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科普学习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苍天的“眼泪”

书籍名:《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作者:未知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章节:苍天的“眼泪”,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诅咒酸雨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300多年前,以广泛使用蒸汽机和纺织机为标志的一场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兴起。许多国家随着工业革命而迅速崛起,它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然而不幸的是,那些被我们视为繁荣象征的林立的烟囱,却是在破坏我们的环境。于是,蓝天不再洁净,空气不再新鲜,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恶化。甚至连苍天也发怒了,它流下了辛酸的“眼泪”,这眼泪就是令人诅咒的酸雨。

  
  闻名世界、代表着我国古建筑精华的北京汉白玉石雕,近年来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损害。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精美的浮雕花纹,50多年前图案还清晰可辨,现在却大多已模糊不清,有的已腐蚀成光板。破坏这些建筑的“杀手”,正是酸雨。

  
  雨水为什么变酸

  
  平常的雨水都呈微酸性,PH值在5.6以上,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洁净的雨水以后,一部分形成呈微酸性的碳酸的缘故。然而燃烧煤和石油的过程会向大气大量释放二氧化硫和氮化物,当这些物质达到一定的浓度以后,会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使雨水的酸性变大,PH值变小。PH值小于5.6的雨水,我们称之为酸雨。

  
  今天,酸雨已成为地球上很多区域环境问题。在欧洲,雨水的酸度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在北美,降落PH值只有3~4的强酸雨已经司空见惯;在加拿大,酸雨危害面积已达120~150平方千米;在日本,全国降落的酸雨PH值是4.5;在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土壤已经因频降酸雨而酸化。我国西南各省如贵州、四川,酸雨情况也很严重。

  
  无恶不作

  
  哪里有酸雨,哪里就会发生灾难。酸雨落在水里,可使水中的鱼群丧命;酸雨落在植物上,可使嫩绿的叶子变得枯黄凋零;酸雨落到建筑物上,可把材料腐蚀得千疮百孔,污迹斑斑。希腊雅典埃雷赫修庙上亭亭玉立的少女神像已被“折磨”得“面容憔悴”、“污头垢面”。酸雨进入人体,会使人渐渐衰弱,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据报载仅在1980年一年内,美国和加拿大就有5万余人成了酸雨的猎物。

  
  猖獗的酸雨严重地威胁着欧洲。其中,比利时是西欧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它的环境酸化程度已超过正常标准的16倍。在意大利北部,5%的森林死于酸雨。瑞典有15000个湖泊酸化。挪威有许多马哈鱼生活的河流已经遭酸雨污染。

  
  世界各地的古迹、桥梁受酸雨损坏、腐蚀的速度越来越快。号称世界最大露天博物馆的智利复活节岛上的石雕人像,正面临着解体和倒塌的威胁,美国每年花在修理受损古迹方面的费用超过了50亿美元。我国重庆的嘉陵江大桥因受酸雨腐蚀每半年就要除锈一次,而受酸雨影响较小的南京长江大桥却只需3年才除锈一次。重庆电视塔建成仅3年即已开始生锈,而南京电视塔在建成9年后才开始生锈。1982年6月8日,重庆市连降酸雨,2万亩(合13.34平方千米)水稻的叶片变黄枯萎。可见,酸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何等惊人!

  
  近年来,英美等国家采用加高烟囱的方法。将酸雨“偷运”到别国。结果,英国的酸雨移到了2000千米之外的北欧;而美国工业区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越过国界在加拿大形成酸雨,使加拿大几百个湖泊因酸化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另有几千个湖泊的水质也极为恶化,湖中的生物更是难逃恶远。这种不道德的做法已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但愿酸雨问题能真正引起人类的重视,从而能采取措施,根绝酸雨,到了那一天蓝天会更蓝、白云会更白,让苍天也不再“悲伤”,不再“流泪”;。

  
  资源告急

  
  “潘多拉的魔匣”被打开了,“妖魔鬼怪”都跑了出来,一时间搅得人间大乱。

  
  “十大妖魔”中的四个是有关资源的:它们是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和物种大量灭绝。

  
  曾几何时,地球上森林满布,水草肥美。就拿我国的黄土高原来说,那时的水是清的,地是肥的,森林茂密,风光秀丽。西周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面积达4.8亿亩  (1亩=667平方米),覆盖率约为53%。到了秦朝至南北朝时期,森林覆盖率也还超过了40%。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路过黄土高原,他极力称赞黄土高原景色如画,风景优美。

  
  可是,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对森林乱砍滥伐,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到了解放前夕,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只有5%了。

  
  如今,黄河中下游已经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竟含有泥沙37千克,是全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黄河变成高高在上的“悬河”,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近年来,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所上升。据  1992年度的统计,我国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3.6%,但这个数据与世界水平31.3%仍相差甚远。

  
  绿色植物起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一旦这些绿色“长城”被毁,造成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科学家告诉我们,植物能够蓄积雨水、保护水土。因此在植物繁茂的地方,即使下瓢泼大雨,山间流淌的仍是清泉。而在植被遭到破坏的地方,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大雨过后,泥沙俱下,大量肥沃泥土被冲走。久而久之,剩下的只能是裸岩和碎石。

  
  近几十年来,我国南方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的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长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每年达  24亿吨,那儿已经成为我国第2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我国的第1大河――长江面临着变成第2条黄河的危险。

  
  而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1964年还有着2000多平方千米的梭梭林。由于盲目开采,毁林造田,原先茂密的梭梭早已荡然无存,水草丰盛的牧场则成了风沙肆虐的荒漠。

  
  越来越多的肥沃土地由于缺少了植物的保护,经风雨侵蚀变成了沙地。据统计,地球上的土地已有30%的面积已经沙化或正在沙化。近10多年来,全世界每年有6~7万平方千米的士地成为寸草不生的荒漠。

  
  更可悲的是,水土的流失导致了耕地贫瘠化和荒漠化,而土地的荒漠化又倒过来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化,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船舶在海上遇险就发出“SOS”的紧急求援信号。目前,我国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也到了非得发出求援信号的地步。资源短缺是伴随着地球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而发生的。我国的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自然资源人均占有率却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

  
  拿水资源来说,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  1/4。而且,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是极不均匀的。淮河以北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但水资源却仅占全国的19%。华北、胶东、辽宁中部和南部以及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全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40多个。普遍的浪费现象和水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据统计,全国已有几百万人的生活用水处于紧张状态,因缺水而减少的工农业年产值已达1200亿元人民币。目前,这种缺水现象还在加剧。

  
  自然资源的短缺还表现在耕地面积的短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5。40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大约减少了1.3亿亩(1亩合667平方米)。仅1995年,我国耕地就净减600万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到每人1.2亩,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面积的危险线仅差0.4亩。由于受灾严重,全国每年因受灾遭损毁的耕地大约有  2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