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的始祖普希金
《知道点世界名人》章节:俄国文学的始祖普希金,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1820年3月的一天,在皇宫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正在大发雷霆:“应该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他弄得俄罗斯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所有的青年都在背诵它们。”“这个人太放肆了,竟敢写诗咒骂皇帝,应该送他去服苦役。”一个贵族随声附和。
“陛下,他还算是个孩子呢,还不懂事,只要稍稍惩罚他一下就行了。先让他吃点苦头,将来他手中的笔也许对陛下有用呢。”宫廷诗人杰尔查为之求情。
“那好,就把他流放到南方去,没有我的允许,不准他回彼得堡。”
这个引起沙皇震怒的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普希金!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奠定了俄国文学的基础,他在多种文学领域――抒情诗、叙事诗、诗剧、小说、散文、童话等都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为后代的作家提供了典范。所以,他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教养。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中学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在皇村中学学习时,受到当时爱国思潮和进步思想的影响,结交了一些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俄国的贵族革命家)为朋友,毕业后到彼得堡进外交部任职。在此期间写出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政治抒情诗,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表现了开明贵族的理想。普希金的诗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人们秘密地传抄着,对当时的革命者曾产生过巨大影响。他因此触怒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于1820年被流放到了高加索。
普希金在南俄流放期间,创作了许多抒情诗和浪漫主义的叙事诗,如“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莎拉伊的泪泉”等。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诗作中前辈诗人的影响逐渐消失,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时的普希金已被公认为当时第一流的俄罗斯诗人和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浪漫主义的、热爱自由的一代人的领袖人物。
被流放到高加索不久,沙皇又以他的无神论思想为借口,把他幽禁在他母亲的领地米哈伊夫斯克村。这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歌,完成了长诗《茨冈》和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后者描写沙皇鲍里斯戈都诺夫和冒名为皇太子的修道士格利戈里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最后格利戈里取得了胜利,贵族攫取了人民的胜利果实,人民只有以沉默反抗。高尔基认为“鲍里斯戈都诺夫是俄罗斯最好的历史剧,是普希金创作中现实主义的胜利”。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为了拉拢普希金,把他赎回莫斯科,企图使他成为宫廷诗人。终因普希金的进步思想和创作活动与统治阶级利益格格不入,引起了沙皇宫廷贵族集团的仇视。1837年,在沙皇及其党羽策划的决斗中,普希金受重伤而死。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这个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
回到莫斯科以后的这段时期,普希金的创作达到了高峰,其间几乎每部作品都在俄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1830年,普希金完成了自1823年就开始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这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典范作品,也是普希金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代表了与作者同时代的贵族进步知识分子:厌恶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的空虚无聊,不愿同流合污,却又摆脱不了偏见,找不到新的生活,只能周旋于各种复杂的情感之中;想有所作为,却又远离人民,生活和事业最终一事无成。在这部作品中,普希金全景式地展示了当时的俄国社会,刻画了各阶层人物的心理;奥涅金的典型形象反映了十二月党人起义以前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小说被别林斯基称作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于人民性的作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诗人38年的短暂一生给俄国文学,也给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丰厚的、无可替代的遗产。除800多首抒情诗以及长篇叙事诗外,普希金还有小说、戏剧及其他各种文学论著。普希金热爱生活,诗中洋溢着朝气,充满乐观。他的诗还生动地描写了俄罗斯的大自然。在他看来,“自然是一幅生动的画,充满了难言的、然而是沉默的美”。这种美,在“冬之路”等多篇短诗及长诗“叶甫根尼・奥涅金”中都有大量的展现。诗人对自然的描绘手法,也从早期的浪漫主义转为后期的现实主义。屠格涅夫称普希金“创立了我们的诗歌语言和我们的文学语言”;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上极伟大的艺术家”,是“一切开端的开端”;别林斯基则认为他是“俄罗斯第一位诗人和艺术家”。
普希金天才的杰作,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鲍里斯戈都诺夫》、《黑桃皇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普希金的诗还被改编成芭蕾舞,人们通过舞者的身体语言领略到诗作的无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