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科普学习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航空母舰

书籍名:《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作者:未知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章节:航空母舰,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红楼梦》中王熙凤有一句名言:“大有大的难处。”航空母舰也是如此。

  
  首先,它的目标太大。所谓“树大招风”,这在军事上是很忌讳的。航空母舰是庞大的金属结构物,在航行中必然在舰体周围形成强大的磁场。水流经舰体底部的四周时形成强大的水压场,发动机和螺旋桨工作时产生噪音声场。这三种“场”正是各种水雷追逐的靶子,因此它极易遭受攻击。

  
  它的目标大,人员多(往往需要4000~5000人),难以防御导弹、炸弹、鱼雷等的袭击,害怕飞机和潜艇的攻击。因而,航空母舰每次出海,都要兴师动众,由多艘舰艇在周围保驾,像“皇帝出巡”一般。这样庞大的编队,指挥复杂,不利于机动作战。而且,在对付潜艇时,要求密集编队,不使潜艇“漏网”;在对付空袭时,又要求疏散,加大舰艇间距离。倘若飞机、潜艇同时来进攻,又如何应付呢?

  
  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降落是很复杂的,需要许多人密切配合。如在战斗中飞行甲板受损,或者弹射器、阻拦装置、助降系统一处出故障,飞机就无法起飞。

  
  航空母航外储存大量航空汽油和炸弹,像一座大“军火燃油库”,很容易爆炸起火。

  
  从经济上看,航空母舰的造价太昂贵,造舰的周期又很长。如美国新的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造价达20亿美元,花了3~4年时间。在服役期间,每年还要花费1亿美元以上。因此,不仅中、小国家造不起,就连美国、苏联等大国,也感到有些“吃不消”。目前全世界正在服役的航空母舰只有20多艘。美海军首脑曾哀叹说:“大型航空母舰也许要像历史上的恐龙和近代战列舰一样,面临在地球上绝迹的命运……”

  
  海中的另一个怪物――核潜艇却迅速发展,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

  
  核潜艇

  
  世界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军官海曼・里科弗倡仪并建造的。这艘潜艇取名为“鹦鹉螺”号,和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名字一致。

  
  1955年1月17日,里科弗身穿军便服,登上“鹦鹉螺”。艇长一声令下,这艘破天荒使用核动力的潜艇便通过防波堤,进入长岛海峡。几天后,它一头扎入海水中,开始了潜航试验。艇长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在60米深度以下航行,潜艇很平稳,像陆地上一样,没有丝毫震动。艇内温度恒定在22℃,相对湿度50%,气候‘四时如春’,一位随艇的海军军官说,试验结果比放开胆子想象的还要好……”

  
  最惊人的壮举发生在1958年8月。

  
  时逢盛夏,浮冰飘逐。“鹦鹉螺”第三次出征,逼近北极航道,企图穿越北极。前两次因为海底冰峰的阻拦,它被迫中途撤回。

  
  潜艇沿阿拉斯加半岛东侧进入北极海底。海面上万籁俱寂。艇长安德森升起潜望镜,测定方位。“鹦鹉螺”号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北冰洋西部盆地的一条深水通道――巴罗海沟。

  
  “报告,垃圾抛出装置失灵!”

  
  “报告,发动机出了故障!”

  
  “声纳故障!”

  
  在黑暗的海底,机械和仪表故障不断发生。但是安德森毫不动摇前进的信心。他一边命令检修,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在前灯的照射下,崎岖峥嵘的海底山峰,像魔鬼一样龇牙咧嘴,头顶上垂下的冰峰突兀耸立,稍不留神就有灭顶之灾。

  
  当然,潜艇有时也会进入宽阔的海域。这时,“鹦鹉螺”的速度增至18节,像奔驰在宽阔而平坦的公路上的汽车……

  
  潜艇已经在冰原下潜航了62个小时。由于无法靠天体定位,只能靠航速和航向来判断自己的位置。艇上还有惯性导航系统,可以校核航海误差。

  
  “离北极极点还有0.4海里!”

