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文学理论 > 如何独立思考

第28章 所谓经验之谈

    《如何独立思考》章节:第28章 所谓经验之谈,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所属部分:科学与伪科学

引申话题:逸事证据

经验之谈(anecdote)往往以故事会经历的形式出现。它常常被人们当作证明某个结论的证据,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条件控制,因此容易受到偏倚观念和混杂因素的影响。坊间流传的经验可能是所有证据当中最没有说服力的一种。它会让人们产生新的猜想,但无法去验证它们。

逸事证据只能让你获得你希望的结论,而不是真相。

——巴里·贝叶斯滕

在我自己的研究所参加一次自然疗法讲座时,我专门找机会提出了下列问题:科学研究证明顺势疗法完全不可信,其临床证据总体而言也都是负面的,为什么你们还要继续向患者推荐自然疗法呢?对方的回答也毫不含糊,我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出科学和其他派别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关键区别——她说:“因为我自己实践过了,它确实行之有效。”

也许吧。和其他奇奇怪怪疗法的医生一样,她也过于依赖传闻和个人经验,而我却不会这样。

科学家和科学怀疑论者用“逸事”一词来表达他们对没什么说服力的证据的一种鄙视态度——这么做不是没有理由的。笃信超自然或者反科学治疗手段的人对此极其不满,因此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捍卫“逸事证据”的合法性。这些人经常异想天开,但是偏偏除了口口相传的故事,他们拿不出任何其他证据。他们还会试图给逸事证据披上科学的外衣。大卫·卡茨博士(就是上文提到的自然疗法讲座的主持人)认为我们应该对医学证据抱有“更加灵活的看法”。这里的“灵活”可以解释为“没那么确凿,而且只是传闻”。

根据对待经验之谈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就有把握区分哪些人崇尚理性怀疑,哪些人则是伪科学的信徒。因此,我们必须知道为何前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多数科学家应该都是)对逸事证据疑虑重重——了解其背后的原因非常重要。在科学研究的漫长过程中,人们来之不易的教训之一就是千万别相信“经验之谈”。坊间流传的经验不仅毫无意义,更糟的是,它甚至还会产生误导作用。数百年来,人们可谓吃尽了传闻的苦头,才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一开始可能奏效的治疗方法,到后来都会变得毫无用处,甚至会给患者造成损伤。我们起初往往会依赖日常经验,而随着相关证据积累得越来越多,我们总是会得出与日常经验相反的结论。历史上由于轻信经验之谈而惨遭“打脸”的教训数不胜数,导致现在人们都相当谨慎地对待科学研究。

准确地说,“经验之谈”指的是某个人(或更多人)主观经历的呈现,即该经历没有被客观记录下来;也可以指在某个非受控环境下诞生的经历或结论。在意外或超常规的事件中,像这样纯粹通过目击者的主观感受获得的证据无疑是有水分的。它完全取决于人们头脑中的主观记忆,而人的记忆已经被无数次证明很容易犯错,而且会受制于各种缺陷。在一个“混沌”般的世界中,我们无法单靠经验之谈来解释随时发生的各种变化。

此前我们曾分析过,人类在事实基础上展开对某事物的主观描述,从而获得感知和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内容也并非一成不变——其细节会慢慢贴近人们的主观描述。确认性偏差也来凑热闹——人们会对记忆内容加以筛选,过滤掉那些与主观描述不符的部分。偶然的观测也同样如此——缺乏足够的测量和量化数据支持。

再缜密的观测结论也有可能只代表某一个(或某几个)案例,因此不见得有普遍意义。通过观测得出的结果也许会超过正常范围,也许是全凭运气,在统计学上也没有代表性。只有能够系统地统计、测量并记录全部结果的数据才是可靠数据。这样得来的数据就是科学证据。

