘴里长着锐利的犬齿。i毛特别发达,像斗蓬一样披在头和身体的前半部。它的四肢粗壮结实,很适应在地面上快跑,它的视觉开阔,动作敏捷,当遇到强敌狮子时,迅速爬到树上躲避,所以狒狒常常有恃无恐地在离狮子不远的地方活动,一旦狮子过来,才纷纷上树逃命,狮子只得无奈何地走开。狒狒主要以植物的果实、根和茎叶为食,也吃一些昆虫,有时为了改善伙食,也会好奇地捕获一些飞鸟和野兔。狒狒和猕猴一样,是群居性很强的动物。狒狒的力气很大,在危急时刻每个成员都相互合作,尤其是遇到敌害时,它们会在首领指挥下,同心协力,浴血奋战。使得一些狗、猎豹和豺等猛兽也惧之三分。狒狒与狗格斗时,会用脚踢,用利齿撕咬,能从狗的身上撕下一大块肉,因此狗一般不是狒狒的对手。也曾有人看到过豹子被一群狒狒咬得体无完肤,最后死去。
狒狒的好奇心在动物界是出名的,每一个狒狒对它不熟悉的东西都感兴趣,它们的这一特点常能被人们利用。
在非洲的一些地区,旱季水是相当珍贵的,当地的狒狒在旱季总有一个它们熟悉的隐蔽水洞,为了不让其他动物发现,狒狒通常总是偷偷的进入水洞,当地猎人了解到狒狒这一行为后,想出了巧妙的办法,使狒狒泄露出水源的秘密地方。当人们感到口渴时,就偷偷在小石洞里塞一些木棍等东西,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狒狒会立即跑过去,将手伸进洞里抓东西,这时猎人连忙返回,小狒狒由于心慌意乱,竟忘了松开手中的东西,由于洞口小,抓住东西的手出不来,很容易就成了猎人的俘虏。这时猎人给小狒狒喂一点盐巴,在热带地区,气候炎热,骄阳似火,吃了盐的狒狒很快就口干舌燥,坐立不安,这时猎人把狒狒放掉,由于生理的需求,狒狒失去往日的狡猾,拼命奔向水源,猎人紧跟其后会轻而易举的找到甘甜的泉水。
狒狒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它们聪明的表现。人们还利用聪明的狒狒来帮助人类做一些事。在南非有一个农场主,训练一只狒狒放牧羊群。这只狒狒忠于职守,每天清晨率领羊群去吃草,傍晚又赶着羊群回农场。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狒狒不但认识每一只羊,而且连刚出生的小羊羔是哪一只母羊的孩子都记得清清楚楚。每天晚上回到羊圈后,狒狒就忙着把每一只小羊羔抱到各自母亲的肚下去吃奶,而且从不出现差错。有一次农场主怕一只母羊哺育不过来三只小羊,就把一只让其他母羊喂奶,但认真的狒狒认为主人犯了不可容忍的错误,马上跑过去,把那只小羊羔又抱回到它母亲的身旁。
能飞的燕鳐
在我国的东南部沿海海面上,渔民们经常在天近黄昏时候,见到一群长着“翅膀”的鱼跃出海面,展翅飞行,飞上落下,反复不断,非常有趣。这就是被称为飞鱼的燕鳐。
燕鳐属于颌针鱼目,飞鱼科的鱼类。这类鱼在我国大约有30种左右,产于南海、东海、黄渤海等区域,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也有分布。
燕鳐的体型较小,大约20~30厘米长,重约200~300克。它们的身体呈梭形,稍侧扁,眼较大,口略小,胸鳍特别长而宽,长度为身长的三分之二,一直延伸到尾部。两个胸鳍好像飞机的机翼,又像昆虫的翅膀,故被称为翼状鳍。燕鳐就是靠这对强大的翼状鳍在空中展翅滑翔的。与鸟类不同的是,燕鳐鳍的基部没有发达的胸骨,所以不会扇动翅膀在空中主动飞行,只能跃出水面到一定的高度再向下滑翔。燕鳐的腹鳍也比较长,达到臀鳍的端部。尾鳍分成上下两叶,下叶较长,这种体形不仅适于快速游泳,而且与跃出水面滑翔密切相关,当燕鳐飞出水面时,坚硬宽大的尾鳍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燕鳐在跃出水面以前,首先要在水下作快速游泳,当快接近水面时,将胸鳍和腹鳍紧紧贴在身体两侧,再用强有力的下尾叶剧烈地打水,使其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推动身体冲出水面。当它一跃出水面时,即展开胸鳍、腹鳍,借海上的强大气流向前滑翔。它的一跃高度可达5~6米左右,速度为每秒15米,滑翔的距离为200~3000米,如果顺风可以滑翔500米以上。当燕鳐完成了一次跃水滑翔以后,有时在身体还未完全落入水中以前,用下尾叶再次拍打水面,使它再度跃上水面,这时它又可以继续在空中滑翔了。一般燕鳐是在第一次滑翔以后落入水中,稍加休息后,再作第二次跃水滑翔。
