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侦探推理 > 复合体:军事如何入侵我们每日的生活

第二十一章 武器实验室

    《复合体:军事如何入侵我们每日的生活》章节:第二十一章 武器实验室,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自从发明武器开始,人类就一直试图不断提升武器性能。从“二战”起,在武器研发方面,美国就一直在全球独占鳌头。在“创伤弹道学”“快速失能武器”及“杀伤机理”等“杀伤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美国已经将世界其他国家远远甩在了身后。

早在1965年,《纽约时报》的杰克·雷蒙德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越南成为美国战争试验场》的文章,当时,有多名美国军队指挥官公开做过类似表述。正如曾任参联会主席和美国驻南越大使的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所言:我们已经意识到,越南作为一个试验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派有专人前往当地研究此类游击战的装备需求问题。但正如杰克·雷蒙德指出的那样,很多美国官员不愿意做出此类表态,以免被人视为纳粹行为——30多年前,纳粹德国曾经把陷入内战的西班牙作为武器和战术的试验场,随后还将这些武器和战术运用到“二战”当中。近年来,美国军方更是不愿明确表示把哪个地方作为现成的武器试验场,但毫无疑问的是,美国近期的几场战争(从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无不被军方及军工企业作为试验场以提升武器装备的性能。

军事分析人士威廉·阿肯曾于2004年在《洛杉矶时报》上撰文指出,派往伊拉克部署的海军陆战队携有当时美国最先进的高科技武器装备,以在负隅顽抗的伊拉克军人身上试验其效果。“远程声学装置”能够发射强力声波,给听到声波的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该装置由美国技术公司研发,但该公司总裁伍迪·诺里斯却不愿称其为“武器”。诺里斯表示,这种装置只能做到让人因无法忍受而跪倒在地。但威廉·阿肯还是问了一个今天很少有人会问的问题:在外国进行的战争是否适于试验新型武器?

军方及军工企业显然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随着人们对越南战争的恐惧日益消散,越来越多的新型武器被送上战场试验、改进和完善,整个世界似乎都成了军事—企业复合体流水线的一部分。举例而言,美国技术公司在2006年发布的新闻稿中引述驻伊拉克海军陆战队、陆军、海军部队使用报告的内容表示,“远程声学装置”发射声波来影响人类行为的性能已经获得了令人满意的验证。

其他武器也经历了类似的研发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巴尔干地区成了“捕食者”无人机的试验场,该无人机主要执行情报搜集任务。虽然该型无人机的制造商通用原子技术公司(原为通用动力公司的一部分)在1994年1月才拿到“捕食者”的相关合同,但到1995年,第一代“捕食者”无人机已经开始在波斯尼亚的天空中翱翔。随后这种无人机又在科索沃被使用,到了2001年,该型无人机上已经开始装备“地狱火”激光制导导弹。“捕食者”无人机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2001年2月,它在一次试飞中首次成功试射所携带的导弹。当年晚些时候,经过升级并配备了武器的无人机开始在巴尔干执行任务,随后又前往阿富汗部署,以在真实作战环境中测试其性能。到2002年,装备有“地狱火”导弹的“捕食者”无人机开始在也门执行“搜索—识别—猎杀”任务,在那里,该类型无人机袭击了一辆民用车,车上6名疑似“基地”组织恐怖分子丧生。2006年,在巴基斯坦执行任务的一架此型无人机击毙了4~5名外国极端分子,但也造成13~18名平民丧生,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据空军少校拉塞尔·李透露,今天,此型无人机已经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一些地方部署,我们在世界多地的空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2007年,又有一种型号的无人机被送上战场进行试验——它就是“死神”。这型无人机大小如同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安装有涡轮发动机,具备察打一体功能。每架无人机可携带1.5吨炸弹和导弹。美联社报道称:该类型无人机构成了世界航空史上首个机器人攻击中队,它的部署是一个分水岭——即便是在伊拉克这个出现过很多新式猎杀武器的地方也是如此。事实上,“死神”无人机首先在阿富汗进行实战测试,随后才被派往伊拉克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它们的部署都是武器杀伤性能方面的一个飞跃。“死神”无人机在飞行高度和速度方面都达到了“捕食者”无人机的2倍,“死神”无人机能够携带约14枚“地狱火”导弹,而“捕食者”无人机最多能携带2枚。这也就难怪在2007年5—8月,五角大楼与通用原子技术公司签署的涉及该型无人机的合同价值就达2.91亿美元(此前一年,该公司从五角大楼拿到了6.69亿美元)。