科学发展到了如今这个阶段,回头再看看过去,如果还对逸事证据抱有信心就“太傻太天真”了。这类证据本来就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漏洞百出。我们不能指望靠它来认定某个离奇的新现象就是事实,或者据此要求重新编写教科书。这无疑是愚蠢的行为。经验最多只能提示我们注意某种可能的现象(甚至很可能不会发生),因为它很可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或调查。它能够帮助我们提出猜想,但我们不应该以此为基础去证实猜想。

尽管上述观点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会经常高度依赖经验之谈,特别是自身的经历。如果某种疗法让我觉得病情有所缓解,那么我会认为该疗法确实有效果,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想法——实际上没这么简单。病情好转可以有很多种解释,甚至如果不接受这样的治疗,我说不定会好得更快。要想搞清楚真相,唯一的方法是对患者群体加以观察:其中一部分人接受上述疗法,另一部分人则在一定的外部条件和盲法试验规则下,接受虚假(安慰)疗法。通过综合比较两组实验结果,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之所以会对过往的所见所闻信任有加,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要想对日常的普通事物做出判断,依赖自身的经历既简单又有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碰到一点小事就去寻求科学验证。我们花不起这个时间,也没有那么多资源。如果我忘了把牛奶放到冰箱里,它就会慢慢变酸,于是我得出结论:牛奶应该放在冰箱里保存。我不会专门筹划一个实验来证实这件事,除非我对自己的结论有所怀疑。这个结论未必是对的,只是不值得投入精力去证实而已。

当某些故事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时,我们会尤其先入为主地把它们当成真人真事。这可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假设你的朋友告诉你,翻过这座山脊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不慎跌入下面的山谷里,你就会成为狮子的美餐。我想我们的祖先应该会选择相信朋友的忠告,而不会选择冒险前往山谷一探究竟。换句话说,如果面临抉择,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先默认故事的真实性。

我们还经常听到一种言论:既然在日常生活中,经验之谈还是值得信任的,那么在更大范围内也应如此。我认为这既是一种错误的前提,也是一种错误的类比。日常生活经验是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无数心理学研究实验(多数都是针对记忆的)都证明,尽管每天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但是大脑对它们的事后回忆却往往漏洞百出。正如此前讨论过的那样,在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对事物的描绘会越发偏离事实。

另外,我们如今身处在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复杂的技术随处可见。我们能够提出相当深奥的问题,而过往的所见所闻显然无法帮助人们回答这样的问题。一旦接受虚假的事物(比如进行毫无意义的治疗),其代价必将十分高昂。

就像我们的远古祖先一样,我们可能会倾向于接受来自所谓“可信的证人”(credible  witness)的逸事报告。可是如今“可信的证人”早已像大脚怪一样成了传说。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的大脑都会犯错,都会产生偏见。哪怕你是个飞行员,你用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方式跟其他人也没有什么不同。某些“证人”确实相对更可靠一些,但不管怎么说,任何证人都有可能被假象所蒙蔽。即使好几个证人异口同声地认为他们看到了同一个事物,这也有可能是记忆污染。目击者们往往会(尤其是凑在一起时)在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就他们所看到的情形展开讨论。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说辞,都会轻易地对其他目击者的记忆造成影响。

要确定某个结论的可靠性,保持不妥协的“清醒头脑”是一种必要条件,但这还不够:头脑再冷静、意志再坚定的人也会对外界环境做出许多错误判断,对许多现象做出错误解读。此外,人们往往会低估心理状态受到影响(比如中等程度的睡眠缺失)后的结果。那些天真的“幽灵猎手”发现,在据说闹鬼的房间里面只要一整夜不合眼,便总会有奇怪的事情发生。

历史上无数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可信的证人,也仍然有可能犯下严重错误——这就是我们的底线。



他们为何要说谎?