燕鳐为什么要跃出水面在空中滑翔呢?过去人们一直不能解释,通过鱼类学家的长期生态观察,发现燕鳐的出水飞行主要是为了逃避水中敌害的进攻,包括船只的惊扰,有时跃出水面与繁殖行为也有密切的关系。燕鳐在跃出水面飞行时常会遇到海鸥的捕捉,瞬间便会成为海鸥的一顿美餐,所以它们经常是时而跃出水面时而又钻到海中,逃避海里与空中的各种天敌,以便得以生存。
燕鳐的视觉比一般的鱼都发达,尤其对较强的光线比较敏感。渔民们深知燕鳐的这一特点,当渔汛来临时,渔民在夜晚的船上开启明亮的灯,燕鳐就会纷纷跃到船上,一会甲板上就布满了燕鳐,直到渔船返航时,仍有许多燕鳐追逐渔船,跳上甲板。用这种方法极为巧妙,不用鱼网,更不需钓饵,鲜美可口的燕鳐垂手可得。
鱼的睡眠
在一般人的概念里,鱼类没有眼睑,不会闭上眼睛,大概是不会睡眠的。其实不然,如果在夜间打开灯光,就会发现水族箱里的鱼儿,都呈现种种静止状态。这就是鱼类的睡眠行为,专家们称其为特有的“不闭眼多态睡眠”。
白天鲻鱼成群游泳,一到晚上就自行分散,各就各位地进入海底睡眠。平时爱躺卧在沙底的一些比目鱼,当它们非要睡眠时就升浮起来,悬在水中睡觉。睡鲨或许是鱼类中的贪睡者,它们喜欢在海底窟洞里酣睡。黄昏时,小鳎鱼游至水表面不动,鱼体弯曲,鱼鳍盘绕在身体边缘,呈现茶托状的睡眠美姿。金鱼喜欢展鳍伏在缸底酣睡,而隆头鱼则是侧着身体躺在水底睡觉。在鱼类的睡眠姿势中,最奇特的可能要算珊瑚礁里的鹦嘴鱼了。每当夜幕降临,它们就进入水下洞穴内安睡,入睡之前,它们的皮肤分泌出大量粘液,把全身包裹起来,仿佛穿上一件轻而薄的睡衣,或者说是筑了一间特制的“卧室”。粘液制成的“睡衣”,前后端都开个孔,让水流通过,所以鱼儿仍能继续呼吸而不会闷死。鹦嘴鱼早上醒来,立即脱下“睡衣”,恢复正常活动。
除了上述鱼类睡眠外,有的鱼处在游泳时的位置睡觉,有的鱼喜欢头下尾上倒竖垂直睡觉……真是形形色色,美不胜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被掠食的动物都具备一些防御天敌的本领,但任何被掠食的动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防御手段,因为当被掠食的动物不断改良防御办法的同时,掠食者也在不断增强它们进攻的有效性。
一种沿海生活的墨鱼,能以极有趣的方法去攻破虾的防卫。墨鱼的食物之一,是躲藏在海底沙下的小虾。通常它在海底沙床以上约十几厘米处悠闲游动,每隔一定时间从喷水管中射出一小股水,水柱射向前下方。这一喷扫,会使海底沙砾旋转而起。一些小虾在海底的沙床中栖息,用一层细沙薄薄地覆盖在自己背上以隐蔽自身不被天敌发现。而墨鱼用喷水的办法把小虾这张掩护用的“沙毯”掀起。每当喷水射中藏在沙下的小虾时,小虾即用它的两根触须伸展向两侧,向后扫拨,重新用一层沙来遮盖自己。其实小虾如果继续静伏不动,墨鱼本不会发现它,它的这一行动不但未能起到掩护作用,反而引起了墨鱼的注意。墨鱼立刻伸出两根触须,用须端的吸盘把水中的小虾吸进口中。这样看来,小虾虽发展出了拨沙伪装,但墨鱼同样发展出了用喷水冲沙的方法去破坏它。当两个种群相互作用的时候,协同演化是持续不断的,否则两者中任何一方一旦绝灭,将导致另一方的消亡。
当两个物种生活在一起,彼此在进化过程中互相作用,一个物种的适应受到其他物种同时发生的适应的影响时,可能形成相互依赖,并在自然选择下达到平衡共存。但任何一方的基因都可能突变,一旦发生则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因此两个物种会进一步相互影响,共同演变。在自然界中当捕食者增加了对被捕食者的压力,被捕食者的抵抗即使不增加,捕食者的种群密度也会随之减小。
海獭会使用工具捕食
分布在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科曼多尔群岛、阿拉斯加及普利比洛群岛的海獭,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珍贵的毛皮兽。它们身长1米左右,体重40多公斤。前趾短、后肢长,趾间有蹼,成鳍状。好游泳、潜水,习惯群居生活,常以十几头、上百头成群嬉戏在海面,过得和睦而热闹,欢腾鱼跃,翻身打滚,有时四脚朝天,有时高声喊叫,玩得好不快活。