  
  当喇叭里响起这句话时,大家都聚集到艇员餐厅里。艇上异常安静,只有监视海情的声纳,发出稳重而有节奏的声响。

  
  安德森盯着电子计程仪,喊着:“……五、四、三、二、一,目标到!”餐厅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这时是8月3日23点15分,海区深度4090米,冰层厚度7.6米。“鹦鹉螺”在通过北极极点后继续前进,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和格陵兰岛之间穿出冰层,进入了大西洋……

  
  核潜艇的一个突出优点是能够长时间在水下潜航。它可以在水下做环球旅行,可以到达任一海域,这一点为常规潜艇所望尘莫及。

  
  常规潜艇在水下靠蓄电池供电。受电池容量限制,续航时间很有限。若以时速22海里全速航行。只能在水下航行1小时左右。当电池快用完时,必须立刻浮到水面用柴油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充电时间大约要6小时。因此严格地说,常规潜艇应该叫“潜浮艇”比较恰当,并且是以水面航行为主要运动方式的。

  
  核潜艇的动力装置既不烧煤又不烧油,而是烧核燃料。这种核燃料在中子作用下分裂,从而放出能量。据实验表明,1公斤铀―235“燃烧”得到的能量,相当于烧烧2000吨优质煤所得到的能量。

  
  核反应是在“原子锅炉”中进行的,这种“原子锅炉”又叫反应堆。核潜艇中使用的反应堆都是“压水堆”。它是用高压水作为载热剂,核燃料在反应堆中进行裂变反应,放出热能,用这些热能加热高压水,水的温度可达300℃而不汽化。再用这些过热高压水去加热淡水,产生蒸汽,驱动蒸汽轮机做功,带动螺旋桨推动潜艇航行。

  
  因为核燃料“燃烧”不消耗氧气,不排出废气,因此可连续潜航在海洋深处。它能够以90%的时间在水下连续活动,能够绕地球好多圈而不需添加燃料,这就使它的隐蔽性和战斗性能都大大提高了。

  
  另外,常规潜艇的水下航速最大是20节,而核潜艇可以达到30节,竟可与在水面飞驰的快艇媲美。这是因为,核潜艇除了具有先进的动力装置外,还具有“水滴型”的外形。这种“水滴型”的外形被证明最适于水下航行,而一般的常规潜艇因为大部分时间是在水面上航行,所以不得不采用“长刀型”。

  
  核潜艇有两种:攻击型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前者主要的武器是鱼雷和巡航导弹,可用来攻击敌方的潜艇和水面舰艇;后者携带弹道导弹,其使命是在战时从海底发射远程导弹,对陆上具有战略价值的目标进行战略核轰炸。当然,发射时机要由本国政府决策人直接决定。正因为战略核潜艇具有高度隐蔽性,所以至今世界上还没有找到摧毁它的有效手段。它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1981年6月,美国建造的“俄亥俄”号三叉戟核潜艇试航成功,编入现役;苏联的3万吨级的“台风”号核潜艇比三叉戟核潜艇更大,也已问世。这已是核艇的第四代了。

  
  第一代是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等同类潜艇。艇上装备的武器是普通鱼雷,不能充分发挥核潜艇的优势。

  
  1957年苏联首先发射了洲际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大受震动,从而大大加快了第二代核潜艇“北极星”潜艇的研制步伐。1959年6月,第一艘装有“北极星”导弹的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下水。它的排水量为6700吨,“北极星”导弹的射程为2700多公里,装有核弹头。

  
  美国第三代核潜艇始于1964年。这一代核潜艇排水量达8000多吨,装备的“海神”导弹射程更远,可达4600公里,命中精度为550米。

  
  第四代核潜艇――“俄亥俄”号艇长170米,艇身最大直径为12.9米,可并排停放4辆大型公共汽车。其水下排水量为18700吨,拥有9万马力,巡航期为70天,比“北极星”或“海神”潜艇要长1/5。

  
  “俄亥俄”号艇体中部有24个导弹发射管,可装载24枚“三叉戟”战略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带有分导式多弹头,每枚导弹至少可带10枚子弹头,射程可达1万多公里。因此,一次齐射就可以打击100多个目标。如果每枚导弹带17个子弹头,一次齐射可打击400多个目标。这样,第四代核潜艇的活动海域已增至1.4亿平方公里。位于大西洋的核潜艇可覆盖苏联的全部目标。

  
  但是,核潜艇并不是没有缺点的。1963年4月10日,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发生了一次悲剧。

  
  这一天,“长尾鲨”号在美国东海岸进行深潜试验,一艘“云雀”号护卫舰在它附近游弋,随时与潜艇进行联络。

  
  “长尾鲨,长尾鲨,我是云雀!”报务员开始呼叫,“情况怎么样?”