常常有人问我,既然有些人兜售的观点一看就站不住脚,那么他们到底算骗子呢,还是算被洗了脑的忠实信徒?说实话,我也经常被搞糊涂(除非他们在行骗时被逮个正着)。我个人感觉,很多人似乎两方面都沾一点边。当然后者会认为,除非你能证实某人在撒谎,或者能证明他这么说是别有用心,否则他说的就是对的,或者至少是可信的。

显然,人们是否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与他们所提供信息本身的准确程度无关——他们也不是有意要撒谎。但是,如果你信以为真了,那么显然你还没有搞明白谎言背后的动机。人们有时候会夸大其词,因为这样能够为乏味的生活平添一些乐趣。相对于无聊的日常生活,人们当然更乐意相信这世界上还发生过不同寻常的事件,比如在哪里看见鬼了,或者某人被外星人绑架了之类的。在我们看来,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

还有的人可能会出于“善意”而编造谎言。他们并非有意要骗人,但是为了能说服那些抱着怀疑态度的人,他们会对自己的过往经历乔装粉饰一番。这有点像警方“相信”某人就是罪犯,于是为了“伸张正义”,他们就故意制造证据并栽赃给嫌疑人。到最后,人们会出于各种奇怪的理由,而做出各种奇怪的举动。我们有时会搞不懂人们为何说谎,但这绝不能反过来代表他们说的就是事实(还记得“诉诸无知”吗?)。

其实很简单——任何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即记录经验)所产生的片面记忆都很不可靠。它们可能适用于我们简单的日常生活,但不适用于任何真正重要的事情。它们还没有资格成为科学证据,也不足以成为一项全新的发现。


逸事证据指某些证据来自人们的道听途说或者经验。由于样本比较小,没有完善的科学实验证明,所以这种证据有可能是不可靠的。总而言之,逸事证据是一种对常见现象不太有把握的解释。只有对一些特例现象,逸事证据可能会被接受。——译者注

自然疗法是利用与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物质与方法,如食物、空气、水、阳光、睡眠以及有益于健康的精神因素,如希望、信仰等来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一种学科,起源于西方的替代疗法。——译者注



工具四:警世故事


当我还在医学院学习的时候,有一堂课让我印象极为深刻。课堂上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当时他本人还在以色列实习。有一天他收治了一个患者,患者的各项化验指标都很不正常,看来病得相当严重。患者体内的电解质(人体血液中的离子化物质,比如钠、氯化物和钾等元素)大大偏离了正常范围。他忙乎了整整一晚上,细心校正了静脉注射液的成分,给患者补充电解质,终于让有关数据都回落到了正常范围。

虽然教授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但是第二天早上,病人还是去世了。他当时的督导老师为此大发雷霆,对他训斥道:“电解质倒是正常了,可你却因此让一个以色列人丢了性命!”

导师的责骂固然有理,但我们从中还可以悟出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千万不要只看表面数据,却失去了对整体情况的判断。治疗的对象是患者,而不是让化验结果看上去正常一些。

这件事也给我们上了一课——要学会从自己犯过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学到点什么,那就再好不过了。教授希望我们能够以此为鉴,不再以牺牲患者的生命为代价而换来血的教训。

这个故事也侧面印证了乔治·桑塔耶拿曾经做过的一个总结:“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必将重蹈覆辙。”要将理性怀疑思想发扬光大,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了解科学、伪科学、故弄玄虚或者欺诈的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人们在思考、产生偏见或设下骗局时总是不停地犯同样的错误,周而复始。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过去的经验教训拿到今天也同样适用。如果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有充分的了解,我们就不难从他人的错误当中学到东西。

磁力手镯之类的现代玩意儿往往被夸得天花乱坠,借此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可这和200年前流行的靠磁性包治百病的仪器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今天接触到的伪科学,多多少少都有过去的影子。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科学家和科学怀疑论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这就好比给人们种下了科学的疫苗——面对新时代的骗局和骗术,我们就能够更快地(同时也更有效地)予以反击。

这将是介绍科学怀疑论核心概念的最后一部分章节。我们会向读者展示常见的欺骗手法,介绍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对典型的伪科学案例加以剖析。这些例子将汇集我们已经讨论过的许多观点,并允许我们使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辨。我们将看到,当人们不再保持科学怀疑时,事情会变得多么恐怖。但是我保证,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再发生以色列人的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