令人震惊的是,海獭捕猎物有独特之处,它会像类人猿那样使用工具。海獭常吃的猎物都是些有坚硬外壳的生物,像海胆、鲍鱼、贻贝、蟹类等。这些海生动物不把它们的壳弄开是无法咽下的,海獭自有它的吃法。它抓到海胆后,先用两个前肢,各持一个,然后用力使两个海胆相击,胆壳碎裂之后,它便可轻松地舐吸海胆的内脏。鲍鱼和贻贝的外壳特别硬,咬不碎,按照对付海胆那招不灵,怎么办?海獭自有办法,在潜水猎捕海底鲍鱼摸贝时,就顺手捞起块拳头大的石头,一起挟在它两个前肢下的皮囊里。浮出水面后,它立刻仰游在海面上,先把石头放在胸脯和腹部作为石砧,再把鲍鱼或贻贝取出来,用“手”握住胸上的石砧,把猎物放在上面,“叭叭、叭叭”接二连三的撞击,猎物们哪能架得住这招术,很快便会壳破,肉做了它的口中食。如此这般,一只海獭在一小之内可以采回50多个贻贝,在石头上撞击2000多次。饱餐之后,石头放在胸腹上暂存,任凭海浪冲击绝不会失落。那胸腹既是放石砧的地方,又是进餐的桌子,它不仅吃有高招,捉也有绝技。
据专家们实验,一个长20厘米、宽18厘米的鲍鱼若是附在岩石上,它的附着力为200公斤,这样大的吸着力,人们就是把它打碎,也取不下它的肉,而海獭却能用前肢不费吹灰之力将它取下来。就凭这一招便可做人类的老师。
海獭昼出夜寐,每到夜晚海獭便在海中海藻茂密的地方,成群结伙聚在一起,个个以海藻缠身大睡起来,这样既睡得安稳,又不会被海浪冲走。大群海獭入睡时,要有几个站岗放哨的。发现情况,立刻叫喊报警,叫声能传到数米之外。
狗夹尾巴的原因
人们常用“夹着尾巴逃跑了”来比喻惊恐败退的情景,意思同“偃旗而退”差不多。
对于有尾巴的动物来说,尾巴的确是它们的一面旗帜。狗的尾巴是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当两只互不相识的公狗碰到一起时,立刻会响起激烈的吼声。开始,双方都高翘着自己的尾巴,互不相让,但是,争斗几个回合之后,定有一只掉过脸去,放下那高翘的尾巴走开。这就是认输的表示,好比“偃旗而退”。猎狗在发现狗熊和野猪时,也会因为对手强大而夹着尾巴逃回。在猴类社会中,只有猴王才能竖起尾巴,这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他雄猴是不允许把尾巴翘起的。
所以对动物来说,尾巴是显示力量和地位的一个重量的标志。因此,狗在搏斗时,只要眼见大势已去,没有了战斗力,就立刻“偃旗息鼓”夹起尾巴狼狈地退出战场。如果说翘起尾巴是气势如虹的象征,那么夹起尾巴就是胆怯和服输的表现了。
老马识途
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它有灵活的头颅,柔软的长头颈,结实的身体,健壮的腿,还有温顺的性格和敏捷的动作。马对自己的主人很忠诚,一见到主人遇到危险,能够尽力帮助。
马的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能识别路途。
《韩非子》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有一年,他跟随齐恒公去攻打孤竹国。一次,齐军在山中迷了路。齐恒公召集文臣武将商量。管仲说:“老马有认路的本领,不妨试一试。”齐恒公和众人听了,都不太相信。可是,一下子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有人找来一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自由行动。老马不吃不动,只是嗅嗅地上。大家正在失望时,老马抬头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突然,它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走去。齐军跟在后面,半信半疑。老马走到三岔路口,停住了脚步嗅着,老马认准了方向前进,终于把众人带回了营地。