  
  “一切正常!我们开始下潜!”从“长尾鲨”核潜艇传来回答。

  
  突然,报务员从耳机中听到奇怪的嘶嘶声。

  
  “发生了什么事?”他急忙发问。

  
  “下沉,我们在下沉!”对方回答。

  
  “响声是怎么回事?”

  
  “……”沉默。

  
  耳机中突然响起一声爆炸声,接着便永远沉默了……

  
  后来才查清楚,“长尾鲨”核潜艇的反应堆冷却水管发生了破裂。按规定,水管破裂后必须停堆进行修理。但反应堆一旦“熄火”,艇体便因无动力的支持而自行下沉。虽然重新开堆只要7分钟时间,但在这7分钟内,潜艇已经沉到极限深度以下,它的壳体已经承受不住海水的高压了,于是发生了可怕的爆炸。美国打捞人员后来在海底找到了七零八落的“长尾鲨”残骸,但艇上的100余名官兵,永远无法找到了。

  
  舰载导弹

  
  1980年5月23日,一艘苏联最新式的核动力巡洋舰“基洛夫”号经过芬兰湾,驶入了波罗的海。

  
  苏联军舰历来以武器多装备复杂著称。人们可以在甲板上看到各种导弹发射架和电子设备,可谓“层峦叠嶂”。它们可以对付空中、水面、海底三方面的严重挑战。但当西方观察家从望远镜中注视“基洛夫”号时,却大吃一惊:甲板上空空如也。军舰上看不到狰狞可怕的武器,显得有些“温文尔雅”。这是怎么回事呢?

  
  北约的侦察机起飞了。从空中向下俯视,发现甲板上有20个发射舱口盖整整齐齐排列着。

  
  “明白了!”西方观察家立刻意识到,苏联最先进的一种舰载导弹发射技术――垂直发射――研究成功了!

  
  舰载导弹包括对空、反舰、反潜导弹,长期以来采用甲板发射架发射。这种发射装置包括弹库储弹机构、输弹装置和发射架三大部分,每发射一次都需要这三部分协同进行十来个机械动作,一个装弹过程最快也得20秒。就是说,一次射击以后,要隔20秒才能再射击。如果敌人来袭的导弹太多太快,那么,就无法拦截了。不能快速反应是传统发射方式的一大缺点。

  
  传统发射方式的第二个缺点是可靠性差。发射装置结构复杂、动作繁多,很容易出现故障。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像一个人被卡住了咽喉,即使弹库中储弹再多,也毫无作用。

  
  传统发射方式的第三个缺点是生存能力差。发射架和导弹都暴露在露天的甲板上,最易受到空爆冲击波和炸弹碎片的破坏。打起仗来有多大生存力,确实没有把握。

  
  而“基洛夫”号的导弹全部藏在甲板下的储存器里。这个储存器同时又是导弹发射器。发射程序非常简单,只需打开发射舱口的装甲盖,输入点火指令,导弹即可发射。发射是全方位的,即不受舰艇上层建筑的妨碍,可在360°的范围内抗击来袭目标。每发导弹的发射舱都是独立的,即使个别舱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全局。由于受舰体和装甲舱盖的保护,它们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

  
  垂直发射技术的关键有两条:一条是要解决发射初始阶段的制导问题。垂直发射后要在空中转向,根据导引雷达的指令,飞向目标,这很不容易。二是导弹点火后的排气问题。这些高温气体弄得不好,会使舰体和邻近的导弹发生危险。

  
  水  雷

  
  1841年5月,英国军舰侵入我国珠江口,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引起国人极大愤慨。三元里的农民爆发了英勇的抗英斗争。