在“捕食者”和“死神”先后被派往伊拉克部署的同时,人称“炸弹之母”的巨型超级炸弹(重达21,500磅)也在2003年3月对伊拉克开战前后进入公众视野,虽然人们都知道当局为了将其用于实战而加紧了准备工作。如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该类型炸弹(威力比美国排名第二的炸弹高出40%)先在目标周围形成可燃物气团,然后再将气团引爆,能够造成威力巨大的爆炸,专家称,其当量类似小型核武器。

对“炸弹之母”的制造者空军研究实验室而言,最不幸的就是美军短期内就攻占了巴格达。尽管在2003年4月,技术人员已经准备好了一枚该型炸弹供使用(此前已在佛罗里达州艾格林空军基地进行了试验),并已将其送往伊拉克的一处秘密基地,但这种炸弹还是没能赶上正式使用。据报道,自那之后,这种炸弹一直被储藏在伊拉克,以便哪天能够在某个国家试用。

2007年,比“炸弹之母”更引人注目的武器出现了,这就是波音公司研制的巨型钻地炸弹。当年10月,政府要求投入3亿美元(作为总统申请追加的423亿美元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拨款的一部分)专门研究包括这种类型炸弹在内的武器装备。据称,该型炸弹重3万磅,能够击穿厚达200英尺的混凝土地堡。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试验了多种尚不算成熟的高科技武器系统,包括被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称为“电子战场”的多型传感器和各类地雷,以及搜索人员的各类装置(从活的昆虫到化学机械装置等)。但这些装置在战场上都未取得令人叹服的试验结果。然而,也有武器在越南战场的试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其中就包括M—16步枪以及新一代的人员杀伤弹药(如先进的集束炸弹和凝固汽油弹等,这种炸弹造成的燃烧时间更长、温度更高)。基本上,能够在战场上试验的武器都被送上了战场。

然而,由于民众反战情绪的上升,军方还是被迫要去衡量什么样的武器才能投入使用。在涉及化学毒气、凝固汽油弹和落叶剂等问题时,军方更是感受到了民众反对意见的压力。今天,军方的态度明显强硬了很多,对于军方在各类战争(包括久拖不决的国际反恐战争)中试验武器一事,社会上的反对声音几乎听不到了。军方在这些战场上试验的武器包括军事—企业复合体研制的各类无人机、超级炸弹、音波武器等。得益于近年来几届政府不停地参与冲突、战争和各类干涉与打击行动,以前的一些禁忌今天也变得令人习以为常。事实上,在讨论国防部一名高官的言论时,美军新闻局的杰里·吉尔摩就曾用越战期间的一个表述来为使用“远程声学装置”辨解,他指出:“这是为了让人们对21世纪的军事行动心悦诚服。”而这一表述并未引发民众的强烈反感。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在越南战争中使用过的一些化学毒剂今天在美国国内仍在使用,只是它们被用来对付美国街头和大学校园中的示威者。很多军事技术一样被用来对付美国的民众。例如,纽约警察局就准备使用“远程声学装置”来对付2004年共和党全国大会期间在纽约聚集的示威者。2005年,这种装置还被运送到“卡特里娜”飓风的受灾地区,以管控聚集的人群。2006年,这种装置又被送到了美国边境巡逻队员的手中。现在看来,美国当局拿这些先进技术来对付本国民众将会变得日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