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黄光裕:上市与套现的财技(2)
《赢在资本》章节:国美电器黄光裕:上市与套现的财技(2),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众多的家电零售企业中,国美电器异军突起,脱颖而出,以其雄厚的资金优势,以“薄利多销、服务争先”的经营策略,赢得消费者,占有广阔市场,形成一种“国美现象”。2003年国美连锁商店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已达150余家。
国美从2000年起,开始推出采购大招标,举办大规模的家电展览会,与众多厂家签订大订单,向社会推出国美“金牌产品”。这种招标定购方式,改变了长期以来制造业与零售商、工业与商业的相互关系。不再是厂家生产什么产品,商家采购什么、销售什么;而是商家需要什么,厂家就生产什么。商家拥有市场消费信息,直接了解市场需求,能够为厂家提供生产什么样产品才适销对路的信息。同时,大规模的定制、采购,又为厂家在仓储、广告宣传、促销推广等方面节省大笔费用,降低厂家产品制造成本,避免风险,销售更快,自然受到厂家欢迎。国美经营模式是“家电专业连锁超市”,这其中包括三层涵义:第一,连锁经营;第二,家电专业经营;第三,家电超市。国美严格控制各种经营成本,降低流通费用,保持价格上的优势,有效打击了竞争对手。
国美借壳上市五步骤
2004年6月7日,中国鹏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鹏润,0493,HK)在香港复牌,国美上市的悬念至此解开。2004年9月10日,香港股票市场上代码0493的股票简称由“中国鹏润”正式更改为“国美电器”。黄光裕,这位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小同乡,不仅在短短数年内将旗下的国美电器零售网络迅速扩展至全国,而且用精妙的资本运作技巧将其价值最大化。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最终成功主要经历了两次借壳,五大步骤:
第一步,收购壳公司。鹏润投资以亿港元完成对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的收购,将鹏润房地产的一部分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并将其更名为中国鹏润集团。
事情的原委是:2000年6月,与詹培忠有密切关系的上市公司德智发展(HK 0070)设立了一家英属维京群岛(BVI)公司Jumbo Profit,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以1920万港元现金收购了京华自动化(HK 0493)原大股东的一小部分股份。一个月后,詹自己控制的BVI公司Golden Mount,以5600万港元现金购得京华自动化原大股东的绝大部分股份,从而控制了这家上市公司。
对于有“金牌壳王”之称的詹来说,二级市场炒作才是其最终目的。2000年9月,通过向大股东“供股”,詹进一步加大了对京华自动化的控制力度。【参见本书附录基本专业术语释义之“供股”】
2000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将用现金加股权的方式向第三方购买资产以发展物业租赁业务,而卖方正是黄光裕名下的BVI公司。此次运作完成后,黄光裕以持股3600万股(),成为京华自动化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詹培忠()。
一年多以后,2002年2月5日,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增发亿股新股,每股元,全部由黄光裕名下的BVI公司Shining Crown现金认购,公司将全力发展地产业务。在此消息刺激下,京华自动化的股价在短时间内涨了4倍。
此交易完成后,黄光裕将合计持有京华自动化的股份,取代詹培忠,走向前台。2002年4月26日,黄向外转让了的股份,将其个人的持股比例降低到,从而回避了全面要约收购。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而中国鹏润的主要业务便是向黄光裕收购的位于北京朝阳区西坝河北里7号院的物业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在买壳过程中,黄光裕不仅获得了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还通过上市公司的现金支付以及股权转让实现了部分套现,而詹培忠则在二级市场上获利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