我国历史上还记载了另一个老马识途的故事。汉代,有个叫鲍子都的地方官,有天到京都去,路上遇到一个患急病的年轻书生。鲍子都懂得一些医术,就急忙抢救,由于病重,没有能救活。书生死后,留下一部书、一匹马和装在袋里的几块银子。鲍子都取出一块银子购买了棺木,暗中将一部书和剩下的银子放进棺木内,把书生葬了。后来,鲍子都骑着书生的马,任马把他带进京城,又带进一个深宅大院。这家的主人告诉鲍子都,马正是他家的,骑马的青年书生是他的儿子。主人派人到当地将棺木运回京城,开棺一看,正是主人的儿子及其遗物。
老马为什么能识途呢?科学家发现,其秘密在鼻子里。
马的鼻腔分两个区:呼吸区和嗅区。呼吸区分泌粘液防止灰尘进住,以使呼吸气管畅通;嗅区满布嗅神经末梢,使马根据气味识路。所以马能用鼻子记住路上的气味,就能找到回去的路了。
马对主人的忠诚也是有口皆碑。
抗日战争中,我军战士在浙江嘉兴的一次巷战中都牺牲了,只剩下 28匹战马。日本鬼子看到后,想把这些马牵回去当战利品。谁知那些“义马”不肯走,任凭鞭子打也不屈服,结果被日寇用机枪扫射而死。
1979年,在苏联外高加索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叫艾哈达多夫的人骑着马穿越森林时,一头熊猛扑上来,使艾哈迈多夫从马上摔了下来,正在这危急关头,马突然冲了过去,用蹄猛踢熊背,受伤的熊匆匆逃进森林去了。马又驮着受伤的主人回到了村庄。
善言妙语的鹦鹉
发声是动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传递信息方式。在鸟纲中一些种类比较特殊,它们不仅能够发出鸣叫来与同类发生联系,还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在这方面,鹦鹉可称为鸟类的语言大师了。
1980年的一天,一位名叫米・海特的英国妇女丢失了一只宠爱的鹦鹉,被一个农民捉住后带回家中饲养。鹦鹉到农民家后,反复念叨一个6位数字。农民感到很奇怪,他试着按这个数字拨电话,接电话的正是鹦鹉的女主人。
1981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动物“说话”比赛会上,数千只八哥、鹩哥和鹦鹉等鸟儿竞相学舌,最后,一只叫普鲁德尔的非洲灰鹦鹉夺得冠军。它竟然一口气说出了1000个不同的英语单词。
鹦鹉为什么能够模仿人的语音呢?这要从鹦鹉发声器的结构说起,鸟类的发生器位于支气管的分叉处,又称为鸣管。鸣管是由中央的舌状突起和侧壁上的鸣膜及鸣肌组成。在被称为鸣禽的鸟类的鸣管上有支气管环软骨和发达鸣管内肌,鸟鸣叫时,可使鸣管变窄,使发出的声音高低变换,优美动听。如画眉、金丝雀类的婉转变换的鸣叫。非鸣禽鸟类没有鸣管内肌,鸣叫时声音单调不太悦耳,如鸡、鸽和八哥的鸣叫。鹦鹉也属于非鸣禽鸟类,它的声音不能高低婉转变换,这与人类音带振动比较接近。另外鹦鹉的发声器位置,也有与人类相似之处,人的发声器从喉门的声带开始,到舌的距离约有 20厘米,声音传播通道与体轴呈直角。鹦鹉从鸣管到舌距离约为15厘米,与体轴的角度也近似于直角。从声学角度讲,由于人类在喉头部形成了有折节的腔,从而能在喉与鼻咽部形成分节性发音,这是人类能够吐字发音的基础。鹦鹉由于与人类的发声器的位置和长度相似,所以具备了发出人类语音的基本结构。而狗、猿猴等动物与鹦鹉相比,大脑和发声器更加接近于人类,但是,由于发声器与体轴不成直角,无论如何训练,只能发出吠叫和长啼音,不能发出人类的语音。
由于鹦鹉的能言善语,常常使人们感到迷惑,难道这些聪明的鸟儿会懂得人语的意义?像人类一样表达自己的愿望吗?多数科学家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解释鹦鹉和其他鸟类的学舌,仅是一种条件反射的仿效行为,也叫效鸣现象。鸟类的大脑结构比较简单,鸣叫的中枢,只是位于大脑底部的低级神经中枢纹状体,没有大脑皮层结构,因此鹦鹉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更不能运用这些语言了。
1979年,美国帕杜大学的女心理学家爱伦・皮普伯格又有新的观点,她对这鹦鹉学舌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指出,以往的训练鹦鹉学舌的方法是以食物奖励来刺激鹦鹉学舌,所以反映不出鹦鹉是否能够理解语言的含义。
