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构造中学习
《学习场景的革命》章节:生活,在构造中学习,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呢?这似乎是个哲学问题,但作为本章的开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在这一章中,我将提出一个观点,即对想要真正深入理解某项知识的人或群体而言,他们制作出的手工成品才能展示他们真正理解的知识。
在我们所提到的4大学习场景中,生活是指将我们所学的知识投入有意义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实际应用,我们要么能得知关于某项知识我们所理解的深度,要么能意识到有些原本以为理解了的知识其实我们并未理解透彻。如果水源是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的场所,而洞穴是皮亚杰认知建构理论的场所,那么生活就是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构造论的场所。正如他和合著者伊迪特·哈雷尔(Idit Harel)在《构造论》(Constructionism)中所述:
关于构造论的思想,我们很容易就能造几个词句,而且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例如,你可以将其视为“在制作中学习”。然而,本章作为前言,目的之一就是引导读者尽可能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来阐述和构造对构造论的理解,因为构造论的内涵极其丰富,极具多面性,其含义非常深刻,远非此类朗朗上口的词句所能传达。
上一段中的“构造对构造论的理解”算是个文字小游戏,但其实已经暗示了构造论思想中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似乎“严肃”,另一方面似乎“好玩”。严肃的那一面对心理学家而言比较熟悉,因为它接近于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建构主义分支,但没有那么明确具体。构造论和建构主义的共同点在于,不论在何种环境下,学习都是一种建构知识体系的行为,但构造论增加了一层含义,即更确切地说,只有当学习者在有意识地参与构建公共实体的情况下,才是真正地在建构中学习,无论他是在沙滩上堆沙堡还是建立宇宙理论。这也就意味着,构造论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分支,这也正是这个前言乃至这本书的真正主题。但在提出此观点之前,我必须强调一点,构造论和建构主义有着共通的基本原则。如果在私下讨论或课堂的理论教学时,你都对管道式知识传播方式避开不谈,那么关于构造论,我将没有什么想说的了,因为讲再多也没有意义。相反,我必须把我自己限制于可以让你参与其中的经验之中,哪怕是一些口头经验,这些经验可能会鼓励你对某种意义上类似的东西进行个人建构。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内容值得谈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