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文学理论 > 如何独立思考

第48章 科学无戏言

    《如何独立思考》章节:第48章 科学无戏言,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无知者自然容易相信一些无中生有的东西。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光向他们展示事实是不够的。对于弄虚作假,我们就是要坚决曝光,并且毫不留情地批判。

——亨利·路易斯·门肯

完美地报道科学新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和媒体本身就很难调和。科学一直以来都反对急躁和冒进,对观点的态度相对保守,绝不轻易认可任何新的发现(至少理应如此)。与之相反的是新闻媒体,他们总是希望能采访到爆炸性的新闻,故事越新鲜越好,也不用很复杂。差劲的科学报道,听上去就不像是在讲科学道理,而更像是在采访自我激励大师:“如果你能做到……你就会得到幸福”。我知道,记者们通常没有机会自己拟定头条标题,所以在科学怀疑论者建造的“地狱”里,专门有一处是留给标题党的,这些人要经受一对孪生魔鬼的折磨,它们分别是肆意炒作和耸人听闻。

平心而论,我们都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收视率和点击率对搞宣传的人来说就是生存底线,这一点我再清楚不过。我自己很早就在脸书上开设主页宣传科学(名字就叫“怀疑论者的宇宙指南”),每天更新6~8篇科技报道或与科学怀疑论有关的新闻,我经常调整写作手法,而且能直接观察每篇文章有多少阅读量。

有一点非常清楚:文章的点击和点赞量有多少,与某些发文因素有直接关系。比如文章主题能引起多大争议,或者能引发多少人的情感共鸣;公布的新闻有多么振奋人心;文章的标题有多大的“诱惑性”;传递的信息是否简单直接,以及是否有任何形式的模仿之嫌。

最受欢迎的是带梗的图片(meme)——一张趣图配上一个直指人心的观点。信息图表(infographic)也很受欢迎,列表清单也是。这些都是为了让信息化整为零,从而更容易消化,以适应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世界。媒体若想博取更多眼球,同样也得如此。

别担心,我是不会向黑暗势力屈服的——我的激光剑还泛着仿佛来自极地的蓝光。我在脸书上开设主页并非为了获取名气,而是为了宣传科学,鼓励人们批判性地思考。我还发现,通向成功也有另一条道路,但它需要付出大量严谨认真的努力。

把科技新闻讲得生动有趣,有理有据,读后令人不舍,同时又无损于科学或科学怀疑论本身的严肃性,这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是很不容易。科学本身就精彩绝伦,这一点无可否认。在保持科学视角的同时,你依然可以让读者感到兴致盎然。

举个例子吧。2016年,有报道说科学家可能发现了第九大行星。太阳系家族终于又添了新丁,并且质量是地球的10倍——还有什么消息比这更让人振奋呢?不过,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这只是人们根据柯伊伯带已知天体的引力效应,用计算机模拟出的一个模型。虽然这则新闻有复杂的背景,但是宣布“可能存在太阳系第九大行星”不失为一个既精彩又准确的标题,而且很快就在社交媒体上风靡一时。对于那些想要吸引点击的新闻机构来说,真正的挑战来自那些没有重大新闻的日子,或者只有那些晦涩难懂又不靠谱的消息的日子。

每天科学领域都会有人取得令人振奋的突破,可是为什么当代科技类新闻报道的水准却普遍偏低呢?我认为部分原因在于,按照定义来说,大多数新闻报道都是平庸的,只要报道消息就够了。尽管如此,一个专业仍然可以保持高水平的质量,而且我们也乐见科学报道有更高的标准。

问题在于,记者们往往习惯于这么发问:“它的重要性在哪儿?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它?”因此他们在报道科学进展时,也常常落入俗套。比如,他们会写道细胞研究的每一步基本进展似乎都有助于将来有一天攻克癌症,关于病毒的每一点新知都可能会治愈感冒,关于特异材料(metamaterial)的任何进展仿佛都足以让隐身斗篷成为现实。如果听上去让人疑惑,那就干脆用经典科幻片中的科技,或者在必要时用超级英雄的超能力来打比方。于是在读者们看来,物理学家似乎整天都忙于牵引光束、传送门和曲速引擎之类的研究。

有时候,某项科学发现之所以让人感兴趣只是因为它是新发现,并非因为它有可能直接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涌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剧烈冲击,这也给新闻业的基本规则带来重大挑战。如今很少有媒体会雇用具有专业背景的专家型人才,比如那些训练有素的科技新闻工作者。它们更愿意找普通记者来负责科技领域的报道,而后台的编辑们也需要什么都懂一点。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很糟糕,因为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足以解释清楚某些复杂的科技问题。

不过,科技报道真的如此不堪吗,还是确认性偏差在作祟?2008年,来自明尼苏达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加里·施维策公布了一份分析报告。报告总结分析了过去两年内报道的500条医疗健康类新闻,并得出结论如下:


我们对过去22个月所报道的500条医疗健康类新闻做了一番评估。其中,62%至77%的新闻在报道医疗保健产品及疗法时,未能充分说明其成本、副作用和益处,也没有充分展示其证据效力如何,以及是否还存在其他选项。如此多的报道内容欠翔实,那么美国消费者从新闻媒体上得知的健康信息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实在值得怀疑。


由此可见,大约三分之二的健康类新闻(这些都来自最顶尖的媒体)其实大有问题。我认为,全美医药健康类新闻报道的水准低下是个系统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他国家的情况也类似。我有理由相信,整个科技新闻报道行业都普遍存在水准不高的情况,并不单单医疗健康领域如此。