  
  一天夜里,几只小船悄悄下海,在海面上安装了许多“浮标”。

  
  第二天,英国军舰又耀武扬威地开来了。刚进港口,忽听轰轰几声巨响,这些“浮标”爆炸了,军舰被炸得东倒西歪……英军捞上几只“浮标”仔细观察,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水雷――用防水油纸包着炸药,外装触发引信。有的还拴着磁铁,可以吸住舰体。骄横跋扈的英国侵略者看到“浮标”密布,爆炸此起彼伏,只得下令撤退……

  
  水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德、意、日三国共布设了22.5万枚水雷,击沉了同盟国1117艘舰艇。英国布设了26万枚水雷,击沉轴心国1588艘舰艇。 最令人难忘的是所谓“饥饿战役”,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用13000枚水雷封锁了日本,切断了日本与海外的全部航运,使日本陷入“饥饿”困境,加速了灭亡。

  
  1950年10月,正值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海军的250艘舰船,载着5万人的登陆部队,企图在元山登陆。朝鲜人民军在海面布设了3000枚水雷。

  
  “他们的水雷战把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打得措手不及。”事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福勒斯特・薛尔曼说:“我们在港外徘徊8天,实际上意味着这次战役的失败。过去我曾经意识到空战和潜艇的厉害,现在才知道水雷也毫不逊色。”

  
  现代水雷的性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水雷不仅是防御型的,它有动力装置,又有自导系统,可以在预定布雷区几公里外布放,让它自行“游动”到位;当接收到目标信号后,它还能主动攻击目标。过去布雷深度只有60米,现在则可达2000米,可从深远的海洋、大陆架斜坡一直布到港口和内河,构成立体远、中、近水雷封锁障碍,使浩瀚的海洋变成“危险”的海洋。

  
  无壳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座秘密的军火工厂进行了无壳枪弹试验。

  
  “哒、哒、哒……”射手举着自动步枪,对着靶子射击。奇怪的是,随着弹头飞出枪口,人们看不到一个个弹壳飞出弹膛。这是怎么回事?弹壳跑到哪儿去了?

  
  我们知道,无论步枪还是机枪子弹,都有一个金属制的圆桶――弹壳。弹头就嵌在这个弹壳上。弹壳有两个作用:一是装填发射药、固定弹头;二是击发后产生压力强大的火药气体,因弹壳的存在使弹头受压而进入枪管,射出枪口。

  
  弹壳的存在使射击过程变得复杂。因为每射击一次都要退壳一次,弹壳退出后变成废物,既浪费宝贵的金属,又占地方,尤其是飞机机舱或坦克战斗室,本来地方很狭小,大量废弹壳堆积起来,叫人十分讨厌。

  
  无壳弹如果研制研究是由德国开始的。战后发展很快,已有许多样品问世。有人预言:“采用无壳枪弹将给轻武器带来一场重大变革,它将把金属壳枪弹赶出历史舞台。”

  
  无壳弹由火药柱、底火和弹头三部分组成。火药柱由各种组分的粒状或条状火药用可燃的粘结剂粘合后,经模压而成。弹头一般采用嵌入式,即弹丸部分或全部包埋在药柱内。当底火点火后,火药燃烧。由于弹膛后部设计成密闭状态,所以火药气体的压力就将弹头从枪管中向前推动,最后从枪口射出。换句话说,弹壳的封闭作用现在被枪机的封闭作用所代替了。

  
  无壳弹如果研制成功将使步兵的战斗负重大大降低。因为弹壳的重量约占枪弹总重的一半。另外,由于射击时无需退壳,不仅加快了射击速度,而且提高了可靠性,从根本上消除了“卡壳”的可能性。从生产过程看,生产一颗7.62毫米的铜壳弹至少需要13道工序,而生产一颗7.62毫米的模压无壳弹只需4道工序。

  
  无壳弹的底火可采用3种方式:一是用击针直接击发药柱底部的点火药;二是用电火花放电来点燃底火;三是像汽枪一样用活塞推动压缩空气,使压缩空气通过极小的微孔,产生上千度的高温,使底火发火。

  
  无壳弹发火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如果一旦出现“瞎火”,无壳弹就因无退壳机构而无法取出,那就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