爱伦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利用对话和竞争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由两个人分别担任鹦鹉的“教师”和“竞争者”,通过相互对话来进行教学,方法上使用实物来进行教学,防止鹦鹉单纯模仿人的声音,同时鹦鹉的教学人员避免用食物奖励鹦鹉。一年以后,奇迹发生了,这只鹦鹉不但能够叫出许多物体名称,而且将各种词语组合起来,用来描述新的物品,并向人们提出要求。如第一次见到蓝皮笔记本,就叫它“蓝色的皮革”。另外还能说出
“三张纸”,“四块木片”等组合词语,如果不想学习时,能够说“NO”(不),实验表明,鹦鹉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懂得了人语的含义。但是,目前一些学者仍然认为,爱伦的实验只是让鹦鹉建立了比较复杂的条件反射,不足以说明鹦鹉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所以,鹦鹉是否能够懂得人类语言至今仍然是个谜。
鸡的语言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国科学工作者们相继对许多动物在“生活起居”、“谈情说爱”方面的“语言”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的还已经破译。如莫斯科大学的生物学家们,就曾对自然界界500多种动物的“语言”作了认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青蛙、鸡,还是驴、马、大灰狼等类动物,都有其一整套各自家族的“语言”和“辞汇”。
以人们熟悉的鸡为例,以往人们总以为母鸡很笨,其实它们的“语汇”是相当丰富的,其“语言”信号诸如警报、觅食、接触、爱情等达几十种之多。如母鸡的惊叫有好几种不同的声意,有的表示老鹰空袭,有的警告猛兽窜犯……而小鸡则根据这些不同的声音本能地作出不同的反应:若遇前者,它们往往朝妈妈的翅膀下钻;若遇后者,小鸡们便会四散逃跑并寻隙躲藏起来。
同样是在旷野觅食,其发出的信号也有差别,有的表示“我找到吃的了,快到这边来”,有的则告知“这儿食物不多”等等;老母鸡不时发出“咯咯”的叫声,不紧不慢,表示“妈妈在你们的身边,你们放心觅食吧”,小鸡们听到这种充满母爱的声音后,即使遇到其他怪叫的声音也不会惊慌了。
专家研究发现,这些母鸡的声音频率为200~600赫兹,这是鸡耳朵可接收的最佳波段。他们用人工合成的母鸡的这种叫声进行试验,小鸡的反应就同听见鸡妈妈的叫声一般亲切。有趣的是,小鸡早在破壳的前三天,就已经会以啾啾的柔声细语同它的妈妈“对话”了;起初的声音十分轻微;后来人们耳朵贴着蛋壳即可听见。这些呀呀学语声,或哀告“我热死了”,或抱怨
“我冻僵了”,而抱窝的母鸡便根据“宝宝”们的不同要求,或停止孵蛋,或暂时不去觅食而继续抱窝……
更为奇怪的是,蛋是在不同日子先后下的,但雏鸡都会差不多同时破壳而出。如果是人工孵化,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之久。那么,母鸡是如何攻下这道“科研难题”的呢?研究发现,原来母鸡在孵蛋过程中所发出的叫声对雏鸡起着刺激和调节作用,而让“宝宝”们同时出世。
如今,母鸡孵蛋时发出的信号已被“破译”,工程师们也已经造出人工音响的“母鸡”用于工业孵化场。这样,小鸡不仅可以同时出壳,而且听见模拟“母鸡”的叫声即来集合报到。此外,刚出壳的小鸡中的小公鸡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电子译码器则可以分辨出这些细微的差异来。于是,利用这种自动装置挑选母鸡就十分容易并准确无误。
动物“语言学”的研究,对于牧场和养禽业的发展并建立自动化生物学技术系统铺平了道路。在饲养场内,千万只鸡鸭的叫声相当嘈杂,但是用现代技术便可以从其叫声中得知它们缺少吃喝了呢,还是有外敌入侵?自动装置即可立即查明情况,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