我们习惯于把粗劣的科技新闻报道归咎于记者,但是科学信息被过分炒作,成了哗众取宠的新闻,记者绝非唯一的始作俑者。一项于2012年公布的医疗类新闻报道研究结果显示,科学家自己撰写文章摘要时,约有41%会带有某些暗示性的口吻。带有倾向性口吻的文章会让相关新闻稿也带有一定的引导性,并让新闻有炒作之嫌。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家自己或者原始的新闻稿才是不实消息的罪魁祸首。

我对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很熟悉,也亲历过这一切。为了提高科技报道的质量,每一道环节上的人们都应该参与进来,并且做好沟通工作。例如,在与媒体记者和公众打交道时,科学家也需要接受更多专业训练。

最糟糕的情况是,记者或电视节目制片人已经提前把“剧本”都写好了。故事该如何讲述完全由他们决定(总之必须叫座),剩下的只是对专家的采访。他们会把专家的话断章取义,拼接到早已准备好的内容当中去。有时我不得不费点心思,试图搞清楚原来的“剧本”是什么,并且看看能否对此提出质疑,必要时能对它做一点改变。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这样做,我自己的话也会被断章取义,让报道听上去愈加耸人听闻。

在某些情况下,记者会问一些引导性非常强的问题,越俎代庖地替专家们说话。科学家必须注意这一点,千万别上当。哪怕谈话内容本身挺正常,记者们也会试图走煽情路线。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得纠正说:“不,这么说不够确切。让我换个说法吧……”接着,你就可以简短叙述你的想法,供对方参考引用。如果你对着记者长篇大论,他们反而会忽略你要表达的要点。



怎样才算合格的科技报道


在阅读科技新闻报道时,除了抱有正常的理性批判思维外,还有几点需要牢牢记住。

这篇报道是谁写的,又是在哪家媒体发布的?作者是一贯致力于报道科技新闻的行家,还是上个礼拜刚刚报道过一场“名犬大赛”的娱记?这家媒体究竟是依靠出色的文字功底,还是靠哗宠取宠的标题?它只是发布给媒体的新闻稿吗?现如今,把科技快讯汇总起来,七拼八凑搞成一篇新闻报道实在太容易了,而且往往既无正规的编辑流程,也不会对内容进行核实。

眼下这篇报道是否仅仅抓住某个微不足道的研究推论不放,而且通篇都在讨论它呢?科学家做研究,往往会在结束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点评一番,或者预测一下该研究的重要意义。记者往往会把这番评论当作研究结论直接公布出来。因此,你最好多问一句:“这些研究数据究竟说明了什么?”如果你发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感到疑惑,那说明报道中可能遗漏了一些内容。

记者是否将科技新闻与其背景联系在一起?这是主流的意见,还是小众的观点?该项研究的效力如何?是否存在其他类似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研究结论是否改变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知?别人是怎么评论研究结果的?他们是否向那些未参与此项研究的专家了解过整个科学界对此的看法,还是干脆让研究人员自卖自夸?科学领域中的每件事或每项研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复杂过程的一部分。媒体应当报道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其中某个研究实验,否则会让人误以为光靠一项实验就能得出整个结论。

报道是否有意夸大了人们此前的知识空白,或者该项研究的意义(比如“我们原本对此一无所知,好在这一长期困扰人类的谜题如今终于被解开了”)?或者,它是否用夸张的笔法,描述某项科学发现是如何前无古人,如何神奇莫测?——“连科学家都大惑不解!”另外,按照之前所说的,报道是否有“虚假平衡”之嫌,或者能否公正地反映科学家的一致看法?

要想准确判断科技报道是否合格,恐怕还是要花点时间和精力。如果你有可信的消息来源固然是件好事儿。但是如果你真的关注科学,你也可以回溯到最原始的信息源头,亲自发掘真相。至少,绝不能新闻上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

优秀的科技报道固然不是没有,但总体来说,我们对报道质量的把控还是不够,报道背后的动机也未必单纯。整个新闻系统都在鼓励煽情的报道和惊悚的标题(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的)。唯有真正重视报道质量,才能规避这些短线操作,达到更为长远的目标。

目前恐怕也很难有真正解决这类顽疾的办法。不过,读者越挑剔质量,报道就越不容易向投机妥协。对高品质报道的要求其实也取决于媒体自身的操守。至于通过社交媒体来传播高质量科技新闻报道的专栏博主们,我衷心希望他们能够带动全社会的科技报道水平更上一层楼。


meme一词的创造者将其定义为“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现在多用于指代互联网上快速病毒式传播爆发的文化现象。meme的载体和体裁形式多样,可以是一句话、一张图片、一段旋律、一个行为甚至一个词。英语中meme也做名词使用,通常指具有某种梗的图片。——校译者注

在《星球大战》等科幻电影中,天行者卢克等正面人物手持蓝色的激光剑,即代表其是正义一方,“西斯武士”等手持红色激光剑,暗示其为反派。作者用此比喻,象征着他不会屈服于黑暗。——译者注

特异材料指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某些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合成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通过对材料物理性质的深入理解和精密设计,可以在不违背物理规律的前提下,改变物质在微观层面的几何结构和大小,从而获得这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气凝胶、仿生塑料等都属于这类材料。——译者注

《星际迷航》首次引入了牵引光束这一概念,即通过技术手段远距离移动物体。下文的“传送门”(联结时空通道,让人们自由进行时空旅行的装置)和“曲速引擎”(让飞船得以超光速飞行,同时避免时空膨胀等问题)也都是类似科幻作品中经常提到的科学概念。——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