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章节:第23章,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我是帮助你们、支持你们的,在确定方向上出了一点力。”同时,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一路风尘仆仆,处处妙语连珠,让万里春风,在神州大地又一次春潮涌动。群众踮起脚尖欢呼着……一篇文章一炮打响,曾名不见经传的陈锡添因此一跃成为中国新闻界名人
时间过得真快,邓小平在深圳,一晃几天就过去了。1月23日,在谢非的陪同下,邓小平结束在深圳的考察,登上了海关快艇,启程来到珠海特区。专程前往迎接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和市委副书记黄静一见到邓小平,就激动地握着他老人家的手说:“我们盼您盼了很久啦!珠海人民盼了您很久啦!”邓小平微笑着说:"我也希望来看看。"
整整八年,当邓小平第二次来珠海视察时,这里已成为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式海滨城市。在汽车驶近珠海影剧院时,他指了指窗外说:“我1984年来这里时,记得有一座大房子,现在都盖上新大楼,变化真大呀!"这位88岁高龄的老人家记忆依然是那样清晰,令在场的珠海市领导们感到钦佩不已。
参观市容中,邓小平对珠海城市建设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里跟新加坡差不多呀,这么好的地方谁都会来,我要是外商的话,我也会来这里投资的。”
在珠海期间,邓小平马不停蹄地视察。他不停地观看,不停地倾听,不停地思考。观看特区的变化,倾听人民的心声,思考中国的未来。他语重心长地对人们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倒退。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拱北,是珠海特区最早开发的地区,芳园大厦是这一带最高的建筑物之一,距离澳门咫尺之遥,登上大厦最高层的旋转餐厅,即可俯瞰新兴的经济特区和有400多年发展历史的澳门。1月26日上午,邓小平视察了亚洲仿真公司后驱车来到这里,并乘电梯上到29层的旋转餐厅。随着旋转餐厅的慢慢旋转,邓小平边观望边与身边的广东省、珠海市负责同志亲切交谈。他充满信心地对大家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从总的方面来说,没犯错误,我们跟着这个路线走,中国永远不会倒,不仅不会倒,而且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飞速发展。从历史长河来说,用那么100年,社会主义就会发展到中等水平。"
结束了在旋转餐厅的浏览,走进下楼的电梯。陪同的邓榕对父亲说:"楼下有好多群众想见您!"一听,邓小平高兴起来:"我一定要去看看他们。”
当他步出芳园大厦,出现在数以千计的群众面前时,人们欢呼雀跃。闻讯前来围观的群众多达6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珠海市民和来特区的打工仔、打工妹,也有来珠海浏览观光的游客,还有许多从澳门来拱北购物的港澳同胞。大家虽然素不相识,却自发地一起维持秩序,又情不自禁地朝前拥着、挤着,想多看看这位伟人的风采。
邓小平面带微笑,稳步向人群走去。顿时,掌声雷动。有人用普通话高呼:"小平同志,您好!"更多的群众用广东话喊道:"邓伯伯,您好!”“邓爷爷,您好!”邓小平举起右手向四面八方的群众依次挥动,点头。
掌声,欢呼声,如山呼海啸,此起彼伏。人们喊着,蹦着,后排人踮起脚尖跳跃起来,惟恐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而被挡在厚厚的人墙后面的人索性你抱我看一下,我抱你看一眼,让衷心爱戴的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印进心中!陪同参观的地方领导同志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眼睛湿润了……
1月29日下午2时40分,邓小平离开珠海,前往顺德视察。邓小平一路风尘仆仆,处处妙语连珠,让万里春风,在神州大地又一次春潮涌动。
1月30日,江西吹来了春风。这一天,邓小平乘火车去上海,沿浙赣线从湖南进入江西境内。车轮以欢快、轻松的节奏,穿过南昌市区附近的向塘西站,穿过广袤的鄱阳湖平原,于当天下午3时40分,徐徐进入鹰潭车站,停靠在月台旁边。一节车门打开,邓小平神采奕奕地走下车来,满面笑容地和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等一一握手。
虽然有长途乘车的劳顿,邓小平却毫无倦意,精神饱满,步履稳健。他一边沿着月台缓步,一边亲切地和毛致用、吴官正谈话。
毛致用在湖南工作期间,曾先后两次,接待过赴湘视察的邓小平,并陪同至韶山等地参观,所以很熟悉。邓小平一见到毛致用就关心地问:"你来江西几年了?"毛致用说:"快四年了。"
邓小平对吴官正也熟悉。他对吴官正说:"你是从武汉来的。来几年了?"
吴官正答:"五年多了。"
江西是农业大省,邓小平十分关注江西的农业发展。他问:"江西去年的年景怎么样?"毛致用说:"年景还好。1991年农业全面丰收,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5%,工业总产值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10.3%,实现收支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2元。改革的步子是这些年来迈得最大的一年。"邓小平听了很满意,连声赞许说:"那好。"他对农民增收感到欣慰,说:"农民收入702元,那不简单。"
接着,邓小平又问:"去年遭灾了没有?"毛致用回答:"遭受到比较严重的旱灾,但农民积极性高,所以仍然是一个丰收年。"
吴官正说:"现在的问题是粮食压库严重,库存有180亿斤,其中在库外露天堆放的有40亿斤。"邓小平说:在粮食问题上,江西是作了贡献的。你们有困难可以向中央反映,你们有这个权利。对江西,中央要照顾一点。
邓小平的记忆力很强,念念不忘江西人民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在三年困难时期,江西人民节衣缩食,艰苦奋斗,调出大批粮食支援全国。1958-1959年度外调了9.5亿斤大米,1959—1960年度又调出14亿多斤大米,同时还补上库存1.18亿斤,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增加库存的省份之一,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表扬。这次邓小平又旧事重提,说明党对作出了贡献的地区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广大农民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得到了实惠,看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巨大威力,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连年丰收。但是,大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粮食库存增加,压库现象严重。邓小平对江西解决粮食压库问题的关心和支持,使在场的省委、省政府领导深受教育和鼓舞。
邓小平对江西的情况很了解,他指出,水旱灾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水土保持不好。要坚持把植树造林搞好,否则没希望。他问:"你们植树造林怎么样?"吴官正说:"这几年我们每年造林600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0.3%。"邓小平听了连连点头,说:"那好。"
邓小平兴致勃勃地听取了毛致用关于江西在治理整顿期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情况汇报,高兴地说,治理整顿这几年,改革开放做了不少事。他指出,没有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就不会有这么顺利。并语重心长地强调:“稳定发展我赞成。但是,只要能快一点还是要争取快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不能胆子没有了,雄心壮志也没有了。有机遇能跳还是要跳。”这时邓楠插话说:“这个观点,老人家鼓吹了一路。”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快一点将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邓小平对江西和对全国的期望,也是时刻萦绕在邓小平心头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接过邓楠的话,问毛致用、吴官正:我讲得对不对?毛致用说:"您讲的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搞快一点。"
邓楠又插话说:"老人家对江西很有感情,在车上不停地讲到江西。"邓楠的话引起邓小平对峥嵘岁月的回忆。他深情地说,我对江西是有感情。邓小平指着毛致用、吴官正说:“我在江西呆的时间比你们长。当初,我在瑞金当过县委书记,那是几个人推举的,后来中央认可了。那时苏区的工作,兴国是第一,瑞金是第二。”
是的,在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在中央苏区工作、生活了四个年头。一次,邓小平在讲到这段历史时说:1931年8月间,我们到了瑞金,这时正值红军主力反对敌人三次"围剿"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