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

免费在线阅读网

去读读 > 哲学心理 > 学习场景的革命

营火,听故事的地方

    《学习场景的革命》章节:营火,听故事的地方,去读读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在上一章的叙述中,你可能会觉得讲课在我看来毫无用处,但事实并非如此。没错,我们的教育系统似乎过分依赖老师的演示、讲解,但很可能教育本就始于学徒模式和讲故事。通过学徒模式,人们学会了各种实用技能,比如狩猎、烹饪、织造等;通过讲故事,人们则对生活本身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问题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在人类的学习模式中,学徒模式逐渐弱化,而讲故事的模式却逐渐强化,以至于时至今日,许多学校甚至已经不再提供实验课以及其他可供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而是将重点完全放在老师的讲授和教材指定材料的阅读上。当然,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是如此,但太多学校依旧在实行这种落伍的教育模式。

从本章的标题可以看出,本章主要讲4大学习场景之一的营火,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在许多文化中,营火意味着讲故事的地方,人们聚在营火旁,听别人讲故事。其中,许多故事演变成神话,人们依靠神话来解释世间万物存在的复杂性。在北美印第安文化的传说中,此类故事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在许多别的文化中也是如此。在该文化传说中,有许多故事涉及乌鸦的恶作剧,乌鸦以骗子的形象存在,人们用它的冒险故事去解释昼夜交替的起源与许多其他自然现象。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印第安人所讲述的神话中,也有许多此类以乌鸦为主人公的故事。1人类最初就是以讲述此类故事的方式与年轻一代分享天地万物的知识的。以乌鸦这类原始形象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让故事变得特别生动有趣。在文字出现以前的社会中,故事的趣味性尤为重要,因为故事需要有趣才能让人们记得住,而记住这些故事非常重要,因为口口相传是这些故事得以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唯一方式。

在文字出现以前,故事讲述者是拥有知识的人,这意味着他们拥有极大的权威。即便是在如今以教科书为导向的教育系统中,老师仍然拥有这种权威。当然,如今许多教室里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取代了营火,但这种教育模式所体现的意义与人类历史初期时并无二致,即老师是知识的权威人士。对老师而言,不仅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向学生讲授、什么时候应该让他们通过其他方式学习,而且要知道该向学生讲什么、讲多少。尽管教学中往往会陷入单靠老师作为传授者来讲授知识的状况,但当学生需要听取知识时,的确应该采用讲课的模式。

如果我们将讲课视为讲述故事,那就得弄清楚一个问题,即到底要讲多少才是合适的?举个例子,老师应该向学生阐述数字的性质,甚至深入解释、证明它们的概念,但数学老师很清楚,学生在这块知识领域所需要掌握的绝非仅仅是记住这些内容。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去证明,他们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而这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很少能看到。